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8月9日 ·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The Real Story【S2E138】 一支專線、一場私密下午茶,她們如何走過孩子出櫃的家庭碰撞? (攝影/余志偉) 昨天是父親節,大家怎麼度過? 父母與孩子的相處,一直以來都是個大哉問,今天兩位「櫃父母」媽媽來節目分享,在知道、發現孩子是同志之後,她們從承認、不抗拒到真正接納的10年「出櫃」心路。 「我不希望孩子因為我的魯莽受傷,」台北陳媽媽說起,當初偷偷離開家、避開家人打「確認」電話的情形;永慶媽媽則在小兒子吞藥自殘之後,走上樓參加一場私密下午茶,她們打了電話、去了聚會,遇見了跟自己有一樣困惑的其他父母,也遇見了今天的第三位來賓,同志諮詢熱線教育推廣主任許欣瑞(阿球),終於有了管道與空間可以放心問、大聲哭,不由感嘆:「有同溫層真好」。

  2. 2021年11月22日 · 歷經感情風波愛犬離世女兒出生的九把刀電影月老是他對愛情姻緣與執著的反覆探問在柯震東王淨宋芸樺馬志翔的演繹下,「一萬年不變有新答案

  3. 2022年6月24日 · 曾文珍1998年紀錄片《我的回家作業》。 (劇照提供/TIDF) 《我的回家作業》(曾文珍,1998) 為了兼顧學業與侍親,遂以不良於行的母親為題材,運用參與模式的拍攝手法呈現出母女之間日常互動的相濡以沫,同時也捕捉到包括父親在內男性家人的強勢與卸責,對自身家庭的性別政治毫不避諱地加以評述。 採取詩意模式的 《鄉愁/餘像》(陳顗竹,2017) 則藉由家庭影像與創作者聲音獨白的對位重構家庭史,以主觀的記憶感知挑戰紀錄影像的見證功能所號稱的客觀性。 《雜菜記》(許慧如,2003) 採用「直接電影」的風格觀察父親的日常,貼身鏡頭不證自明家人才有的親近,但微量的對話卻隱隱透露父女之間的生疏。

  4. 2023年8月13日 · 被警方尋獲後,由於郭.里斯已完成出養程序,成為一名美國婦人的養女,而且親生母親也遲遲未出面相認,因此警方仍同意將郭.里斯送往美國。 目前郭.里斯已年滿42歲,她一直想知道,自己的原生家庭究竟身在何處? 《報導者》從郭.里斯出發前,便透過電話越洋專訪;隨後一週的台灣行程中,我們更獨家貼身跟訪,全程記錄這場奇異之旅。 我們也專訪了在90年代因家族壓力下「購買」嬰兒的母親,母子如何在多年後坦誠那段艱辛過往? 而在國內與國外送養兩條路線,送往海外出收養的孩童成長過程,在沒有血緣事實之外,還得承受「種族認同」的成長之痛。 《報導者》聯繫多名被收養人、尋親個案,並統整歷年新聞資料、學術文獻,赴國家檔案局翻閱相關卷宗,找到曾參與尋親調查的員警、長年為收出養家庭服務的社工。

  5. 2023年11月2日 · 當2008年9月15日早晨 雷曼兄弟 宣布破產,並將全球經濟拖入一整年的死亡螺旋,千禧世代正值12到27歲。 2020年春天,COVID-19的疫情,迫使美國人進入從大蕭條以來就沒見過的失業名單,那時千禧世代的人24到39歲。 COVID-19橫掃全國,封城逼迫人們困守家中,對非處方及處方籤避孕藥的需求在美國和全球遽增,馬上 超越 國家和國際間的供應量。 在古特馬赫研究所(Guttmacher Institute)的 調查 中,10位美國女性中有4名表示疫情使她們改變何時或是否要生育的計畫,或減少她們原先預計生下的孩子數目。 在疫情第一年,墮胎診所的電話響個不停,一部分原因是有些州裁決墮胎是封城下的「非必要」服務,導致鄰州的診所爆滿。

  6. 2021年11月18日 · 那些長大後才理解的愛──阮鳳儀《美國女孩》引發千禧世代成長共鳴. 《美國女孩》是阮鳳儀(右)執導的第一支劇情長片,而林書宇(左)亦是首次擔綱長片監製,兩人將觀眾帶回2000年代的台灣場景,跟少女芳儀一同成長,摸索家庭的形狀。. (攝影 ...

  7. 2024年3月11日 · 它們為何需要被重新提起? 太陽花10年後──10個值得被記住的關鍵字. (攝影/楊子磊;設計/江世民) 發生在2014年的318運動(又稱太陽花學運)屆滿10年,這場大規模的社會運動震撼全台,其影響橫跨政治局勢、兩岸關係、國家認同,太陽花世代紛紛進入台灣社會各領域,成為台灣重要新生力量。 10年過去,台灣已完成3場總統和立委大選,彼時的大學生也邁入而立之年。 而當318運動逐漸成為下一世代眼中的歷史名詞,甚至僅是高中教科書的一小章節,它還有哪些訴求與內涵值得被反覆提起?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