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臺灣有機米組」冠軍為玉溪地區農會康明義農友,栽種品種為高雄147號,以技術克服種稻各期程所面臨的病、蟲、草害等挑戰,種出外觀及食味超群的玉溪好米,亞軍為富里鄉農會黃治鴻農友,季軍為富里鄉農會黃治偉農友。 頒獎典禮上,由連續3年榮獲農糧署食米學園績優評鑑的東山國小兒童合唱團獻唱,接續由胡忠一揭曉本屆得獎名單並頒獎表揚,肯定農友們精進栽培技術的努力與付出。 胡忠一及兩位新晉米王吳阿森、康明義,也在典禮上傳遞秧苗予東山國小學童,期待新一代「稻米小達人」茁壯成長,為臺灣稻米產業注入更多活力與希望。 「臺灣好米組」米王吳阿森表示,池上好山好水,產出的都是品質最好的產品,能讓消費者吃得安心又快樂,他也感謝農糧暑對農民在農機、肥料、保險等各種需求上,給予補助與照顧。

  2. 以往水稻界育種提到遺傳背景,常會上溯到「臺中65號」的血緣,吉野1號在民國時代持續種植,因它具有優良食味口感,分析發現臺灣許多重要水稻品種也都有吉野1號血緣,包括1980年代至1998年全臺種植最多的「臺農67號」,1999年至2005年市占率最高的「臺稉8號 ...

  3. 出身自農村的翁良材,民國79年投入育苗業,民國87年獲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頒發「神農獎」,後來除了集結農民成立「台灣稻農有限公司」而被媒體稱為「田間起義的熱血神農」,也成為電商平臺PayEasy「我的一畝田」的契作稻農,稻米事業做得有聲有色。 民98年他成立自有品牌「千金米」,開始以自己和全家人的力量賣米。 面對複雜的農業產銷環境,他直言:「沒有企業化經營怎麼生存? 串連稻農力爭自產自銷權益,開創臺灣稻米產銷新模式. 初次見面就對來訪者相當熱情的翁良材,拿出一疊名片笑著說:「不知道該給你哪一張? 太多身份了!

  4. 霓虹夜不眠,一代匠人忘不了的燦爛時光. 文字/廖詠恩 攝影/汪正翔. 19世紀末,世界上第一支霓虹燈於英國的實驗室亮起,十多年後,霓虹燈招牌現身巴黎與洛杉磯的街頭,接著也點亮了東京、上海,這些亞洲大城的霓虹燈師傅遷徙來臺,開枝散葉,培育一班 ...

    • 臺灣的旱稻與水稻
    • 臺灣稻種多樣性
    • 臺灣人煮飯的方法
    • 臺灣好米新形象

    稻的分類,依生長所需水分可分成水稻、旱稻(又稱陸稻)。水稻一年收成次數與氣候有關,在溫帶收成一次,在亞熱帶、熱帶可收成二至三次。旱稻抗旱性強,可種在缺水灌溉的陸地或山地,一般一年只能收成一次。 臺灣原住民早年的主食,即至今很多山地部落還有種植的「小米」,其實並不是稻,而是粟,但臺灣自古就有旱稻。 根據考古研究,屏東恆春「墾丁遺址」發現稻殼印紋陶片,臺南新市「南科遺址」也挖到稻米化石,證明至少在新石器時代中期(距今4,000至5,000年前)臺灣史前原住民種植旱稻。目前,臺灣有少數原住民部落仍存有旱稻。 臺灣的水稻,一般認為是福建人在17世紀前後從原鄉引進,但不排除原住民可能更早從同屬「南島文化圈」的東南亞引進。在《熱蘭遮城日記》第二冊中,即有臺北松山里族「稻園」(荷蘭文rijsvelden,...

    稻的分類,如果以稻穀所含澱粉成分的黏性來區分,則可分成三大類: 1. 秈稻: 種植於亞熱帶、熱帶地區,黏性低,米粒細長,口感硬而鬆散。 1. 粳稻: 種植於溫帶、寒帶地區,黏性較高,米粒圓短,口感軟硬適中。 1. 糯稻: 在秈稻、粳稻中都有糯稻變種,黏性最高,依米粒可分細長的秈糯、圓短的粳糯,口感軟而濕黏。 臺灣在清代還只有秈稻和糯稻,與中國南部、東南亞、南亞一樣,但在日本時代因緣際會又引進了粳稻。 日本向來種植溫帶粳稻,一年一穫。當時日本人看上臺灣氣候適合種植水稻,有助解決日本糧食不足,但日本人長期食用日本較軟的粳米,吃不慣臺灣較硬的秈米。因此,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就找來日本稻作育種專家磯永吉,引進日本粳稻在臺灣試種、改良, 經過幾年努力,終於培育了新品種,一年可收成二至三次。 1926年...

    1950年代,日本發明了家庭用的「電氣炊飯器」,即在臺灣所稱的「電鍋」,改變了人類以火炊煮米飯的歷史。 1955年,東京芝浦電氣(今東芝)推出機械控制式的電鍋,內鍋裝米、外鍋加水, 電鍋持續加熱,直到外鍋的水蒸發後才停止,此時內鍋的米也煮成飯了。這種電鍋大受歡迎,很快打入日本家庭。 1960年,臺灣大同公司與日本東芝技術合作,在臺灣推出「大同電鍋」, 贏得廣大口碑。後來,在日本推出新式不必加水的「電子鍋」之後,「大同電鍋」依然長銷至今。 臺灣在電鍋普及之前,家家戶戶都要「燃火煮飯」(臺語音hiânn-hué tsú-pn̄g)。在沒有瓦斯之前,燃料是木柴或煤炭。在19世紀中葉歐洲「火柴」(英語match,臺語番仔火)還未普及以前,生火的工具是「火石」和「火刀」。 以火刀敲擊火石,就會產生火花...

    臺灣雖然盛產稻米,米飯是主要糧食,但並不是每人每餐都能吃白米飯,白米飯是窮苦人家的奢侈品。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臺灣因被日本捲入戰爭而開始缺糧。戰後,國民黨政府接收臺灣,隨後因國共內戰把臺灣稻米大量運往中國大陸,造成臺灣嚴重缺糧。 早年臺灣人在缺米時,煮飯會加入比米多的「番薯簽」(把番薯刨成條狀),稱之「番薯簽飯」,或者煮成「番薯糜」(地瓜稀飯)。今天,則成為懷舊的古早味。 臺灣以米食為主的傳統,雖然歷經日本時代引進西方文明、帶來西式麵食,但並未受到影響。戰後,隨國民黨政府遷來臺灣的大量外省族群,其中有很多麵食人口,加上當時國際米價比麵粉貴,政府為了外銷米賺外匯而推行「麵粉代米」政策,造成米食消費減少,臺灣逐漸變成「米麵共食」。 另一方面,與其他國家相比,臺灣因稻作的成本愈來愈高,在國際上逐漸失...

  5. 清明時節,花朵玲瓏雅緻的「綬草」正悄然綻放,一朵朵小花吸引愛花者的注目。. 然而,近年绶草因具保健功效而遭過度採集,野外族群已不易見到。. 為了讓綬草族群不因採集而消失,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研發組織培養種苗繁殖技術,解決綬草種子發芽率 ...

  6. 當年農運獲得學生很大支持,時任農學合作學生召集人的翁章梁指出,農村所有人都勤儉,生活卻一年比一年困難,顯示並非個人因素,而是制度性因素、國際性因素,他因父母都是「做事人」,參與農運不靠理論,而是從生活經驗產生的認同;農運起初也以柔性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