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月5日 · 8個關鍵檢視你的育兒方法. 孩子不喜歡太難的作業,也不喜歡簡單過頭的作業,如何給出一個適當的難度與分量,有賴於平常的觀察。 在此提醒家長,我們必須一直思考一個問題「孩子真正的能力到底為何」,避免在下指令時摻雜了自己的期待,下了過難的指令。 李介文指出,美國的精神醫學教授 Russell Barkley 認為,只要給一個「有效的指令」,孩子配合的程度就會有所進步,回到家長身上請檢視日常指令,用 8 個練習提升孩子專注力: 1.確認家長是認真的. 先想好再說! 與其一下子給了一堆要求,倒不如從當中挑選幾樣你真正在意的,堅持讓孩子做完。 2.不要用請求或詢問的方式提出. 簡單直接是第一要務,如果這件事是非做不可,下一個清楚的指令就好,例如:「現在把玩具收好」,你不必大呼小叫,但語氣要溫和而肯定。

  2. 2021年2月21日 · 諮商師解析面對創傷的 4 個步驟. 日期:2021 年 2 月 21 日 作者: 莊 筱彤. 你有看到某樣東西就會馬上毛骨悚然、直接逃走的經驗嗎? 小寶因為小時候曾被男同學捉弄,趁小寶沒注意,把肥大的毛毛蟲放在小寶身上,從那時候開始,小寶看到毛毛蟲都會尖叫持續 3 分鐘,像失去理智一樣的直接逃走。 當我們在經歷創傷經驗時,會處在一種情感跟理智斷線的狀態。 諮商心理師全聯會衛生醫療事務委員會委員蔡曉雯說:「根據腦神經科學的研究顯示,我們的感性跟理性在大腦中屬於不同的兩個區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是理性的,但當我們掉入創傷記憶,大腦經常會變成感性在主導,理性經常無法好好管理感性。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會經歷各種大大小小的創傷,從怕毛毛蟲這種較小的事件,到霸凌、性侵等較嚴重的案例,都算是創傷。

  3. 2023年2月22日 · 整理常見診斷及治療方式. 日期:2023 年 2 月 22 日 作者: Heho編輯部. 自律神經失調是一種說不出來哪裡不舒服有問題但渾身上下就是不對勁就像一隻在身上的螞蟻找不到在哪但時不時咬自己一口讓人難受造成自律神經失調的成因其實大多不是身體問題而是由於心理因素例如壓力過大憂鬱等等所引發的不適症狀。 重點 症狀及原因 診斷與治療 調理與預防. Heho整理包 診斷與治療. 自律神經失調該看哪一科? 神經科還是精神科? 通常自律神經的「失調」,並不是神經本身出現問題,而是因為生活的壓力太大,導致內分泌與大腦的神經傳導不良,建議到時精神科或身心科就診,並檢測自律神經,找出是交感神經還是副交感神經、或是兩者兼有的失調問題。

    • 恐音症是什麼?
    • 恐音症不只是討厭刮黑板的聲音
    • 迴避噪音是人體的自然反應

    根據BBC報導,29歲的英國女孩Olana Tansley-Hancock因為忍受不了吃東西、打字的聲音,而辭掉工作。後來她接受治療、練習戴上耳塞,並不再碰任何咖啡因的飲料,才漸漸好轉,也重新回到職場。 恐音症是指會對日常的某些聲音出現大量、嚴重負面情緒的一種狀況,除了常見的刮黑板的聲音,像是喝湯的悉悉簌簌聲、咀嚼聲、呼吸聲、指甲抓紙的聲音,都會讓患者受不了,開始暴躁、生氣、甚至哭或是壓力大到想吐。 恐音症一開始被認為是一種單純的強迫性疾病,但2017年,《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一篇針對恐音症患者的研究,發現負責產生「社會情緒」還有「感覺反應」的腦島,會出現過度運作的情況,讓這些患者沒辦法控制情緒,而且還會心跳加快、冒汗,像是緊張的反應。 腦島可以產生包含驕傲、欲望、...

