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2月1日 · 新聞引據:中央社. 撰稿編輯:李自立. 歐洲腫瘤醫學會ESMO日前在新加坡舉行亞洲年會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癌醫中心醫院院長鄭安理發表一項關於晚期肝癌治療的重大成果第一線使用免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可延病人存活期是暌違11年來重大突破。 (中央社) 最新一項晚期肝癌研究發現第一線使用免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可延長病人存活期是10多年來重大突破。 這項研究全球總主持人是台灣肝癌權威鄭安理,讓國際看見台灣之光。 歐洲腫瘤醫學會 (ESMO)日前在新加坡舉行亞洲年會,發表一項關於晚期肝癌治療的重大成果,由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癌醫中心醫院院長鄭安理領銜發表,引起國際專家學者高度矚目。 當天會場座無虛席,旁聽者甚至得在場外聆聽。

  2. 2021年11月2日 · 時間:2021-11-02 11:30.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劉品希. 高雄長庚醫院副院長、胃腸肝膽科醫師盧勝男。 (央廣資料照) 肝臟被視為沉默的器官民眾發現罹患肝癌時往往已是晚期因此肝癌也有沉默的殺手之稱醫師指出台灣8成肝癌患者都有B型肝炎或C型肝炎因此定期篩檢相當重要除了驗血檢視腫瘤標記指數最重要的就是每半年照一次腹部超音波。 肝炎是國人常見的健康殺手,肝癌甚至蟬聯癌症死亡前2名達40年,根據衛福部死因統計,每年約1萬3千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 外交部前部長歐鴻鍊日前過世,國民黨內部消息證實是因肝癌病逝。

  3. 2020年7月3日 · [Rti央廣新聞]過去肝癌治療多是開刀化療標靶等治療方式林口長庚醫院為了提高晚期患者存活率評估患者個別情況後將質子放射治療與免疫療法搭配使用根據過去3年共25例治療成果發現不僅有8成控制率存活率也大幅提升

  4. 2023年12月8日 · 時間:2023-12-08 11:32.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劉品希. 國健署8日舉行「台灣C型肝炎消除進度」記者會。 (劉品希 攝) 國健署今天 (8日)舉行記者會指出感染C肝每10人就有23人會惡化為肝硬化或肝癌推估台灣2025年C肝治療目標數為23.7萬人目前尚有約4.2萬人待治療治療率高達99%呼籲符合資格的民眾接受免費C肝篩檢盡早接受治療。 肝硬化、肝癌的首要原因是B型肝炎,其次便是C型肝炎。 台灣肝臟學術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余明隆表示,C肝通常無症狀,感染20、30年惡化為肝硬化或肝癌時才會出現症狀,而感染C肝者演變為肝硬化或肝癌的比例為2、3成,C肝有三大高風險族群,包括HIV感染者、洗腎患者與毒品成癮者。

  5. 2018年5月21日 · 國家衛生研究院使用人體生物資料庫台灣肝癌網研究發現代謝性疾病風險因子與非病毒性肝癌有顯著相關其中最重要的3個風險因子分別為脂肪肝 (由超音波檢測)、糖尿病史、三酸甘油脂過高 (Triglyceride大於160 mg/dL)。 國衛院研究員級主治醫師黃秀芬今天 (21日)表示,台灣有脂肪肝的人數眾多,若年紀超過60歲,且有脂肪肝、糖尿病、三酸甘油脂過高3項危險因子其中2項者,可評估定期做肝癌篩檢。 國衛院人體生物資料庫「台灣肝癌網」成功收集大量肝臟腫瘤患者的生物樣本及臨床資料,針對411例沒有慢性病毒性肝炎感染的肝癌病患做分析,並和配對的840例與慢性病毒性肝炎感染有關的肝癌病患相比較。

  6. 2019年9月26日 · 行政院長蘇貞昌裁示C肝是造成台灣人肝硬化與肝癌的第二大原因根據推估國內約有40萬名C肝病人且每年還有近7,000人新感染蘇貞昌指出C肝新藥具有療程短安全性好及治癒率高的特性被視為全球C肝防治的新契機

  7. 2023年11月10日 ·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指出,過去15年都由大腸癌位居十大癌症首位,再之前則是肝癌連續13年居冠,這次是肺癌首度排名第一,後續仍待觀察,提醒國人要特別警覺。 近5年肺癌新發個案數逐年增加,但這10年來早期診斷比例由13.7%提升為35.4%,可能與民眾健康意識提升有關。 國健署已自去年7月1日起針對具肺癌家族史及重度吸菸史兩大類民眾推動免費肺癌篩檢,對於未來是否會再擴大篩檢對象,林莉茹說,會再進一步評估。 她說:『 (原音)目前就國際實證資料的部分,那還有我們在國內的長期研究結果顯示,他的高風險族群、兩個就是適用篩檢對象是包括重度吸菸者跟家族史的部分,目前我們也在進行相關的一些研究,未來也會看研究的結果,來進一步做討論跟評估。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