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聲音藝術 (英語: sound art ),是一門以 聲音 為主要媒介的 藝術 門類。 與許多當代 藝術流派 一樣,聲音藝術在本質上是跨學科的,亦可融入其他多種藝術形式。 聲音藝術可以被認為是一個在許多領域出現的概念,例如 聲學 、 音樂學 、 實驗藝術 、 錄音藝術 、 電子音樂 、 噪音音樂 、 音景 等等。 聲音藝術不同於、不等於 音樂 ;音樂的核心是 音符 、聲音的表現,而聲音藝術的運作基礎建立於「聆聽」與聆聽的高度自覺。 [1] 定義 [ 編輯] 雖然20世紀初以來大量有關聲音的實驗藝術作品大量湧現,「聲音藝術」或「Sound Art」在東西方各學界依然面臨含義混淆、定義困難的局面,持續擺盪於過度廣義與過度狹義之間。

  2. 聲音互動設計 ( 英文 : Sonic interaction design )是一種和 聲音 相關的研究和設計過程。 在該過程中,聲音被看作傳遞 信息 、含義及交互內容的 美學 與情感品質的重要渠道之一。 [1] [2] 聲音互動設計是 互動設計 和 聲音音樂處理 的交叉學科。 如果將 互動設計 看作設計人們通過計算的手段打交道的對象,那麼在語音互動設計中,聲音既可以作為過程的展示,又可以作為輸入的中介,來達到調節交互的目的。 研究領域 [ 編輯] 感知、認知和情感研究 [ 編輯] 此領域研究關注人對交互內容聲音方面的獲取的實驗科學發現。 [3]

    • 哲學問題
    • 進一步閱讀
    • 外部連結

    音樂的定義

    「對音樂這個概念的解釋從『音樂是有組織的聲音(organized sound)』開始。然後,人們覺得這個定義太過寬泛,因為有很多有組織的聲音並不是音樂,例如人類的言說、非人類的動物或機器發出的一些聲音等等。」事實上,有很多種不同的方式定義音樂的元素(英語:Aspect of music),而不僅僅是所謂「聲音」:例如,很多人認為像旋律(連續不斷出現的音高)、和聲歌手(分了組的音調,不一定在同一時間發出聲音,形成和弦)、節奏、節拍和音色(也被美稱音樂的「顏色」)就是音樂的元素。 但是,也有很多反例。噪音音樂可能僅僅包含了噪音。具象音樂經常只包含非音樂的自然之聲,甚至是隨機的排列(juxtaposition)。氛圍音樂也可能只包括對野外的或者大自然的聲音的記錄。

    絕對音樂與標題音樂

    浪漫主義後期,關於絕對音樂與標題音樂,曾有果很緊張的辯論。支持絕對音樂的人認為,樂器音樂並不傳達任何情感或想像給聽眾。他們認為,音樂並不「關於」任何東西,是非表象的。 絕對音樂的理論在18世紀後期曾有發展,因為像Wilhelm Heinrich Wackenroder(英語:Wilhelm Heinrich Wackenroder)、路德維希·蒂克和E·T·A·霍夫曼這樣的作者曾經寫過相關的文章。 支持標題音樂的人則相信,音樂可以傳達情感和想像。比如,埃克托·白遼士的《幻想交響曲》中的第四樂章,作曲者描述了關於一位藝術家的故事,他吸食鴉片,最終被處死。但對於標題音樂最嚴厲的批評,來自作曲家理察·華格納和哲學家弗里德里希·尼采、格奧爾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爾。華格納的作品僅僅是機械的,他認為「音樂不能再前進的地方,就是語言。語言比音調站在更高的地方。」尼采寫了很多讚美華格納音樂的評論,而他自己事實上也是一個業餘的作曲家。 其他浪漫主義哲學家支持絕對音樂的,比如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看到音樂不僅僅是人類主觀的「語言」,而是一個進入屬於秩序和美的更高領域的,絕對的、超越的(tr...

    意義與目的

    在1997年史迪芬·平克的著作《心靈怎樣運行》中,戲稱音樂只不過是「聽眾的起司蛋糕」曾經好幾年都挑戰了音樂學家和其他不這樣相信的心理學家。值得注意的是,菲利普·鮑爾在他的作品《音樂直覺》中卻有相反的意見,他認為,音樂似乎觸及到人類意義的核心:「有些文化中,『我不是很音樂』這種表達,是沒有意義的,就如同說『我沒有活著』一樣。」在一段有影像的爭辯中,Ball認為,音樂只有透過模仿人類的能力,以及透過我們這些位於音樂所設定的期待中的人類,才能得到令人變得感性的能力。

    Adorno, Theodor W. 1976.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Music, translated by E.B. Ashton. A Continuum Book. New York: Seabury Press. ISBN 0816492662.
    Adorno, Theodor W. 1981. In Search of Wagner, translated by Rodney Livingstone. [London]: NLB. ISBN 0860910377.
    Adorno, Theodor W. 1992. Quasi una Fantasia: Essays on Modern Music, translated by Rodney Livingstone. Verso Classics. London and New York: Verso. ISBN 0860913600 (cloth); ISBN 0860916138 (pbk) ; I...
    Adorno, Theodor W. 1998. Beethoven: The Philosophy of Music: Fragments and Texts, edited by Rolf Tiedemann; translated by Edmund Jephcott.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804735158.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音樂哲學
    網絡哲學百科全書中的文章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 美學英語: aesthetics ),或依原意可譯作 感覺學 [1] ,是以對 美 的本質及其意義的研究爲主題的 學科 ,乃 哲學 其中一個重要分支。 [2] 歐洲的 美學 概念的詞語來源於 希臘語 : αἰσθητικός ,最初的意義是「對感觀的感受」。 由德國哲學家 亞歷山大·鮑姆加登 首次使用的。 他的《美學》一書的出版標誌了美學作爲一門獨立學科的產生。 [3] 直到19世紀,美學在傳統古典藝術的概念中通常被被定義爲研究「美」(德語: Schönheit )的學說。 現代哲學將美學定義爲認識藝術,科學,設計和哲學中認知感覺的理論和哲學。 一個客體的美學價值並不是簡單的被定義爲「美」和「醜」,而是去認識客體的類型和本質。

  4. 音樂自律論 是18世紀和19世紀西方音樂美學理論中的兩大流派之一。. 另一個流派是 他律論 音樂美學。. 這一流派以 奧地利 音樂理論家 愛德華·漢斯立克 為代表,他在《 論音樂的美 》一書中認為:「音樂的美是一種不依附,不需要外來內容的美,音樂只是樂音 ...

  5. 其他人也問了

  6. 聲音交互設計(英文:Sonic interaction design)是一種和聲音相關的研究和設計過程。 在該過程中,聲音被看作傳遞 信息 、含義及交互內容的 美學 與情感品質的重要渠道之一。

  7. 音樂聲學 既可以看成 聲學 的一個分支學科,也可以看成 音樂學 的一個分支學科。. 此學科的關注點涉及音樂家、樂器和音樂感知等研究的所有方面,尤其是考察在發聲時它們的交互行為,其中使用的既有精神科學、自然科學的方法,也有形式科學的方法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