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1976年羅大佑進入樂壇 [1] ,1982年發表第一張個人專輯《 之乎者也 》,一推出就震撼了當時的臺灣社會,有人稱他在青年知識分子之間造成的反動思潮猶如「黑色旋風」。 [2] 這張專輯把華語音樂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也敲響了 校園民歌 的喪鐘。 該專輯亦被評為「 1975-1993臺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 」榜首。 [3] 1985年羅大佑創作了呼應四海一家 公益歌曲 《 明天會更好 》,但被當時的仍一黨專政的 中華民國政府 用作選舉宣傳,迫於社會各界的壓力以及自我的迷惘,羅大佑離開臺灣前往紐約。 1986年起羅大佑將工作的中心轉移至香港,並創辦了製作公司「音樂工廠」,影響、合作了 林夕 、 梅艷芳 、 黃霑 等香港音樂人。

    • 生平
    • 艺术及传承
    • 政治观点
    • 感情及婚姻
    • 音乐作品
    • 演唱会
    • 外部链接

    罗大佑1954年出生于台北市。医生世家出身,父亲来自苗栗县,有客家背景;母亲来自台南市。童年时,因为父亲工作因素,举家搬至宜兰县。毕业于高雄中学后,他就读中国医药学院(今中国医药大学)医学系。通过医师高考后,接受过放射科医师训练,曾任外科实习医师、放射科医师、内科医师。 1972年,参加学生乐队担任键盘手,从此开启音乐演艺活动的履历。 1974年,为林怀民的云门舞集作曲。 1976年,正式投入商业音乐创作,为电影《闪亮的日子》《情奔》和《走不完的路》等创作歌曲。 1981年,首度担任唱片制作人制作张艾嘉专辑《童年》,崭露头角。 1982年4月21日,在台湾发表首张国语创作专辑《之乎者也》,在华语流行歌坛投下巨大震撼,特别是专辑内单曲《鹿港小镇》歌词探讨台湾经济起飞后的社会剧烈变迁问题,引起各...

    罗大佑的作品将摇滚与东方美学相结合,富于批判和社会启蒙意识及大时代感,堪称华语乐坛的丰碑。罗大佑素常将流行音乐与文学相融合,使流行音乐成为与电影、文学、古典音乐平等的艺术形式。他的音乐风格多变,意境广阔,歌词文学性高且兼具批判性,被广泛认为是华语流行音乐与台湾音乐界的重量级人物。 罗大佑在不同音乐流派中屡屡创新,影响了台湾、中国大陆、香港等华语地区几代音乐人,如高晓松,张宇,陶喆,汪峰,李志等。罗大佑纵横乐坛四十余年,创作歌曲数量之多、传唱之广,既是华语流行音乐的开山鼻祖,又是一座创作的丰碑。在两岸三地以及大中华地区,被称作“华语音乐教父”,是华语流行音乐最具影响力的创作者,以及传唱度最高的歌手之一。

    罗大佑在台湾政治立场上,2000年前特别是未解严前经常在歌中暗讽国民党当局,但在2000年政党轮替后又时常批判包含民进党在内的泛绿阵营,他也不曾回避政治立场,公开支持新党的候选人,支持宋楚瑜。 2006年,陈水扁政府爆发一连串贪污弊案时,罗大佑也登台响应施明德发起的红衫军运动。同时表达对前后任总统李登辉、陈水扁偏向台独的政策加以批判。对于香港政治,他属亲泛民主派,其言论亦受到中共的批评。 1989年,罗大佑在香港发行的《爱人同志》收录了《侏儒之歌》。歌词中提到:“手儿要拉 手儿握紧”、“风云的面孔 时代人物,手拿着枪杆永远为了人民”、“长征的路 坎坷不平,闯进了天安门就来到北京。斗争的市场指数迷惑 ,革命的教条像股票的行情”、“五千年专制恭请您来肃清”、“可是谁又能替您洗净双手血腥”,隐晦地...

    罗大佑曾与张艾嘉于1982~1983年交往,据称罗大佑若干情歌创作与张艾嘉有关(如《小妹》)。但由于观念差异,两人以分手收场。罗大佑以名作《是否》一曲纪念两人的感情。 罗大佑跟李烈交往12年。两人1999年在纽约登记结婚,2001年离婚。 2010年9月,罗大佑在巴厘岛与李伊琳结婚。两人育有1女(2012年出生)。

    为他人创作歌曲

    1. 刘文正: 闪亮的日子 (填词作曲) 2. 甄妮: 海上花 (填词作曲) 3. 苏芮: 是否 (填词作曲) 4. 张艾嘉: 童年 (填词作曲) 5. 齐豫: 船歌 (填词作曲) 6. 潘越云: 野百合也有春天 (填词作曲) 7. 陈淑桦: 滚滚红尘 (填词作曲),无言的表示(填词作曲),Hello Taipei (填词作曲) 8. 梅艳芳: 似是故人来(作曲),女人心 (作曲) 9. 陈慧娴: 人生何处不相逢(作曲) 10. 袁凤瑛: 天若有情/青春无悔 (作曲)

