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雖然名稱怪異可怕卻也讓這道料理一炮而紅許宗哲還特別以臺南著名古蹟為名取名赤崁棺材板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 鄭宗哲1
    • 鄭宗哲2
    • 鄭宗哲3
    • 鄭宗哲4
    • 鄭宗哲5
    • 臺灣的旱稻與水稻
    • 臺灣稻種多樣性
    • 臺灣人煮飯的方法
    • 臺灣好米新形象

    稻的分類,依生長所需水分可分成水稻、旱稻(又稱陸稻)。水稻一年收成次數與氣候有關,在溫帶收成一次,在亞熱帶、熱帶可收成二至三次。旱稻抗旱性強,可種在缺水灌溉的陸地或山地,一般一年只能收成一次。 臺灣原住民早年的主食,即至今很多山地部落還有種植的「小米」,其實並不是稻,而是粟,但臺灣自古就有旱稻。 根據考古研究,屏東恆春「墾丁遺址」發現稻殼印紋陶片,臺南新市「南科遺址」也挖到稻米化石,證明至少在新石器時代中期(距今4,000至5,000年前)臺灣史前原住民種植旱稻。目前,臺灣有少數原住民部落仍存有旱稻。 臺灣的水稻,一般認為是福建人在17世紀前後從原鄉引進,但不排除原住民可能更早從同屬「南島文化圈」的東南亞引進。在《熱蘭遮城日記》第二冊中,即有臺北松山里族「稻園」(荷蘭文rijsvelden,...

    稻的分類,如果以稻穀所含澱粉成分的黏性來區分,則可分成三大類: 1. 秈稻: 種植於亞熱帶、熱帶地區,黏性低,米粒細長,口感硬而鬆散。 1. 粳稻: 種植於溫帶、寒帶地區,黏性較高,米粒圓短,口感軟硬適中。 1. 糯稻: 在秈稻、粳稻中都有糯稻變種,黏性最高,依米粒可分細長的秈糯、圓短的粳糯,口感軟而濕黏。 臺灣在清代還只有秈稻和糯稻,與中國南部、東南亞、南亞一樣,但在日本時代因緣際會又引進了粳稻。 日本向來種植溫帶粳稻,一年一穫。當時日本人看上臺灣氣候適合種植水稻,有助解決日本糧食不足,但日本人長期食用日本較軟的粳米,吃不慣臺灣較硬的秈米。因此,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就找來日本稻作育種專家磯永吉,引進日本粳稻在臺灣試種、改良, 經過幾年努力,終於培育了新品種,一年可收成二至三次。 1926年...

    1950年代,日本發明了家庭用的「電氣炊飯器」,即在臺灣所稱的「電鍋」,改變了人類以火炊煮米飯的歷史。 1955年,東京芝浦電氣(今東芝)推出機械控制式的電鍋,內鍋裝米、外鍋加水, 電鍋持續加熱,直到外鍋的水蒸發後才停止,此時內鍋的米也煮成飯了。這種電鍋大受歡迎,很快打入日本家庭。 1960年,臺灣大同公司與日本東芝技術合作,在臺灣推出「大同電鍋」, 贏得廣大口碑。後來,在日本推出新式不必加水的「電子鍋」之後,「大同電鍋」依然長銷至今。 臺灣在電鍋普及之前,家家戶戶都要「燃火煮飯」(臺語音hiânn-hué tsú-pn̄g)。在沒有瓦斯之前,燃料是木柴或煤炭。在19世紀中葉歐洲「火柴」(英語match,臺語番仔火)還未普及以前,生火的工具是「火石」和「火刀」。 以火刀敲擊火石,就會產生火花...

