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2月12日 · 你知道「長短腳」現象及自我矯正方法嗎?馬上帶你了解為何腿長度差異可能影響姿勢、步態、骨骼及關節,並發現如何判斷自身是否受影響。 透過站立、坐姿及穿著褲子等自我檢測方法,初步評估是否存在問題。

  2. 長短腳(Leg-length Discrepancy),長短腳會改變腰椎以及下肢的生物力學,而增加脊椎側彎、關節變形、骨盆傾斜、肌肉萎縮的風險,而長短腳可能造成的 ...

  3. 2018年7月22日 · 長短腳要矯正的是「自己的姿勢」 要治療長短腳前,最好先給骨科醫師檢查,確認自己的長短腳問題出在哪,但其實大部份的人長短腳都是姿勢不良引起,整骨師只能緩解歪斜帶來的不舒服,如果還是姿勢不良,問題會持續。 除了平常要保持姿勢端正、坐著時不要翹腳、交叉腳,站著時不要三七步或拖著腳走等,也可以做一些強筋健骨的運動,讓兩側的肌肉發展平均。 因為會有歪斜的現象,通常是身體自我平衡的作用,如果兩側肌肉發力相同、骨頭支撐力相同,歪斜的情形也不容易發生。 延伸閱讀. 做「毛巾操」減下13公斤! 每天10分鐘破除三高魔咒. 美國再次強調預防骨質疏鬆 想要維持骨頭健康 請這樣吃. 文/盧映慈 圖/許嘉真.

  4. 2017年3月9日 · 若是因為疾病與肌肉萎縮等問題造成,應就醫為優先,再依照醫生的建議選擇鞋墊等矯正方式。 骨盆運動不可少 由於有部分的長短腳來自於「骨盆傾斜」,因此可以透過正確的姿勢及骨盆運動,來輔助調整骨盆傾斜的狀況,對於長短腳的改善也非常有 ...

  5. 在足踝的物理治療門診中,許多家長時常擔心家裡小朋友的雙腳長度是否不等長,是否需要積極治療,甚至使用鞋墊矯正。其實長短腳的盛行率在族群之中占了四成至七成的比率。首先要了解長短腳分成兩大類別:1、結構性長短腳,2、功能性長短腳。這兩類的

  6. 2019年7月24日 · 臨床上應先評估長短腳的真正原因,才能正確治療。 「外觀上」的長短腳通常須矯正基本病因才能奏效,例如骨盆傾斜常起因於髖部、腰椎和骨盆肌力不平衡,或脊椎側彎,造成骨盆高度不等而呈歪斜,有時也可能來自於膝部變形不對稱、小腿呈弓形、足踝部結構異常不對稱等,須改善基本問題,不宜貿然利用腿部延長手術來拉長短腿,以免讓原本相等的雙腿,變成真正的結構性「長短腳」。 「結構性」長短腳若差距在2公分以內者,人體大都可以代償,不需手術處理,若病患覺得不適,可採用鞋內墊、加高鞋跟或鞋底等來改善;若超過2公分以上,需明確評估,必要時施行手術治療。

  7. 2023年6月9日 · 一般來說,我們將長短腳分為兩大類: 結構性長短腳(Anatomic leg length inequality): 它是真的有左右二邊骨頭長短不均的狀態,依照發生原因可分為「先天」與「後天」,先天的部分可能是來自於出生或幼年時的發育異常,而後天性狀況包括外傷、骨折、退行性疾病和關節置換等手術性等後天導致長短腳。 功能性長短腳(Functional leg length inequality): 另一種是常見的長短腳問題為功能性長短腳,二腳的骨頭長度是沒問題的。 雙腳長度不等是由於下肢力學的改變,也就是下肢骨頭排列不對稱的意思。 可能原因包含關節攣縮、肌肉無力或縮短、脊椎歪斜或是足部生物力學的改變 (像是扁平足與高弓足等)。 長短腳可能會引起的症狀. 長短腳可能會引起一系列問題。

  8. 2021年8月23日 · 骨盆歪斜恐得高低肩、長短腳!. 物理治療師4招助身體回正-民視新聞. 【 #民視快新聞 】影音中心/廖國安報導現代人常因久坐、坐姿不良,而 ...

  9. 2017年3月21日 · 陳子敬治療師針對想改善長短腳者,推薦以下5種伸展運動,建議一天可做兩次: 動作1 屈膝健雙腳 步驟 1. 身體平躺在墊子上。 2. 將腿較短的患側單腳屈膝後,雙手環抱大腿,將腿盡可能向胸部靠近。 3. 抱住1分鐘後休息5秒,重複10次。 動作2 單腳靠牆

  10. 長短腳雖然普遍性的存在於大部分人的身上,但絕大部分都是可以被矯正過來的。任何長短腳都需要接受詳細診察、謹慎評估,而且經過專業人士做過身體的檢測、骨骼位置的觸診和人體力學動作分析測試,才能診斷出真正的問題所在,讓自己接受最有效的治療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