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綠色螢光蛋白 (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簡稱 GFP ),是一個由約238個 胺基酸 組成的蛋白質,從藍光到 紫外線 都能使其激發,發出綠色 螢光 。 [2] [3] 雖然許多其他海洋生物也有類似的綠色螢光蛋白,但傳統上,綠色螢光蛋白(GFP)指首先從 維多利亞多管發光水母 中分離的蛋白質。 這種蛋白質最早是由 下村脩 等人在1962年在 維多利亞多管發光水母 中發現。 這個發光的過程中還需要冷光蛋白質 水母素 的幫助,且這個冷光蛋白質與 鈣離子 (Ca 2+ )可產生交互作用。 在 維多利亞多管發光水母 中發現的野生型綠色螢光蛋白,395nm和475nm分別是最大和次大的 激發 波長,它的發射波長的峰點是在509nm,在可見光譜中處於綠光偏藍的位置。

  2. 綠色螢光蛋白(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簡稱GFP),是一个由约238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質,從藍光到紫外线都能使其激發,發出綠色螢光。 [2] [3] 虽然许多其他海洋生物也有类似的绿色荧光蛋白,但傳統上,绿色荧光蛋白(GFP)指首先从 維多利亞多管發光 ...

  3. 錢永健描繪綠色螢光蛋白中發光團結構是如何透過化學反應而產生,他發現在綠色螢光蛋白第 65、66 及 67 號位置的 3 個胺基酸相互作用生成發光團的結構,並進一步研究顯示這化學反應需要氧氣輔助。

  4. 當愈來愈多的科學家利用綠色螢光蛋白進行研究之後,開始有人提出新的想法:如果螢光蛋白發光的亮度能夠更亮,發光時間能夠更持久,甚至能夠發出各種不同顏色的光,將可以同時觀察一個生物體或細胞內多種相關的生理反應。

  5. 查爾菲把綠色螢光蛋白當作基因標籤,用來觀察各種基因在細胞內或生物體內的表現情形。 他發展出的技術已可使綠色螢光蛋白在特定的細胞或組織, 甚至整個生物個體中表現。

  6. 2009年3月3日 · 綠色螢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簡稱GFP)被喻為「生命科學研究的標準配備」,為生命科學的研究與應用帶來革命性影響,不但提升活體觀察的技術,也帶來人性化實驗倫理的實踐可能。

  7. 綠螢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又稱綠色螢光蛋白,最早是由下村修等人在1962年在一種學名Aequorea victoria的水母中發現。. 其基因所產生的蛋白質,在藍色波長範圍的光線激發下,會發出綠色螢光。. 這個發光的過程中還需要冷光蛋白質Aequorin的幫助,且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