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昨日出席的各界代表有公視國際部經理施悅文、本片製作人兼導演賴衍銘,臺灣大學昆蟲系教授楊恩誠、哈佛大學公衛系教授呂陳生、中興大學植病系教授曾德賜,以及來自中正大學、宜蘭大學、國衛院等相關研究的學者們。

  2. 一、結構枝的修剪. 結構枝為塑造樹型整體結構的枝條,此枝條不應修剪,結構枝包含和主幹相連結的枝,以及和枝相連的亞枝。 為何結構枝不應傷剪? 一為其修剪將影響整體樹型架構,二則結構枝為林木結構的骨幹,具有支撐樹體的作用。 結構枝大約在林木年幼時就形成,若要修剪,建議趁主幹直徑5公分以內時修剪塑形,並控制一定的枝下高,人行道的行道樹離地面的枝下高以2.5~3公尺為佳,車道的枝下高建議為4.5~5公尺。 若等到林木胸高直徑生長到20公分以上,枝、亞枝枝條直徑10公分以上才進行修剪,樹木會因傷口過大、無法短時間內癒合,成為腐朽菌入侵的管道,進而造成主幹腐朽空洞、支撐力減弱。 一旦遇上颱風豪雨,林木即為危險木,容易傾倒或幹折,長則20年、短至10年內便會發生此狀況。 結構枝示意圖。 二、截幹

  3. 長期鑽研水稻育種研究與栽培技術推廣,賴明信很清楚臺灣稻米產業面臨的缺口與瓶頸,「我們第1個要解決的就是高齡化跟缺工問題,臺灣資通訊技術底子這麼深厚,我們要從裡面挑出能夠省時、省力跟省工,讓稻米產業脫胎換骨的技術。 」更重要的是這些技術必須接地氣,研發出來的結果必須符合農民的需求,甚至是未來的發展需求,「我要更確切的聚焦確定這個方向是對! 」賴明信強調,「智慧農業-稻作領航產業」是研究跟應用齊頭並進,一定要做到為農民所用。 臺灣稻米產業首要面臨的問題是缺工與從農人口高齡化。 (攝影/簡熒芸) 五年研發有成 臺灣稻作產業脫胎換骨.

    • 賴主恩物理治療師1
    • 賴主恩物理治療師2
    • 賴主恩物理治療師3
    • 賴主恩物理治療師4
    • 賴主恩物理治療師5
  4. 其他人也問了

  5. 農試所農藝作物研究室主持人、研究員賴明信表示,臺南11號具有產量穩定特性,為了替有機栽培育成產量穩定、米飯口感佳的水稻品種,因此以臺南11號與米粒外觀好、米飯口感佳且帶芋頭香的香米品種台農74號雜交育種。

  6. 在高職及大學求學路上,他跳脫園藝和動物科學制式的學習方式,直接向景觀工程產業和農村取經,藉由觀察和實務經驗,建立自己的技術手法和論述。 2014年,他以台灣護樹協會顧問的身分到臺中出席城市樹木論壇時,認知到自己的學識太薄弱,開始跟著有日本「樹木醫」證照的醫樹專家劉東啟和植物生態學者楊國禎深入學習。 大自然裡的人生導師. 每年寒、暑假,幾乎都是林暐翔最忙碌的時刻,「寫教材、念一大堆書,農場生態工程和樹木講座排到繞臺灣一圈。 」他提到近年會專注在樹木的研究和知識推廣,是因為需求越來越多。 相較於多數人透過觀察和撫觸樹木得到療癒,他有更深層的體會。 「最大的療癒力量是看到樹木在人為破壞的惡劣環境下展現的意志力,就算快死了,也會想辦法讓下一代有機會生存。 這讓我思考,到底可以為下一代做什麼?

    • 賴主恩物理治療師1
    • 賴主恩物理治療師2
    • 賴主恩物理治療師3
    • 賴主恩物理治療師4
    • 賴主恩物理治療師5
  7. 70年次的柏樺,22歲時接手家中「富田農藥行」,為了協助農民更精準記錄用藥量,他和農藥商合作,仿照銀行存摺,開發出全臺唯一「農藥存摺」,農民只要拿出存摺,輕輕一刷,就能知道何時買了什麼藥、價錢、數量,再也不用擔心收據不見,還能定期輪替

  8. 台灣科技農業應用發展協會祕書長黃于表示,臺灣天氣潮濕悶熱,噴施農藥全身穿戴防護服裝後,走不完一塊田就會悶昏,她先生過去噴藥都「一副口罩、一頂帽子」就下田,噴完滿臉紅,不知道是過於勞累還是中毒,因此他們夫妻積極考照,現在用無人機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