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2年8月31日 · 青光眼的成因 是因為眼內液體無法正常排出導致眼壓升高、壓迫到眼球後方造成視神經受損,患者會感覺到視野開始變窄。 青光眼是一種慢性、不可逆的視神經病變,視力會逐漸減退,視野會逐漸縮小,若是沒有妥善治療,最終可能導致失明。 青光眼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眼壓高,發生機率隨著年紀的上升而增加,通常在40歲以上有5-10%眼壓過高,其中每年約有1%會轉變成青光眼。 曾經有高度近視 (600度以上)或遠視,或眼睛曾受過傷。 尤其是有糖尿病、高血壓、偏頭痛、血液循環不良的人,很有機會罹患青光眼。 關於青光眼的 治療方法 ,主要是以「藥物」為主,或者是用低侵入性的「雷射」治療,若是效果不佳或病情持續惡化,醫生就會建議考慮採用較高風險的「手術」。 青光眼隨著年紀愈大風險增加.

  3. 青光眼是造成國人後天失明的主要原因,約有25%的機率會造成雙眼失明。 一般來說,青光眼可分成急性和慢性青光眼兩種類型:急性青光眼一般會眼睛劇痛,甚則噁心嘔吐,較容易診斷;反觀慢性青光眼則不然,此類患者通常不易有症狀出現,一時的眼睛悶脹、疲倦,經休息後就可恢復,常常會被忽略成眼睛疲勞,然而當症狀嚴重到視野和視力受到影響時,往往視神經已嚴重萎縮。 青光眼一般在治療上,西醫會使用點眼藥、口服藥、雷射治療、或手術來治療,然而有些慢性青光眼的病人仍然有眼壓控制不佳或是視神經持續受損之情形,此時配合中醫治療可有更佳的療效,中醫並沒有「青光眼」這個病名,但是就其症狀及疾病的特色,較類似於中醫所說的「五風內障」,其中「綠風內障」類似於現代醫學之急性青光眼,「青風內障」則類似於現代醫學的慢性青光眼。

  4. 青光眼的常見症狀包括視力模糊、眼部疼痛、眼壓升高、視野缺損等。中醫理論認為,青光眼是由於氣血不暢、肝腎陰虛以及燥熱襲擊所致。因此,治療青光眼首先需要從調理身體內部機能入手。

  5. 2017年12月1日 · 青光眼的眼壓不一定會高. 一般來說,青光眼的分類如下: 就現代醫學的研究,青光眼與眼內壓有關。 正常的眼內壓大概介於 10~21 毫米汞柱 (mmHg) 之間,主要可以從房水製造過多,或是房水的排出路經受阻而導致。 也有一部份的患者眼壓並不高,但卻出現視神經的壓迫與視野缺損,這一類的患者也被診斷為正常眼壓性青光眼。 所以,中醫在治療這一區塊的重點,就會落在眼部周圍血液循環,以及眼壓控制的部份。 眼壓不宜降得太低. 現代醫學的觀念來說,降眼壓是目前治療的黃金準則,眼壓超過 21mmHg 的至少要降到正常範圍內,但如果眼壓不高的,能降到原本眼壓的 2/3,至少可以緩解視神經的壓迫。 但如果就中醫的觀點,眼壓如果降得太低,反而會讓眼底的血液供應變差。

  6. 2019年11月27日 · 西醫難治的疾病,如何靠中醫改善?.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撰文者: 黃慧玫/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2019-11-27. 青光眼是造成失明的最主要原因,也是造成台灣民眾失明的第二大原因(第一大原因為白內障)。. 它常在無聲無息無異狀的情況下,偷走你的視力 ...

  7. 2 天前 · 後期視神經損害導致的視神經萎縮,中醫稱為「青盲」。 對於青光眼,中醫可以在西醫的治療方式之外,輔助眼壓降低,甚至促進恢復已經萎縮的視神經。 青光眼的高危險群. 1.郭祐睿中醫師提醒,超過40歲的人每年都應該接受一次眼部全面檢查,包含眼壓、眼底、視野檢查。 2.除了家族有青光眼病史外,糖尿病、三高、血管硬化、貧血的疾病的患者也都是青光眼的高危險群,應定期接受眼部檢查。 3.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患者也要留意,定期接受檢查。

  8. 2016年8月20日 · 依中醫辨證論治可將青光眼病人分為「肝鬱氣滯」、「痰火上擾」、「肝腎陰虛」等不同類型治療,可分別選用加味逍遙散、黃連溫膽湯以及知柏八味丸治療。 也有研究證實黃耆或是決明子等中藥有降眼壓的效果,但臨床上,還需要根據不同患者的體質做調整。 除了中西醫治療之外,更重要的,要讓眼睛充分休息,多吃具抗氧化能力之食物,以及定期量眼壓、配合眼底檢查和視野檢查,才能及時保有好視力。 (作者為台南市永康奇美醫院中醫部中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 粉絲頁 。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 自由健康網 。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時報提供第一手全球各地最即時的突發事件報導,為網友精準掌握新聞脈動,配合時事不定時推出各類新聞專區,服務廣大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