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5月9日 · 高敬原. 台灣新冠確診人數持續攀升防疫政策有所調整包括快篩陽性視同確診輕症在家隔離等據統計目前有效防疫保單數量高達600多萬件以今年前四個月來說防疫保單累計出險金額達8.75億元新台幣平均一件約理賠4萬多元當確診隔離認定標準變低產險公司恐怕需要支出大量理賠金資金不足的業者恐需要辦理增資。 不願具名的業者受訪指出,防疫政策變化頻繁,未來理賠相關爭議只會越來越多,究竟防疫保單之亂從何而來? 未來有哪些隱憂,帶您一次看懂。 問題一:為何會有防疫保單之亂? 時間拉回2020年12月,台灣產物保險曾推出年保費只要500元的防疫保單,只要遭隔離就賠10萬元,引發民眾搶購,一個月內就賣出400萬件、保費收入破19億元,創產險史上最熱銷保單紀錄,被稱為「防疫神單」。

  2. 2022年5月18日 · 2020年底由台灣產物保險公司簡稱台產賣出全台灣第一張防疫保單第一年因為台灣疫情控制良好因此市場反應平平但到了去年第二季台灣疫情快速升溫防疫保單突然熱賣台產這張保單因為花500元買得10萬元保障隔離確診都理賠10萬元)」,CP值高大受歡迎被稱為防疫神單」。 其實不只台產根據金管會統計去年台灣共賣出910萬5664張防疫保單。 圖/ 攝影 / 蔡仁譯. 根據台產公布,台產去年一共賣了大約403萬張保單,總保費收入19.3億元,但總理賠金額也高達19.6億元,看似勉強打平,但實際上加計業務員佣金與處理費用,據了解,台產最後以大虧將近8億元,在今年1月底全數結案,而且因為大賠收場,因此早在去年底就決定不續保、停售商品,退出這場防疫保單之亂。

    • Q1:「防疫保險」與一般醫療保險與有何差異?
    • Q3:實支實付醫療險,不列入前開放寬給付的理由?
    • Q9:申請理賠時,可以用「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替代申請文件中 的「醫療診斷書」嗎?
    • Q10:保戶如屬新冠肺炎居家照護者的理賠處理原則?

    A1:「防疫保險」是指因確診法定傳染病(COVID-19),或因接種法定傳染病(COVID-19)疫苗後,所產生之不良反應就醫治療時,依保單條款約定給付保險金的保險商品,保障範圍限定在因法定傳染病或COVID-19所致者。 一般醫療保險,則是被保險人因罹患疾病,或遭受意外傷害事故入院接受治療或手術時,由保險公司依保單條款約定給付相關保險金的商品 。

    A3: 1. 依條款約定,「住院」是指被保險人經醫師診斷其疾病或傷害必須入住醫院,且正式辦理住院手續並確實在醫院接受診療者,居家照護不符正式辦理住院手續,並確實在醫院接受診療。 1.1. 由於接受居家照護者並無住院且無負擔醫療費用,不符合實支實付型醫療險之損害填補原則。例如:病房費差額等相關費用。

    A9:為減省醫療量能及社會成本之耗費,並兼顧投保民眾與確診病患之權益保障,避免對於中重症患者之就醫需求與醫療資源造成不利排擠,保險公司於受理理賠申請時,將受理「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並不限於固有之書面診斷證明,但需要時仍會查核或請保戶其他證明。

    A10:保戶如屬新冠肺炎確診者,因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目前規定得採取居家照護方式處理,有上開情事之保戶,可依保險法規定於確診日起2年內,檢附所投保公司公告之文件申請相關保險金。 各會員公司得依據自身之商品內容、保單條款、被保險人接受醫師診察診斷結果,以治療為目的執行之醫療業務行為內容(例如處方、用 藥、施術、處置)、理賠內部處理制度及程序與相關法令規定判斷是否理賠或融通給付。 責任編輯:錢玉紘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2年5月11日 · 有關防疫保單的爭議今天一共有兩項重大進展首先是壽險公會點頭答應可以用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作為COVID-19診斷證明書的替代文件避免民眾全部湧入醫院開立確診證明造成醫院龐大作業負擔。 保險局長施瓊華強調,數位證明是可以查驗真偽,保險公司不用擔心造假疑慮,且保險公司事後仍可保留查核權利。 根據施瓊華說法,市面上共有12家產險銷售防疫保單,賣出超過百萬張的有2家業者、50~100萬張有3家、30~50萬張有2家、30萬張以下有5家,但她並未透露業者名字。 一位保險高層指出,之所以會有防疫保單之亂,主要是產險公司用過去的數據經驗設計保單產品,加上錯估疫情走向,以及政府調整了確診、隔離的定義。 產險業者擔心,政策變動頻繁,理賠認定上恐出現混亂。

  5. 2022年5月23日 ·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23日將赴立法院財委會針對防疫保單相關爭議及處理情形進行專題報告根據今天提前出爐的書面報告內容金管會強調保險監理須兼顧消費者權益和保險業穩健經營取得衡平金管會指出保險公司應依保險契約履行責任為保障消費者權益金管會已要求保險公司定期揭露防疫保單相關數據理賠流程供民眾查詢處理進度。 金管會強調,保險公司資金主要來自於保戶,且社會上仍有許多經濟活動有賴保險制度支持,因此承保能量需多元考量,除防疫險外,應兼顧其他險種保戶權益。 金管會表示,針對保險商品銷售前或銷售後風險控管,監理機關均有一定要求,今年初考量疫情變化和風險屬性改變,保險局已針對14家產險公司的37張備查制防疫保單,連發20道公文請保險公司檢討風控機制。

  6. 2023年1月17日 · 2023.1.17更新. 2022年防疫險之亂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就在日前親自向股東道歉認為要謹記教訓做好風控。 不過,金管會保險局長施瓊華在今日親自開罰,今天宣布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國泰世紀產險、富邦產險、中信產險、兆豐產險及和泰產險各核處罰鍰新台幣180萬元,並請公司議處失職人員。 今年防疫雙險已理賠新台幣2071.93億元正式衝破2000億大關單週理賠增額則收斂至81.31億元除了6家產險向金管會申請現金增資984.99億元獲准兆豐產險及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董事會已分別通過二度及三度增資計畫

  7. 2023年3月9日 · 防疫雙險2022年全年理賠金額衝破新台幣2100億元大關重創產險業營運雖然一年期保單看似進入最後一哩路近日出現本土猴痘案例為理賠再掀變數目前至少有2家產險公司因猴痘出險根據金管會公布統計2022年第4季防疫雙險單月理賠金額落在240億元至285億元區間今年1月及2月防疫雙險分別理賠220.52億元及196.92億元理賠數據看似已有收斂但隨近日台灣出現本土猴痘案例產險業者不敢鬆懈持續緊盯疫情發展。 衛福部2022年6月已將猴痘列為第2類法定傳染病,意味有效防疫保單保戶若在境內確診猴痘,防疫保單將會理賠。 根據業界消息,目前承保防疫險前6大產險公司中,已有至少2家產險公司防疫險有因猴痘出險的案件。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