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4月25日 · 眾所周知,一個人的長相與身材可能取決於遺傳,即與遺傳基因有關。 但你可能有所不知,目前科學家發現基因不但控制著我們的身高和面貌這樣的外在因素,它還影響我們內在的情感成分。

  2. 2020年8月19日 · 兒童生長需要先有足夠的營養條件,讓體重和BMI在正常的生長曲線範圍內穩定增加,孩子就可以自然穩定地增加身高。如果兒童長時間營養不良致使體重低於第3百分位曲線或BMI小於第5百分位曲線,則身高增加將隨之停滯,甚至引起其他疾病。

  3. 2022年6月2日 · 東元綜合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黃彗倫指出,以身高的一半當作腰圍標準,比國內的做法更科學,「如果一名160公分的男性、腰圍85公分,雖沒有超過國內的腰圍標準,但可以想像是非常胖的。 黃彗倫也表示,不清楚當初國內的腰圍指標如何訂定,但如果以英國以身高的一半當作標準,根據2016年英國倫敦帝國學院和WHO共同發布的調查,台灣男性平均身高174.5公分、女性161.5公分來看,男性的腰圍最寬不應超過87公分,「增加身高當作參考值,比國內的絕對數值更有參考價值。 推薦閱讀:新研究:中年發福和新陳代謝下降無關! 專家揭2大主因才是元凶. 正確量測腰圍3步驟 青壯年和老年人建議數值不同.

  4. 2020年8月6日 · 分享. 換上醫師袍,陳芳銘的眼神多了幾分溫柔。 乳癌個管師林琪敏形容,乳癌病友比較敏感,有時候護理師、個管師說明照護細節,病人聽不太進去,得靠陳芳銘出馬,他非常有耐心,慢慢解釋,「病人只要看到陳醫師,都會很安心。 (即使病人很多,但陳芳銘總是充滿耐心,仔細和病人溝通、解釋。 圖片來源:郭道侃) 「病人再多,第一個看到最後一個態度都一樣,」衛教護理師盧菁徽透露,陳芳銘會在病歷上記錄病人哪裡不舒服,下次回診再一一詢問,曾有癌友感動說:「陳醫師記得我上次說的話,特別關心。 」;若碰上病人化療期間不適,也會臨時安排時間為她們看診,常常忙得一整天沒時間用餐。 面對乳癌病人擔心、害怕復發,陳芳銘從不明指年限,樂觀說:「只有老天爺才知道妳還有幾年。

  5. 2022年5月13日 · 1. 辨別影響你的聲音. 留意影響你對身體看法的外在準則,例如:曾經聽見父母或同儕對於外表的談話,受到健身房教練的推銷,強化對於理想身材的標準,放大自身的缺點。 可以透過與信任朋友的對話,拓展我們對於熟悉固有思維的思考,打開自我對話的彈性空間。

  6. 2024年3月1日 · 相對而言,研究發現,一個人整體說話的語速愈慢,大腦的執行功能就愈差,失智風險也愈高。 「語速變慢」比起忘詞,反而是認知能力下滑、失智更重要的指標。

  7. 2019年8月30日 · 以正向語言取代負向語言 營造腦中的正面想像. 不要凡事都覺得「不可能」,讓自己還沒開始就先放棄。. 當我們要描述同一種情況時,只要稍加慎選用詞,就能把話中的否定意涵轉為肯定。. 例如像以下這些說法。. 「別搞砸」→「一定要成功」. 「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