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2月22日 · 珍愛藻礁為了保育大潭藻礁而發起大潭藻礁位於桃園市觀音區是全球唯一在淺水域沙灘上發育的藻礁海岸除了有7600年歷史更養育近百種海洋生物包括保育類柴山多杯孔珊瑚綠蠵龜等剩不到50隻的台灣白海豚也會來此覓食根據珍愛桃園藻礁網頁大潭藻礁造礁的殼狀珊瑚藻種類最多當地海岸蟹類豐富度也高於墾丁國公園潮間帶。 2019年國際海洋保育組織「Mission Blue」更將大潭藻礁列為全球希望熱點(Hope Spot)。 多年來民間團體不斷請求政府劃設保護區卻未果,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更打算蓋在大潭藻礁海岸及海域。 一旦開發除了危害藻礁,當地沿著藻礁發展起的客家漁村文化也可能無法永續存在。 (台灣1600公里長的海岸線,有藻礁分布的不到50公里。

  2. 2021年3月6日 · 珍愛藻礁公投連署由桃園市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發起要將您是否同意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遷離桃園大潭藻礁海岸及海域? 」交付公投。 廣告. 大潭藻礁位於桃園市觀音區是全球唯一在淺水域沙灘上發育的藻礁海岸。 除了有7600年歷史,更養育近百種海洋生物。 環團認為,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以下簡稱「三接」)蓋在大潭藻礁海岸及海域除了將危害藻礁,當地沿著藻礁發展起的客家漁村文化也可能無法永續存在,要求中油變更地點。 關於「三接」與藻礁的討論,主要繞著天然氣發電與藻礁保育打轉,還被形容是兩種環保思維的權衡,主要有3大爭議: 一定要蓋在藻礁上嗎? 環團建議「三接」可建在台北港,認為成本較低,且可成為北部天然氣供應樞紐。

  3. 2021年4月6日 · 彰化海岸濕地是台灣潮間帶最大的濕地有大量水鳥棲息。 但當濕地逐漸變成防波堤岸、填海工業區,生物何去何從? 公視紀錄片《海的盡頭》刻劃了守衛濕地的一群人。 以下為《海的盡頭》導演簡毓群親筆內容: 「海的盡頭」以人類觀點來說,是站在岸邊眺望大海彼端海平線的視野,是人類早期對海的冒險、找尋新天地,轉而對海與取予求、人定勝天的貪婪。 但對於生物觀點來說,「海的盡頭」是海陸交界的海岸濕地,是依海生物繁衍、覓食的棲息,人類的經濟行為把海岸水泥化、填海造陸建工業區、排放未處理廢污水等,讓依海生物無法繁衍生息、無路可走,甚至擱淺死亡。 海岸曾經是生物孕育生命的起點,現在可能成為生命的終點。 (「海的盡頭」是海陸交界的濕地海岸,是許多生物棲息覓食的地方。 圖片來源:公視提供)

  4. 2020年8月17日 · 島內散步希望成為讓台灣這塊土地更好的永續旅行領導品牌,讓參與我們的夥伴可以得到日常得不到的體驗、探索地方,進一步認識台灣文化意涵。 每個人可以理解這片土地內各個角落的生命故事,透過有意識的消費與行動,促進地方永續發展,並遵循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5.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測測看,你的樂活指數最像哪種動物? 樂活是種很chill的生活態度,立即來測你的樂活指數 GO

  6. 2020/10/16 · 作者 / 下港女子寫有路用的遊記 · 出處 / web only · 圖片來源 / 下港女子寫有路用的遊記 提供 當海裡沒有垃圾時,我就失業了。我希望那一天很快到來。 根據荒野保護協會公佈的ICC淨灘數據顯示,2019年臺灣的322場淨灘活動中,總共清出了37,157公斤的海洋廢棄物,69.6%的垃圾依然與飲食相關 ...

  7. 2020年11月17日 · 2020/11/17 · 作者 / 下港女子寫有路用的遊記 · 出處 / web only · 圖片來源 / 轉載自下港女子寫有路用的遊記. 種比較特殊的作物,找比較特殊的通路。. 《香草野園》.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今年推出「戀戀山海廊帶文化特色計畫」,其中一條線是大漢溪廊帶,過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