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3月1日 · 受到許多戲迷喜愛的本土原創中文音樂劇《釧兒》,今年3月11日至13日將首度登上國家戲劇院演出,歷經幾度改版,最終旗艦版本在角色人物關係上做了一些調整,更聚焦男女主角動人生死愛情故事,希望讓焠鍊後的《釧兒》,更能展現台灣音樂劇豐沛的 ...

  2. 2023年7月3日 · 恰恰是在泰國,2006年的曼谷國際少年運動會上,台灣選手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幟被中共分子數度搶奪。 雲南反共救國軍所流傳的國旗與堅韌精神,在今天這個時代更是別具意義。

  3. 2015年9月20日 · 這是早期台灣農業社會的諺語,早期農業社會還沒發達的時候,都是用人力、獸 (牛)力來耕田,農村婦女還得料理三餐、洗衣、挑水,照顧子女、奉養公婆、飼養牲畜......等。 若娶ㄧ個太太幫助很大,天公祖是好幾代的祖先,只能祭祀,對實際生活幫助不大,所以才有此句諺語產生。 講 台灣俗諺 聽台灣開發的故事 , 請聽 陳平、明華 的介紹,歡迎收聽。 節目主持人. 明華. 相關留言. 一個某卡贏三個天公祖 天公祖:天公,指玉皇大帝,民間信仰中的最高神格。 在陽盛陰衰的移民社會,羅漢腳仔要娶到一個「某」(太太),或是被平埔族原住民招贅而有「牽手」,是頗不容易的事。 即令漢人崇信神祇「天公」,在現實中,還不如擁有一個「某」來得實際些。 這是早期台灣農業社會的諺語,早期農業社會還沒發達的時...

  4. 2023年8月7日 · 洞察中國. 爬山. 港人來台. 港知港覺. 時間:2023-08-07 15:55.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在與隊友爬山的過程裡,可以一起分享風景,一起分享快樂,在困難時互相扶持,這是獨自爬山時無法體驗到的。 (示意圖: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中央社)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裡,我們都是旅人。 筆者,一個香港人,曾經也是一個孤獨的旅人,獨自在台灣這片陌生的土地上尋找屬於自己的生活軌跡。 然而,筆者發現,在這個世界上,無論是誰,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孤獨。 只要我們願意打開心門,踏出那一步,必將會發現一片新的天地。 筆者身邊有許多和我一樣來自香港的年輕人,他們都是優秀的,有才華的,而且充滿夢想。

  5. 2023年4月15日 · 「衝水路、迎客王」是嘉應廟最為著名的活動,是一個極具地方宗教特色的盛事,已經舉辦了184年。 每年農曆3月27日,信眾們會聚集在新塭王船碼頭,迎接20尊代天巡狩的客王爺(13尊負責海域、7尊巡遊山區)進入王船碼頭,而在農曆3月28日,新塭嘉應廟尹王爺聖誕當天,客王爺們便會為尹王爺祝壽,尹王爺也會率領諸神下水,一同「迎客王」,也成為了此活動的亮點之一。 嘉義新塭一年一度的重大祭典,結合了宗教與文化成為在地最具指標性活動之一,不僅可以感受到信仰的力量,還能欣賞到濃濃的台灣民俗文化,也對這塊土地有更深層次認識。 【同場加映】 安導愛講古: FB粉絲團 、 instagram 、 Youtube. 【關於深旅Follow Me】 HEY! 給我30分鐘,旅遊達人屠潔帶你玩遍台灣,深入地方文化!

  6. 2019年4月8日 · 言論自由. 鄭南榕事件30週年. 時間:2019-04-08 15:15.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王韋婷. 談起台灣的言論自由發展,1970到80年代黨外雜誌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當年黨外雜誌倡議國會改選、解除戒嚴,種種「禁忌」言論雖屢遭警備總部查禁,但黨外雜誌一本接一本開辦,在社會引起迴響,最後也催生了台灣的民主化進程。 黨外雜誌評時政 巧妙比喻政局. 1970到1980年代起黨外運動開始發展,黨外刊物也應運而生,其中又以「台灣政論」、「八十年代」和「美麗島」雜誌最具代表性。 黨外雜誌由當時的知識份子、海外歸國菁英領軍,撰寫文章評論時政,主要議題包括國會改選、解除戒嚴、台灣國家地位等。

  7. 2023年8月21日 · 鼓勵原生台灣的各原住民族群 (含平埔族)討論族群文化發展的在地議題,文化部「原住民村落文化發展計畫」補助即日起受理申請,歡迎關心原住民文化傳承發展的立案團體、大專院校提案。 文化部今天 (21日)表示,原住民文化隨著世代變遷,相關傳統文化已逐漸式微,其維護與保存工作更顯重要,為鼓勵原生於台灣各族群部落認同自我身分,掌握社區營造、在地智慧、知識與文化,讓傳統文化得以延續發揚,文化部持續透過政策性資源支持,期盼吸引更多人共同參與,復振原住民文化。 文化部指出,為落實多元平權,促進文化多樣發展,提案分為「都市文化行動」及「原鄉文化行動」二類型。 文化部表示,計畫受理一年期提案,最高補助新台幣80萬元,採「線上申請」或「紙本寄送」二擇一方式辦理,相關申請作業規定,請至文化部獎補助資訊網。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