    臺灣雖然盛產稻米,米飯是主要糧食,但並不是每人每餐都能吃白米飯,白米飯是窮苦人家的奢侈品。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臺灣因被日本捲入戰爭而開始缺糧。戰後,國民黨政府接收臺灣,隨後因國共內戰把臺灣稻米大量運往中國大陸,造成臺灣嚴重缺糧。 早年臺灣人在缺米時,煮飯會加入比米多的「番薯簽」(把番薯刨成條狀),稱之「番薯簽飯」,或者煮成「番薯糜」(地瓜稀飯)。今天,則成為懷舊的古早味。 臺灣以米食為主的傳統,雖然歷經日本時代引進西方文明、帶來西式麵食,但並未受到影響。戰後,隨國民黨政府遷來臺灣的大量外省族群,其中有很多麵食人口,加上當時國際米價比麵粉貴,政府為了外銷米賺外匯而推行「麵粉代米」政策,造成米食消費減少,臺灣逐漸變成「米麵共食」。 另一方面,與其他國家相比,臺灣因稻作的成本愈來愈高,在國際上逐漸失...

  2. 大小港邊熱帶漁林創辦人鄭佑軒。 旗魚丸DIY和午仔魚一夜干製作,便是體驗漁村文化的一大亮點。 先用杵臼搗魚漿,再用手掌虎口擠出一顆顆旗魚丸泡水冰鎮,待晚餐時刻便能品嘗親手捏製旗魚丸的鮮味;接著是進階到抓握整條魚體的午仔魚一夜干體驗,從三清、醃漬到風乾,流程一條龍,讓遊客製作自己的午仔魚一夜干。 在露天頂樓與夕陽下享用創意海鮮料理的「夕陽海鮮晚宴」更是漁村體驗的另一重頭戲。 團隊改造鄭佑軒祖父閒置的雜貨店,保留過去村民來此聚會聊天、凝聚向心力的意義,以海鮮晚宴作為承先啟後的重要活動。

    • 鄭宗哲1
    • 鄭宗哲2
    • 鄭宗哲3
    • 鄭宗哲4
    • 鄭宗哲5
  3. 其他人也問了

  4. 鄭哲宇SOSO臺北酒吧Sidebar創辦人之一華文琴酒專書工藝琴酒全書作者自稱杜松子分靈體」,帶著對琴酒以及對臺灣這片土地的愛從2020年創立Soul & Spirit」品牌開始臺灣百味琴酒計劃,用琴酒訴說著臺灣不同的故事。

  5. 20190411. 臺灣人愛吃貝類,每年除了吃掉8萬公噸以上國產貝類外,還得從國外進口,補足市場需求,但貝類生產過程易受氣候、疾病影響,無法穩定生產。 國立嘉義大學水生生物科學系助理教授董哲煌與多位研究人員先後投入開發香螺江珧蛤等高價新興貝類繁養殖技術除了增加貝類養殖種類協助產量調節外更希望能為養殖業者增加收益。 國內貝類食用需求大. 臺灣貝類年生產量超過8萬公噸,主要為牡蠣與文蛤,佔全年度總產量達85%以上,不過由於國內市場需求大、且全年皆有消費需求,目前除了國產養殖外,也有廠商從國外進口近3,000公噸牡蠣及蛤蜊填補市場需求。

  6. 謝宜強調,全世界只有臺灣以黑豆發展出醬油產業,只要有能力論述品種、產地、釀造方式與醬油風味之間的關係,就能像歐美一樣品紅酒、論咖啡,而當食用醬油成為一種生活格調時,就可以確保臺灣飲食文化在國際間的定位。

  7. twitter. 文章未完,完整版請見《鄉間小路》2020年12月號. 標籤. 齊聚一堂劇團團長暨藝術總監樊宗錡. 我們的辦桌時代. 鄉間小路4612. 阿燦師. 十二碗菜歌. facebook. line. twitter. 文字/曾怡陵 圖片提供/國家兩廳院. 國家兩廳院廣場舞臺前,觀眾一邊看戲,一邊吃著國寶級總舖師阿燦師(林明燦)的油飯和菜尾湯;臺上賓客除了觀戲、當演員,還可以享用經典辦桌菜。 這是國家兩廳院藝術出走作品《十二碗菜歌》,2019年起連兩年在臺北及臺灣偏鄉免費巡演,讓辦桌文化以不同以往的脈絡進入民間。 國家兩廳院廣場舞臺前,觀眾一邊看戲,一邊吃著國寶級總舖師阿燦師(林明燦)的油飯和菜尾湯;臺上賓客除了觀戲、當演員,還可以享用經典辦桌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