    1982年5月(六) 台北国父纪念馆
    1983年12月31日(六)台北中华体育馆《1983年岁末演唱会》
    1984年12月31日(一)台北中华体育馆《1984年岁末演唱会》
    2002年12月31日(二)北京首都体育馆《罗大佑-围炉音乐会》
  2. 演唱會列表. 2009 年. 2010 年. 文字出版物. 巡迴演唱會 DVD/藍光. 獎項.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縱貫線 (樂團) 縱貫線 (英語: SuperBand )是 臺灣 和 香港 歌手 羅大佑 、 李宗盛 、 周華健 和 張震嶽 於2008年至2010年間組成的 超級樂團 。 成員. 成立背景. 縱貫線成立的背景,是台灣 滾石唱片 老闆 段鍾潭 在一次和 羅大佑 、 李宗盛 的聚餐中討論了組成樂團的提議,之後又分別找來了 周華健 和 張震嶽 加入,並在2008年8月1日召開記者會宣佈成軍,口號宣稱「要搞非常之建設,先搞非常之破壞! 」。 團名「縱貫線」的由來,是四名團員在聊天中想出來的,因為四人皆搭乘過台灣的 縱貫線 鐵路,算是大家在台灣唯一有交集的經驗。 [1] 作品.

  3.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未來的主人翁 》, 羅大佑 在1983年所發行的創作專輯。 專輯過程 [ 編輯] 投入創作(1977年-1981年) [ 編輯] 羅大佑在未發行這張專輯之前提早發表這張專輯的一些歌曲民國66年1977年),羅大佑參與電影閃亮的日子的歌曲創作時發表牧童這首創作歌曲一年之後羅大佑參與情奔的電影歌曲創作的不久發表稻草人這首創作歌曲1979年在他自己完成戀曲1980也發表盲聾這首創作歌曲在羅大佑錄製 張艾嘉 的《 童年 》專輯時,也去發表改編 新疆 民謠 的《 青春舞曲 》,不久完成《愛的箴言》的創作。 錄製專輯(1982年-1983年) [ 編輯]

  4. 臺灣正體. 工具. 縱貫線 (英語: SuperBand )是 臺灣 和 香港 歌手 羅大佑 、 李宗盛 、 周華健 和 張震嶽 於2008年至2010年間組成的 超級樂團 。 成員 [ 編輯] 成立背景 [ 編輯] 縱貫線成立的背景,是台灣 滾石唱片 老闆 段鍾潭 在一次和 羅大佑 、 李宗盛 的聚餐中討論了組成樂團的提議,之後又分別找來了 周華健 和 張震嶽 加入,並在2008年8月1日召開記者會宣佈成軍,口號宣稱「要搞非常之建設,先搞非常之破壞! 」。 團名「縱貫線」的由來,是四名團員在聊天中想出來的,因為四人皆搭乘過台灣的 縱貫線 鐵路,算是大家在台灣唯一有交集的經驗。 [1] 作品 [ 編輯]

  5. 《 明天會更好 》是一首華語流行 公益 單曲由台灣音樂人 羅大佑 作曲羅大佑、 張大春 、許乃勝、 李壽全 、 邱復生 、 張艾嘉 、 詹宏志 等人共同作詞, 陳志遠 編曲 。 《明天會更好》在民國74年,也就是西元1985年推出,由 余天 、 李建復 、 洪榮宏 、 王夢麟 、 費玉清 、 齊秦 、 蔡琴 、 蘇芮 、 潘越雲 、 甄妮 、 林慧萍 、 王芷蕾 、 黃鶯鶯 、 陳淑樺 、 金智娟 、 李佩菁 、 齊豫 、 鄭怡 、 江蕙 、 楊林 等60位華語歌手共同錄唱共同演唱。 於台北縣三重市(今 新北市 三重區 )的 白金錄音室 錄製, 錄音師 為 葉垂青 。

  6. 评价. 翻唱版本. 曲目. 獎項. 資料來源. 之乎者也. 《 之乎者也 》,是 羅大佑 在1982年所發行的首張創作專輯 [1] 。 其中《鹿港小镇》、《光阴的故事》、《童年》等成为他传唱最高的作品。 過程. 投入創作(1974年-1980年) 羅大佑還沒有發行這張專輯之前,早就發表這張專輯的一些歌曲。 1974年(民國63年),羅大佑在讀 中國醫藥學院 二年級時發表兩首歌曲,而且歌詞都是兩位文學家所寫的,分別是 徐志摩 的《歌》和 余光中 的《鄉愁四韻》;三年後,《歌》被選為《閃亮的日子》的電影插曲之一。 1976年,羅大佑發表《錯誤》、《蒲公英》這兩首創作歌曲,其中《錯誤》的歌詞是羅大佑改寫於 鄭愁予 的同名散文 [1]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