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而天上的七仙女,共有七位姊妹,會保佑人間未滿十六歲的小孩,順利長大成人,因而七夕當日皆會拜七仙女祈求她們的庇佑。 也是。 「七娘媽」是保護兒童的神,,供品有雞冠花、圓仔花、油飯、胭脂、白粉等。

  2. 2019年2月19日 · 從古至今代表延年福壽平安麵. 由於麵線纖細而綿長,自古以來便象徵著長長久久、長命百歲之意,相傳麵線是由王母娘娘最寵愛女兒,九天玄女,為了向母親祝壽所精心準備禮物。 在農曆年前至元宵節之間,台灣大大小小佛寺廟宇都會購入大量麵線,煮食後分享給前來祭祀信眾香客們所食用,祈求神明保佑來年平安順遂,也因此有了「 平安麵 」說法。 (推薦閱讀: 廟宇平安麵線客製化) 平安麵呷平安、呷祝福、呷健康. 平安麵在華人社會所蘊含深厚民俗文化,不僅僅是安太歲、拜天公、祈福祭神時必備貢品而已,小小一碗麵線,同時涵蓋了生、老、病、死,人生各階段中大大小小期許與盼望。

    • 油麵
    • 米類麵食
    • 在地麵食推廣

    油麵屬於鹼水麵,起源於福建與廣東一帶,後流傳到東南亞,華僑稱之為「福建麵」,臺灣則稱之為「切仔麵」。煮麵時,需用竹網篩「切仔」 在沸水中煮麵,加入調味料等即完成。臺南擔仔麵源自臺南,是將煮好的細條含鹼湯麵,加入特製肉臊、豆芽菜、青菜、與滷蛋,獨具其風格。

    源自福建的米粉、廣東客家的米苔目與粄條,都是以米為原料製成的麵條,在過去農業社會農忙之時,成為最受歡迎、補充體力的點心。 1949 年之後的白麵文化,包括一般家常麵、刀削麵、陽春麵等,近年來引領臺灣麵食風潮的牛肉麵便是使用家常麵來製作。上述曾提到麵食在漢人移墾時期多被視為點心類食物,但麵食在1960 年代之後逐漸成為臺灣人民的主食之一,可歸咎以下幾項因素(陳美慧,2013):

    電視媒體與廣播節目紛紛推出製作麵食之節目。農會體系的「家事改進班」在1950 年代亦推廣中式北方麵點,成功教導農村婦女學習中式麵點。此外,二次戰後的學童營養午餐與軍隊團膳多以外援麵粉供應營養午餐當中的主食,包括饅頭、包子、麵條、麵包等,這類麵點逐漸深入臺灣人民日常飲食生活。 近幾年來,義大利麵、日本拉麵、烏龍麵等席捲臺灣餐飲市場,造成另一波的麵食文化交流與衝擊,韓國的「辛」拉麵更是硬生生搶奪臺灣泡麵王國的市場。不過,從整個臺灣麵食發展史,卻能清晰見到臺灣麵食發展的多元、多樣、與國際化風貌。 1. 拔林(2014)。台麵魂。新北市:幸福文化。 2. 林怡潔(2013)。小麥練習曲 — 與臺灣人共同練習糧食自主的序曲,料理‧ 台灣,9,102-107。 3. 陳美慧(2013)。政治環境異動下的...

  3. 2018年8月12日 · 供品不可去頭、去,需保持完整 另外插在供品上三角旗是「公普」專用,參加廟裡或社區大型普渡時才需使用,三角旗上除了寫上「慶讚中元」外,還需註名供奉者姓名,讓好兄弟清楚知道祭祀者是誰。

  4. 2017年1月12日 · 每個家族對於不適合祭拜的供品及要拜幾樣東西、要祭拜哪些對象都有不同的定義,如果有前例可供依循,就依循慣例來祭拜即可。 送神拜拜怎麼拜

  5. 打拋豬蛋包薑黃麵 設計與製作者:Apple Hsieh 這道打拋豬蛋包薑黃麵是由『健康玩味 薑黃麵線新煮意』,食譜募集活動參賽者所設計與製作,打拋豬算是泰式料理裡面容易入門一種,食材容易取得,一年四季煮來吃都不會太奇怪,加上薑黃麵線屬於炊仔麵,就算事先燙過再炒,也不會有軟爛的 ...

  6. 「床母」又稱「床神」、「鳥仔母」、「鳥仔婆」或「十二婆姐」,傳統民間以「床母」為兒童的保護神,在孩子十六歲以前都由「床母」擔任保護工作,因此在民間習俗中,祭祀「床母」可以祈求小孩平安長大好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