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從農業薪資來看31年來不含管理階層的平均農業實質薪資從時薪10.4美元到15.6美元增加1.2%),近5年來更是以2.5的速度增加另外觀察農業工資占非農業工資百分比1990年農業實質薪資為非農實質薪資的一半分別為10.4美元及20.6美元),2021年農業為非農實質薪資6成15.6美元及25.9美元),農業及非農工資差距逐漸減少。 H-2A農業臨時工人簽證計畫.

    • 29億筆電子發票資料,找到消費市場樣貌
    • 大數據抓住有機農產品市場消費行為
    • 四大模型,發現市場現在動態及未來趨勢
    • 農業大數據資料將實際應用於決策

    想要找到消費市場的樣貌及動態並非一件簡單事,農委會跨部會整合資源,從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介接104年起的農產品電子發票。從104年到106年間共有29億筆電子發票資料,研究團隊透過俗名、學名等關鍵字,並參考大宗蔬果農產品,選定15項蔬菜、水果資料,從中篩選出2億筆研究資料,建立消費市場輪廓。 農委會資訊中心主任蕭柊瓊表示,雖然電子發票消費僅佔總農產品消費的2成左右,但該資料來源相當完整以及可長期取得,具有參考價值。 從電子發票資料庫中,農委會找出8項蔬菜(甘藍、青蔥、空心菜、小白菜、青江菜、包心白菜、絲瓜、胡瓜)及7項水果(香蕉、金鑽鳳梨、巨峰葡萄、珍珠芭樂、愛文芒果、椪柑、木瓜)的消費資料。據統計資料顯示,六都的蔬菜類、水果類消費佔全國8成左右,其中水果類的香蕉產值高達29.4億元,而蔬菜類...

    近年國人越來越注重飲食,有機農產品的的市場消費量及種植面積逐年增加,106年6月底,全國經過驗證有機農產品的年產值高達37.8億元。台灣農業資訊科技展協會專案組組長陳淑慧指出,根據《有機誌》的2017年有機消費者通路年度調查報告中,可以知道消費者購買有機產品的通路中,約有76%為電子發票通路。 根據電子發票數據進行的初步成果顯示,有機農產品價格大幅高於非有機農產品,且市價穩定,估計有85%的有機農產品是在六都消費。從數據中也發現到,有機市場的重度消費區域前三名為:新竹縣、新竹市及新北市。 陳淑慧進一步表示,政府積極推動有機農業,電子發票能加強政府對於有機農產品的消費掌握度,農政單位可從生產成本投入及市場消費狀況進行消費者行為研究,預測未來消費量,這可為產業找到新的機會,當電子商務、行動支付等...

    找到消費市場樣貌僅是第一步,對於政府單位來說能否使用大數據輔以決策才是關鍵點。 建構農業大數據平台不僅使用電子發票資料庫,更納入氣象、人口分布、病蟲害狀況、進出口及網路輿情等十幾種資料資料,透過機器學習方法建立「零售價格估計模型」、「零售價格預測模型」、「颱風價格預測模型」,及「農業關鍵事件推薦模型」等四大模型,可讓政府能適時掌握市場動態。 浚鴻數據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楊雅惠以106年10月香蕉跌價狀況為例,透過零售價格估計模型可得知香蕉跌價期間的市場狀況,從中加入跌價期間的市場事件及政策施行項目,例如:13位民進黨立委舉辦香蕉促銷大會、農委會提加工方向解決香蕉過剩、雲林縣政府努力行銷當季當地香蕉等措施,即可得知那些策略是有助於價格回穩。 楊雅惠進一步說明,政府知道市場狀況,但民眾不見得如...

    蕭柊瓊表示,該平台目前已經能使用在農委會決策分析上,現階段將鎖定在農委會內部使用,由農委會做預測後,將資訊公布給一般民眾知道,如:公開蔬果預估價格,消費者可依據價格差異,選擇不同的購買策略。未來是否會將資料都放上網路提供給民眾做資料串接,蕭柊瓊指出,仍需與業務單位研議。 農委會表示,利用資料科學方法發展大數據分析工具,已經建立甘藍、香蕉等15項農產品消費市場趨勢零售價格估計模型,也應用歷史資料建立的預測模型,模擬不同颱風路徑、強度、雨量對於菜價影響,將有助事先掌握價格波動。最後藉由分析網路輿情民眾關注的聲量、情緒,掌握農業關鍵事件輿論發展脈絡與政策傳播成效,可作為施政決策參考,以拉近與民眾距離。 1. 標籤 2. 蔬果 3. 交易價格 4. 大數據 5. 預測 6. 模型 1. facebo...

  2. 進入2000年以後農業就業人口呈現下降趨勢2000年全球農業就業人口數為10.5億人占全球就業人口40%),目前則減少至8.84億人占27%),人數減少最多區域為亞洲歐洲則是減少幅度最大在歐洲農業就業人口占比5.3%非洲農業就業人口占比高達

  3. 其他人也問了

  4. 農試所近年積極發展農業氣象大數據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院長盧虎生持肯定態度他認為臺灣的農業氣象系統已有世界水準,「但重點是如何落實在產業,」必須轉化成第一線縣市政府農民可及的訊息平臺才能讓農民調整耕作過程

  5. line. 要維持臺灣安全存糧約需74~81萬公頃農地農委會今公佈最新農地資源盤點結果包括平地河川地山坡地等目前共有68萬公頃土地可供糧食生產遠低於安全存糧所需用地人為違法佔用農地第一名即是違章工廠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表示下週三會跟行政院報告違章工廠初步盤點結果2016年5月20日後新增的疑似286處違章工廠將優先拆除。 目前可從事農林漁牧土地約68萬公頃.

  6. 農業部農民輔導司副司長陳怡任表示112年CPI成長率須待主計總處明年1月正式公布老農津貼發放對象須排富並勾稽排除往生長期旅居國外人口因此向來是在每月21日才發放前一個月的津貼113年調增數額後的津貼將在2月21日發放

  7. 20180306. facebook. 文/ 林宜潔 圖片提供/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臺灣智慧農業發展再進一步,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試驗所,開發農作物田間管理系統「i-plants」,結合GIS地理資訊與航拍技術、物聯網、農業大數據,不僅紀錄作物在田間耕作的情形,涵蓋中間加工方式、包裝到終端銷售資訊都能完整保留給消費者查詢。 使用i-plants系統的生產者,也可以接收作物蟲害的預警通知,幫助農民提早規劃生產,提升作物品質。 不只是產銷履歷,i-plants幫助生產者掌握大數據. 「i-plants不只是一套給消費端看的系統,也幫助生產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