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Image courtesy of tibettravel.org

      圖片: tibettravel.org

      • 西藏文化 習俗 我們現代藏族同胞許許多多的習俗和生活方式,也都是古象雄時代所留傳下來的。 比如藏族同胞的婚喪嫁娶、天文歷算、醫學文學、歌舞繪畫、出行選宅、則選吉日、驅災除邪、卜算占卦等等在某種程度上也仍沿襲着本教的傳統。
      baike.baidu.hk/item/西藏文化/15273488
  1. 其他人也問了

  2. 外地人初次到藏區旅行的時候,會遇到非常多的文化差異,了解藏人的文化,是前往藏區旅遊之前不可不做的功課,以下十個風俗習慣更是在藏區不可不知的事情。 1. 吐舌頭表示歡迎. 如果在藏區遇到藏人對你笑著吐舌頭,不要覺得噁心或是受到輕視,反而應該要覺得開心,因為這是藏人對朋友表示善意的一種肢體語言。 吐舌禮相傳源自吐蕃王國的末代贊普(當時的西藏國王)朗達瑪,他在西元840年起禁止藏人信奉佛教並強迫改信苯教,同時毀壞佛寺與佛像,史稱「朗達瑪滅佛」。 藏人因此認為他是牛魔王轉世,長有牛角和黑色舌頭,深信輪迴的藏人在與朋友見面時會脫掉帽子並伸出舌頭給對方看,證明自己是個善良的人,「不是朗達瑪轉世」。 2. 拍手表示不歡迎. 在藏人的世界觀當中,世間充斥的神靈與邪魔,而拍手是嚇退邪魔的一種方式。

  3. 2024年5月17日 · 藏族文化悠久燦爛而獨特文獻眾多, 藏醫藥 、 藏曆 、歌舞、 唐卡 、金銅佛像等都獨具特色。 史詩《 格薩爾王傳 》、 熱貢 藝術、 藏戲 入選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 。 族稱 [ 編輯] 一位在拉薩八廓街上轉經的老年藏族女性. 自稱 [ 編輯] 在藏語中,稱藏區為「博」( 藏語 : བོད་ , 威利轉寫 : bod , 藏語拼音 : Pö ),稱藏人為「博巴」( 藏語 : བོད་པ་ , 威利轉寫 : bod pa , 藏語拼音 : Pöba )。 此外,不同地區的藏民又有不同的自稱: 阿里地區 自稱「堆巴」, 後藏 自稱「藏巴」, 前藏 自稱「衛巴」, 康區 自稱「康巴」, 安多地區 自稱「安多哇」。 [6] :4、5.

  4. 藏族文化悠久、灿烂而独特,文献众多, 藏医药 、 藏历 、歌舞、 唐卡 、金铜佛像等都独具特色。 史诗《 格萨尔王传 》、 热贡 艺术、 藏戏 入选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 族称. 一位在拉萨八廓街上转经的老年藏族女性. 自称. 在藏语中,称藏区为“博”( 藏語 : བོད་ , 威利转写 : bod , 藏语拼音 : Pö ),称藏人为“博巴”( 藏語 : བོད་པ་ , 威利转写 : bod pa , 藏语拼音 : Pöba )。 此外,不同地区的藏民又有不同的自称: 阿里地区 自称“堆巴”, 后藏 自称“藏巴”, 前藏 自称“卫巴”, 康区 自称“康巴”, 安多地区 自称“安多哇”。 [6] :4、5. 他称. 汉族地区多以“藏”为词根。

  5.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藏族有自己的 語言 和文字。 藏語屬 漢藏語系 藏緬語族 藏語支 ,分 衛藏 、康、安多三種方言。 藏族普遍信仰 藏傳佛教 。 公元七世紀佛教從天竺傳入吐蕃,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藏族人民創造了燦爛的 民族文化 ,在文學、音樂、舞蹈、繪畫、雕塑、建築藝術等方面,留下了極為豐富的文化遺產。 藏族雕刻技藝高超。 此外 藏戲 獨具特色, 藏醫 藥學也是人類重要遺產。 基本介紹. 中文名 :藏族. 外文名 :Tibetan/Tibet Autonomous Region. 人口 :750萬(全世界) 人口分布 :中國, 尼泊爾 , 印度 ,不丹,歐洲. 語言 : 藏語. 文字 : 藏文. 信仰宗教 : 藏傳佛教 、 苯教 等. 曆法 : 藏曆.

  6. 條目. 繁體. 工具. 西藏 因其地理和氣候條件而發展出獨特的 藏文化 。 喜馬拉雅地區 受到來自 中國 、 印度 和 尼泊爾 藏族 文化的影響,但其交通不便的地理位置保留了獨特的當地影響力,並刺激了其獨特文化的發展。 藏傳佛教 自七世紀傳入西藏後,對藏族文化產生了特別強烈的影響。 主要來自印度,尼泊爾和中國的佛教傳播者引入了來自印度和中國的藝術和習俗西藏的藝術,文學和音樂都普遍包含了 佛教 信仰的元素,而佛教在苯教和其他地方信仰的影響下,在西藏也形成了獨特的形式。 西藏的 天文 , 占星 和 醫學 方面的一些著作是從 梵文 和 文言文 翻譯過來的。 西藏的特定地理和氣候條件鼓勵居民遊牧,並發展出與周圍地區不同的飲食。 分類 : . 藏傳佛教藝術與文化. 藏族文化.

  7. baike.baidu.hk › item › 藏族藏族_百度百科

    在中國境內主要分佈在 西藏自治區 、 青海省 和 四川省 西部,雲南迪慶、甘肅 甘南 等地區,此外印度、不丹、美國、加拿大、歐洲、澳洲等地區也有藏族分佈。 拉薩 是藏族人心中的 聖地 。 目前全世界藏族人口約750萬左右,中國境內約700萬(2016年),藏裔人口保守估計在1000萬以上。 藏族的歷史是中國歷史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部分, 是中國及南亞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7世紀初期 吐蕃 建政之後,吐蕃與唐朝的接觸日益頻繁。 10世紀到16世紀,是古代藏族文化興盛時期。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2-4] 。 藏族有自己的 語言 和文字。 藏語屬 漢藏語系 藏緬語族 藏語支 ,分 衞藏 、康、安多三種方言。 藏族普遍信仰 藏傳佛教 。

  8. 西藏節日. 西藏民間有許多傳統節日大量是民族習俗節慶還有濃厚宗教色彩的節日藏曆新年望果節雪頓節沐浴節酥油燈節看花節等都是獨具藏民族特色的民間節日藏曆新年是藏族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 除夕前兩天,各家都要把屋裡屋外打掃乾淨,貼上年畫,床上鋪上新卡墊。 除夕夜,闔家吃年飯,有奶餅、血腸、手抓肉等食品。 年初一清早,女主人要從河邊或井裡提回一桶「吉祥水」,象徵全家吉祥。 長輩帶頭祝全家「扎西德勒」(藏語吉祥如意)。 節日期間,人們身穿鮮豔的藏族盛裝,互相祝賀「扎西德勒」,互敬青稞酒,請喝酥油茶,還互贈 哈達 。 城鄉和牧區常舉行跑馬、射箭、拔河、角力、投擲等活動和演藏戲、跳鍋莊、弦子舞等,往往通宵達旦盡情歌舞,歡度假日三至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