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8月11日 · 走出兩年情傷風暴 琪斐:沉溺在難過中不如向外看. 看起來總是明快、幹練的琪斐,其實30歲初曾因為與論及婚嫁的男友分手、失戀,陷入兩年的憂鬱症低谷。. 一次達賴喇嘛專訪,提醒她「向外看」的重要。. 人稱「姐」的資深媒體人琪斐 ...

  2. 2012年11月1日 · 孩子九歲、十歲左右,父母就要把管教的手,慢慢地縮回來,讓孩子有更多自主空間和機會,決定和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到國中階段要完全地放手,讓孩子學習自我管理和為自己負責。. 「孩子要不要認真讀書,不是父母可以決定的。. 找到明確目標和學習 ...

  3. 2021年9月30日 · 2021-09-30. .文 / 盧智芳. .出處 / Cheers雜誌. .圖片來源 / 廖祐瑲. 字級. 收藏. 分享. 苑舉正演講,常常講這個笑話:他當台灣大學哲學系主任時,每次碰到新生家長座談會,總是在大家的強力要求下,最後內容演變成「新生轉系座談會」。 這幾個字一出口,不出意外,幾乎都是一陣笑聲,但這時,苑舉正會正色說: 「不過,我要告訴你,這是大家對哲學的誤解,不是我的誤解。 這個笑話的上半段,生動地傳遞出在今天強調就業、實用導向的價值驅動下,「技法」成為學子追逐的焦點。 哲學、歷史、文學這類人文學科,縱使是養成一個人獨立思考、人文關懷、文化涵養的基礎,也是真正長期影響人生的「道法」,卻因為不能馬上對應於「找工作」,而被貼上「冷門」、「無用」的註記。 但真是如此嗎?

  4. 2010年8月1日 · A美國的學校不是天堂美國的老師們也很不快樂我的學校位於一個很貧窮的社區班上的學生多半來自移民家庭墨西哥厄瓜多爾瓜地馬拉韓國日本等。 這些學生的母語都不是英語,有的孩子來自單親家庭,有些根本就沒有父母,而是由祖父母或親戚養大。 現在的美國教育,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永遠在考試,但這些考試卻沒有考與孩子更切身相關的事,如誠實、正直、如何跟別人合作等。 我自己有四個孩子,如果有人告訴我,我的孩子數學很差,我就會想辦法幫助他,請家教、複習,這些課業問題是可以補救的。 但如果有人說我的孩子會偷東西、打人,那就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5. 2013年4月1日 · 啟蒙周建智把體育課注入創意元素的恩師是美國中密西根大學何內克(James Hornak)教授,身高190公分的他和小孩子在體育課互動時,都把身體蹲低,單膝跪在地上,而不是站在前面發號施令;還會臨時改變規則,一會兒把籃框升高,一會兒拉低,讓孩子忽上忽下地跑跳,小朋友被他逗得咯咯笑,一旦抓到竅門投籃進球,他們就立刻興奮地高舉雙臂歡呼。 周建智問何內克,「你怎麼不教他們正確的打法,看起來都是在玩? 」何內克意味深長地說,「他們都只是小孩,不是要訓練當選手,體育課只要給他們挑戰性的學習環境,讓他們覺得好玩、有趣,而喜歡運動,不是為了給他們挫折。

  6. 2023年11月24日 · 台灣大學學生心理輔導中心諮商心理師陳奕安指出悲傷是人類自然的情緒反應但當悲傷的時間拖太久或強度太強將嚴重影響個人身心健康。 她說,不少個案多已努力調適一段時間,但自覺狀態依然無法恢復,才決定求助。 例如一名個案原本個性陽光開朗,但家人意外過世後,發現自己心情遲遲無法恢復,日子在「硬撐」中度過,而求助諮商。 後續透過悲傷輔導梳理內心情感,在晤談時好好哀悼,才逐漸從難以喘息的悲傷中走出。 推薦閱讀:走不出悲傷…「喪親之痛」美國正式列精神疾病,出現8症狀要注意.

  7. 2014年11月12日 · 她來到門診時呈現出來的困擾是覺得生活太平淡好像每天都沒有什麼有趣的事每天只能面對學生除此之外好像就沒有什麼其它的事。 覺得人生很無聊。 」我請她把一週以來的生活稍微描述一下。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在提醒下,她說只有一件事讓她覺得驚喜、感到快樂。 原來這星期正好遇到她的生日,令她驚訝的是,學生竟然偷偷地為她精心策劃了一場慶生會。 學生事先安排好一個場景,故意惹她生氣,然後突然間來個轉折,拿出生日蛋糕,大聲問今天是誰的生日,接著大夥兒熱情地把她帶向前去,為她唱生日快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