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7月5日 · 梭織是利用上下兩層的紗綫,重覆交織成布。 Cecilia和Yuk發現,這種在外國頗為流行的編織方法,在港卻難找到認識的渠道及工具,於是萌生創業念頭,希望讓更多香港人可以認識梭織。

  2. 2019年7月12日 · 創業能捕捉到市場潮流當然最好,但熱潮減退時,又應該如何應對?. 80後女生葉茵茵(Iris)以2,000元的成本開展團購首飾的生意,高峰期曾月賺3、40萬元。. 可惜好景不常,團購平台相繼倒閉,令她曾經歷2年無收入的日子。. 她是如何在絕境翻身,成就現時月入 ...

  3. 2023年10月18日 · 資深投資者林一鳴 今日就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50歲提早退休」的故事,透露當時「感受到『退休可能會快D死』的壓力」,因此重新規劃人生,再度活躍於社會。 林一鳴是資深投資者,活躍於股市、樓市以及各項生意,亦有多本有關投資的著作。 退休唔使做的生活 或與預期有出入. 林一鳴今日在社交平台分享,說他原以為退休後生活會多姿多采,但「退休後每天都『唔使做』的生活,未必與你預期中一樣的」,在退休約一年之後,他就有感可能會「快D死」,因此改為人生規劃,包括在運動方面,到遊艇會訓練帆船及賽艇;嘗試自己創業做Startup,建立教育平台;亦建立有關海外物業買賣的業務。 他指出,一切事情都是為了保持自己忙碌,推遲腦退化的日子。 為何他會選擇「重出江湖」? 他分享退休前後的4大轉變。

  4. 2021年11月29日 · 8分飽的幸福. 與澤翼經歷過極盡奢華的生活,住豪宅、開名車、被美女包圍,之後卻落得破產的地步。 自此他發現花錢的慾望是無窮無盡的,因此一開始就不應該讓慾望有機會無限延伸。 他提倡「八分飽」的幸福:愛物惜物、與單一對象交往、定期旅行,就能夠感受幸福。 只需擁有足夠的愛、食物及社交生活已經可以,其他非必要的東西應該全部捨棄,毋須得到所有人的讚賞,只要身邊的人懂你,就是最理想的八分飽狀態。 2年應急資金. 與澤翼認為儲蓄非常重要,大家需要有可以支撐2年生活的應急資金,即使沒有工作也可以過活。 因為人生不會一直都一帆風順,但是我們可以做好準備,擁有了應急資金後,下一步才是賺錢。 存3年「軍費」 「軍費」是指用來增加未來收入的資本,亦即是你日後賺錢的本金。

  5. 2021年3月26日 · 所謂「全職炒家」很多人都並不認為是一個職業,不過90後炒家Katie則視「全職炒家」為她的終身職業,她認為只要她的技術仍在,仍然可以一直炒。 不同的只是隨着年紀漸大,專注力或眼睛不好等身體因素,會影響炒賣的強度。 「趁後生 博盡佢! 「炒賣」要求有高度專注力,也要能夠控制好情緒。 全職炒家每日面對高頻交易,需要在極短時間作出反應,一買一賣的每一個決定都要快狠準。 Katie表示,這方面在年輕時會表現得較好,所以要趁年輕將財富累積,亦因為年輕可以面對較大的風險,下投資決定時也會較大膽。 她直言目前自己有8成資金都用作炒賣,2成用作其他投資。 很多時候,人們會將炒賣與賭博畫上等號,但Katie認為只要自己能控制風險便算不上睹博。

  6. 2022年2月25日 · 香港人最愛返工,相信大家都不會質疑。 被稱為「美女股神」的王雅媛4年前於中大金融學系讀書,當年她參加了由7間大學合辦的中港大學生模擬投資比賽,將100萬本金投資股票,變成了2,000萬元,她因而贏得冠軍.

  7. 2024年4月25日 · 35歲財富自由. 重來他想拼情商 「能富10倍」 2016年,35歲的Steve Adcock辭職了——當時他已經擁有90萬美元(約705萬元)的儲蓄。 如今,42歲的他只是偶爾工作,其凈資產也增長到130萬美元(約1018萬元)。 可以說,在過去的幾十年間,他在理財方面做對了很多事情。 然而,Steve Adcock向CNBC表示,有1件事他希望自己能在20歲出頭就明白——如果這樣,他能讓自己富得更快,甚至擁有更多財富。 「相比智商,你的性格能讓你更富裕10倍,」Adcock表示。 「我從我的職業生涯中領悟了這個道理,雖然明白得很遲,但我非常確信這點。 毫無疑問我和一大幫聰明人工作,但這些在 辦公室中最聰明的人往往並不是升職加薪的人選。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