    刮黑板的聲音大部份人都難以忍受,但對於恐音症患者來說,這種不舒服的感覺超越「討厭刮黑板」,一般人頂多會討厭、不舒服,但恐音症的患者聽到他害怕的聲音,可能會大哭大叫、甚至有人會抽搐、逃離現場,甚至會因為這些聲音不斷出現,而開始自殘、有自殺傾向。 而且更難受的是,大部份的恐音症患者會對1種以上的聲音有不舒服的反應,對他們來說,生活在這些害怕、恐懼、厭惡的聲音當中,就像是每天被一群人關在一個小房間裡毆打、謾罵,但是又逃不出去,精神上的壓力大到連生活都出現問題。

    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啟訓說,最深層的聽覺毛細胞對聲音的接受度高,所以從噪音中受到的傷害也比較大,「腦部為了保護聽覺,會自然的對噪音產生不愉快的情緒,但如果腦部記憶中的『噪音』是很特別的聲音,一樣會激起不同的反應。」 而黃啟訓解釋,這基本上是先天的腦部迴路不同,就像是強迫症、焦慮症等精神疾病,也被證實有先天性的腦神經迴路不同,所以對於某些特定的東西特別敏感;而且越刺激、越去讓他們聽這些不舒服的聲音,他們越會把這種「痛苦」的印象加深到腦迴路裡,之後一點相似的聲音都有可能誘發。 「這種我們都會建議配合心理師、精神科一起治療,狀況很嚴重可以吃一些抗焦慮的藥物,心理方面,可以用漸進式的方式,比如先給一點點難受的刺激,告訴自己『沒事的啊,這只是什麼什麼的正常現象』,然後慢慢加重,到可以順利度過日...

  4. 2024年2月22日 · 國小兄妹魔鬼行程惹議!. 兒科醫建議:每日規劃 1 至 2 小時「放空時間」也重要. 日期:2024 年 2 月 22 日 作者: 陳 韋彤. 近日台北市某家美語補習班分享了一對國小兄妹的「魔鬼日常」,文內提到孩子每天清晨 5 點 50 分就起床,直至晚上 11 點半才 ...

  5. 2023年7月8日 · 醫師三重點解析. Posted on 2023 年 7 月 8 日 by 謝承恩. 好萊塢女星安潔莉娜裘莉多年前,因進行癌症基因檢測,發現有基因 BRCA1 及 BRCA2 缺陷 ,是罹患乳癌、卵巢癌等高風險群,並預防性切除乳房引發熱,使得癌症基因檢測也是長久以來的爭議。 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指出,隨著癌症基因檢測的進步,如今可以從基因的解析得到許多潛在疾病的資訊,甚至在疾病出現前做預防,且罹病後有利於標靶用藥,大大提升存活率。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重點一:複雜型病因是多基因促成.

  6. 2020年4月27日 · 根據過去消防員們的經驗,在火災現場往往濃煙造成的死傷,比燒燙傷的患者還多,如同這次錢櫃大火奪走5條人命、1命危,還有48人輕重傷送醫,每個人都有嗆傷的問題,消防員更坦言:「火場的煙比火舌更危險,而且更恐怖。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指出:「火災濃煙的高熱氣體與濃煙吸入後,會直接造成呼吸道的燒灼傷。 嚴重者會造成上呼吸道馬上的阻塞 水腫 、無法吸入空氣。 即便只是輕微嗆傷也不能大意,一般民眾吸入濃煙後,都會讓肺部就會產生嚴重發炎反應,蘇一峰指出:「輕微也是會有喘不過氣來的感覺,呼吸道也會疼痛、水腫,出現像 咳嗽 、呼吸費力且持續兩三週,就會出現像『 氣喘 』的後遺症,停留數十年影響很久。 當然能否康復能力也和年紀相關,年紀越大恢復力越差。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