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9日 · 7月14日. 1987年7月14日,中華民國總統蔣經國正式宣告,自7月15日0時起,全省解嚴,這也代表著為期38年的戒嚴時期結束。 又隨著1988年1月蔣經國的逝世,以及1990年3月李登輝當選總統後,台灣民主化進程在90年代有著更為顯著的發展。 有論者認為,蔣經國生前提拔不少台籍菁英,死前選擇解嚴,他有意識到歷史的變化,逐步地進行改革,並主動的進行解嚴。 這項決定,正是打算讓台灣穩定地朝向民主制度發展,也因此,民主化的發展,應當歸功於蔣經國的主動解嚴。 事實上,關於「解嚴」的主題,也是不少台灣史學者共同追問的課題:為何蔣經國選擇在1987年選擇解嚴? 這項政治決定的背後,關係著哪些社會條件?

  2. 2017年7月12日 · 想像你有一張一千格的方格紙,每一小格就是一個北一女學生,手上拿個也許A3大小的厚板,上面有三、四片不同顏色的塑膠布。 如果大部分人舉白色、少數人舉紅色,那可能是個白底紅字的「我愛中華」字樣。 如果一聲令下,讓舉紅色的人換白色、舉白色的人換紅色,字樣便瞬間變成紅底白字。 設計排字的老師事先把每個座位的顏色註記清楚,每個座位有一張專屬的顏色表,這就是他們在「光輝的十月」被抓去反覆練習的事。 他們坐滿了看台但是眼睛卻不看表演,而盯著一個指揮中心。 好像是揮一面小旗子。 比如說接下來要排編號23的字樣了,每個小螺絲釘趕緊低頭查看自己的密碼表,23號是什麼色? 喔,黃色,好。 快把排字板上的黃色塑膠布翻到正面,排字板平放腿上,預備。 指揮一聲令下,所有人同時立起排字板,再怎麼肅靜還是有微微的悶響。

  3. 2017年7月18日 · 最近常在思考為何在台灣很難落實轉型正義。 我認為我們遇到一個結構性的生態問題,很難解決。 讓我們想想鄰國最近的一個例子。 劉曉波被關到癌末都快沒命才被保外就醫,然後他的妻子長期被非法(請畫重點)軟禁,兩人瘦得令人心痛。 但是,如果你是十幾億的強國國民之一,在你成長過程中,你沒聽過六四,也沒聽過劉曉波等維權人士,即使聽過,你沒理由認同這些危害國家的壞人。 然後,你在服膺黨國及其相應給予的庇護下過著很不錯生活,甚至有了「完勝」的人生,如到美國留學買房,進可攻退可守等等。 那麼,等哪天中國好不容易自由民主化了,然後說要落實轉型正義,說要去了解那段時期黨國如何濫用國家機器迫害人權,你想你會排斥這種講法,還是支持它? 如果不從普世價值來講,劉曉波等人不過是十數億人中的極少數。

  4. 2021年4月23日 · 2021年4月23日. 作者:黃丞儀. 原刊於: 自由共和國》黃丞儀/促轉會可以休矣 ,自由時報,2021/03/22。. 日前行政院政委兼發言人羅秉成針對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抨擊促轉會延任一事,表示台灣經歷漫長的威權統治,且民主化三十年後才展開轉型 ...

  5. 2017年7月12日 · 2017年7月12日. 【戒嚴生活記憶】胡慧玲/歪掉的人. 我二十幾歲時,聽鄭南榕說,「台灣一天不解嚴,我一天不出國。 」我不解其意。 「來來來,來台大。 去去去,去美國。 」有志青年大多如此,不是嗎? 倘若不能出國留學,也要想辦法在貿易公司掛名業務經理,取得出入境許可,去看看世面。 那時我心想你和自己過不去。 出國是我們的權利,和樂趣,為何要因為老K,而自我懲罰。 他媽的我們受的懲罰還不夠多嗎? 到很後來我才明白,那是鄭南榕的決心,他卯足全力要解除戒嚴。 回想我一出娘胎,呼吸的,就是戒嚴的空氣。 久而久之,習以為常。 我自幼乖巧,某方面也意味著溫馴、遲鈍和麻痺。 15歲隻身到台北讀高中,租屋而居。 每星期天,揣著銅板到巷口打公用電話,回家報平安。

  6. 2017年2月5日 · 例如有麵包皮,其中參雜一些已發霉的,我們就把可以的挑出來,其他的就拿來餵家禽。 最高興的是,看到母親帶回來一些過期的餅乾、糖果、蛋糕類食物。

  7. 2020年7月20日 · 2020年7月20日. 【蘇丹達佛危機的審判程序:庫沙卜的逮捕】. 阿里‧庫沙卜(Ali Kushayb),本名Ali Muhammad Ali Abd-Al-Rahman,於 2020年6月8日在蘇丹邊境的中非共和國(CAR)遭到逮捕,隨即送往位於荷蘭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ICC)羈押,並在6月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