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6月9日 · 台灣海運公司長榮、陽明在疫情中大賺,掀起投資「航海王」的熱潮。 然而,一則重磅國際大事,卻可能在幾年開始「侵蝕」海運巨頭的利潤,而且,這還是由海運巨頭馬士基(Maersk)帶頭的行動!

    • 「股票股利」與「現金股利」差在哪?
    • 為什麼企業要配發股票股利呢?好處是什麼?
    • 除權息怎麼算?可以領多少錢?教你學會股利計算方式!
    • 除權息資格如何獲得?須在「除權息交易日」前買進
    • 除權息後股價下跌?留意股票「填權息」時間

    解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了解這兩種類型股利的差異。股票股利指的是投資人會額外拿到股票,代表企業股本會增加,在外流通的股數會擴大。至於現金股利較容易理解,投資人會直接收到公司分配的盈餘,等於除息時就可拿到一筆獲利。 了解兩者的分配方法後,可以來看看下面這個例子,當 A、B 公司的股本皆為 1000 股,去年度淨利都相同,以衡量獲利的指標 EPS(每股盈餘,為稅後淨利除以在外流通股數)來看是相同的,但 A 選擇配發股票股利,讓股本增加至 1100 股;B 公司則配發現金股利。到了今年度,假設兩間公司與去年賺了一樣的錢,會發現 A 公司在股本膨脹情況下,EPS 反而會比 B 公司還低。

    原因很簡單,就是對現金、盈餘有需求,可能隔年要擴建廠房、增加研發資源等,但也可能手頭現金不足,才改發股票股利。而發放現金股利剛好相反,意謂著領導者覺得獲利放緩,或公司規模已經走到一定程度,不再需要握有太多資金。 回到投資人抉擇,還是得看自身需求決定,像是退休族的話,希望以股利作為收入來源,那麼過往有穩定配發現金股利的企業,便可優先考量。如果看好某間企業、認為其仍在成長,那麼拿到股票股利,加速持有股份數量,也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參加除權息之前,投資人也可以透過手頭持有的股數,計算自己會領到多少股利: 1. 計算股票股利時,是用每張面額 10 元的股票,乘以配發的股票股利,如果投資人想要方便計算,直接用所持股數乘以配發金額後,再乘以 0.1 即可。 2. 而現金股利比較簡單,持有股數乘以現金股利,即是可領取的金額。 舉例來說,A 公司配發 1.1 元的股票股利、1.5 元的現金股利,當投資人持有這間公司一張股票(1,000股)並參加除權息後,他總共會領到多少股利呢? 答案是除權息之後,這名投資人會持有 1110 股的 A 公司股票,並且領到 1500 元的現金股利。

    那投資人什麼時候會收到股利呢?台灣各大公司通常集中在每年 7 月至 9 月之間發配發股利。 但持有股票不代表一定能領取股利,關鍵就在買進的時間點。由於股票會在市場上不斷買賣,股東名單也會持續變動,因此各公司都會制訂「除權息基準日」,以這天的股東名單作為配發股利的基準。 知道除權基準日之後,投資人可以推算出「除權息交易日」。交易日的重要之處,在於想獲得除權息資格的話,必須在除權息交易日之前(不含交易日當天)買進。推算除權息交易日時,最簡單的方式,是以除權息基準日,往前推算 6 個交易日。反之,如果投資人不想參與除權息,也可以在除權息前先賣出持股。 公司通常會在除權息基準日的 1 個月內,配發股票或現金股利,至於各間公司的確切配發日期,可以致電至該公司詢問。 1. 最遲買進日:在這天(包含)以前...

    眼尖的投資人還會發現,為什麼在除權息交易日當天,股價都會下跌呢? 除權息既然是公司把獲利分配給股東,公司的價值也會跟著降低,股價自然會往下。然而當股價重新漲回除權息前的價格時,就稱為「填權息」,因此在挑選股票時,也可以觀察它過往填權息的速度,避免賺了股利,卻賠了價差。

  2. 2021年8月24日 · 萬海終場以漲停價 248 元作收,率先收復季線;長榮收漲 8.68% 至 144 元,陽明上漲 6.9%、收 139.5 元,短線將挑戰季線關卡。 法人指出,長榮法說會預告產業榮景持續,下半年展望優於上半年,貨櫃三雄營運持續看旺;由於近 1 個月股價已大幅修正,目前本益比偏 ...

  3. 2023年11月30日 · 「半導體女王」蘇姿丰今(2023)年 7 月低調訪台,獲頒國立清華大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榮譽博士,她於清華大學畢業典禮致詞中提到,這個世界渴望新的想法,也渴望偉大的領導者來支持這些新的想法,並強調「問題愈難,你就愈能有所作為」,藉此 ...

  4. 2024年1月8日 · 00919、00915、00918,均在 2022 年發行,因為發行時間較短、資金規模也較小,但在首年就能繳出高殖利率,以及股價穩定的成績,以下分別介紹這 3 檔 ETF 的特色:

  5. 2023年7月19日 · 她原定在昨日出席陽明交大頒授名譽博士學位典禮,不過由於班機延誤暫時取消,典禮將改期至本周四(20日)的下午 3 點舉行。 先前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訪台,掀起一波AI熱潮,這回「蘇姿丰效應」似乎已經開始浮現,帶動相關公司股價飆漲。

  6. 2023年1月8日 · 1. 由 50 檔成分股 構成,每季調整、有效分散風險. 0050 追蹤的是台灣 50 指數,由台灣市值前 50 大的公司以不同權重組成。 買進一張元大台灣 50,就等於一次投資這 50 間公司,需要承受的風險與波動,比投資單一公司的股票要低。 當然,台灣市值前 50 大的公司名單會隨時間、市場情況而改變,所以台灣 50 指數每年 3、6、9 與 12 月都會調整成分股,排除不符合條件的個股。 投資人不需要擔心投資到有下市風險的標的。 延伸閱讀: ETF 是什麼? 跟投資股票、基金哪裡不同? 小資族必知5大優點一次看. 2022 0050 成分股. 2. 配息穩定,年中、年末各一次.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