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7月28日 · 2020-07-28. .文 / 盧智芳. .出處 / Cheers雜誌. .圖片來源 / 廖祐瑲. 字級. 收藏. 分享. 問福原愛:「桌球之路上誰是影響你最深的人一般人的答案總不脫教練或父母但她的回答有些出人意表:「應該是自己吧,」福原愛沉思了一會說。 從小,她就是媒體在賽場上追逐的焦點,網路上流傳著她在人生各階段打球的影片,包括稚氣十足的第一次比賽。 「我總是能看見小時候的自己,」她說。 「每次看到都覺得『不要做對不起以前自己的事』,所以影響我最深的人,就是福原愛吧。 這個影響福原愛的福原愛,有比賽時的殺氣騰騰,也有反差很大各種流淚的瞬間。 不管是一個人蹲在牆角哭、和隊友抱頭痛哭、還是驕傲地喜極而泣,「反正哭完眼睛不會腫,也不會變紅,」福原愛笑著描述她的「特異功能」。

  2. 2018年11月28日 · 姻親關係中緊追婆媳問題之後最微妙的就屬姑嫂妯娌關係了姑嫂妯娌同樣身為家中第二代地位看似平行互動卻大有學問你有難纏的大姑小姑很愛比較的妯娌嗎該如何跟她們保持良好關係姻親問題是多數妻子無法避免的

  3. 2005年11月1日 · 三軍總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葉啟斌曾在臨床上看過許多個案發現在學校受欺負人際關係受阻的孩子很多都不想上課表現出拒學的症狀也會衍生出其他生理不適或成績滑落的現象。 因此,當父母看到自己孩子成績滑落或什麼事不對勁時,千萬別先責罵,而是試著去了解背後的原因,葉啟斌提醒。 比如說,除了問孩子哪裏不舒服之外,還可以主動聊聊:「今天在學校好不好? 」、「和同學朋友相處得怎麼樣? 」、「最近有沒有什麼事困擾你? 」而不是只有問成績好不好,孩子需要的是情感上的支持與關懷。 而父母的態度與反應,也會決定孩子要不要說、敢不敢說。 一個常被同學推倒在地的8歲男孩,怎麼也不敢跟自己的父親傾訴,因為他曾說過一次,卻換回父親嚴厲的指責:「你怎麼那麼懦弱、沒有用,把他推回來就是了。

  4. 2017年10月25日 · 莉蒂亞是一個習慣自我批評的人,不斷地自我苛責讓她的內在小孩感到相當受傷,但是她從未發展出一個能夠安撫情緒以及給予自己的「內在大人」,反而將受傷的內在小孩推到丈夫面前,希望丈夫給予安慰。 情感依賴者的心,像一個填不滿的黑洞. 心理學家葆兒 (Margaret Paul) 指出,如果你是情感依賴者,很可能像莉蒂亞一樣,經常會藉由進入一段關係,倚賴對方給予情感上的支持,填補內心的空虛。 這類族群通常會在情緒上過度依賴關係中的另一方,冀望對方能提供安全感、讓自己感覺被,藉此消除內心的空洞感。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5. 2015年7月1日 · 有個個案從小看到媽媽被婆婆和小姑欺負長大後變得很強悍因為她發誓絕不像媽媽一樣無能她不想臣服於夫家之下刻意疏離只跟娘家來往另外有個個案剛結婚時跟夫家一起生活不過受到欺負惡待她痛下決心搬離從此不跟夫家來往完全切斷關係。 每個家庭因不同經歷演變為目前的狀況,不知道你嫂嫂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除非她願意說,或透過深度自我探索才知箇中原因,但這都不是你們能做的。 我認為,最重要的關鍵還是在你哥哥——這個做兒子和做先生的人,能不能在3個家庭中間取得平衡點。

  6. 2015年3月1日 · 我跟先生說出為難痛苦,他說:「沒辦法啊,他們就是我的家人,我家人就是這樣啊。 」有時我會問:「那可不可以不要回你家。 」他又說:「不行啊,該回去還是得回去。 」唉,很多人都說,結婚以後要把另一半的家人當自己的家人,我先生好像也希望如此,可是我做不到,我應該怎麼看待他的家人? 結婚之後就真的是一家人嗎? 專家解答. 林萃芬 松德診所及聯合心理諮商所 諮商心理師. 每個家庭的溝通模式都不太一樣,從你描述看起來,兩家差別很大,你生家庭的溝通偏向討好型的模式,而先生的生家庭是典型的責備型。 責備型的人多以自己為中心,忽略他人,有支配傾向,容易批評和攻擊別人,防衛心較強,會藉著指責別人把錯誤推到別人身上,或是犧牲別人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7. 2011年4月1日 ·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安德伍(Anne Underwood)85歲的父親,透過交友網站愛上一名小他19歲的女士,毅然搬離馬里蘭州的老人安養中心,住進百里之外喬治亞州愛人附近的一間公寓,並宣稱「這是一場生命的冒險之旅」。 「我大感震驚,最初的反應是一陣恐怖,」安德伍第一個念頭就是想不顧一切勸阻,擔心父親被騙、被搶,或者萬一父親的心臟病發作,她卻不能在身邊守護,「如果父親是個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我一定會將他嚴格禁足,不准他出門。 」然而,安德伍接到許多讀者正面回應,「我希望能夠有妳父親一樣的智慧與勇氣」、「Bravo(歡呼),真是太棒了!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老人有權追求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