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顏面神經麻痺 相關

    廣告
  2. 過去一個月已有 超過 1 萬 位使用者造訪過 raphaelclinic.com.tw

    台大醫學院博士為助患者竭盡心力、潛心研究神經醫學,研發嶄新療法突破傳統治療盲點! 治癒的力量在微笑中:選擇自然治療,重新啟動笑容!

搜尋結果

  1. 2023年12月29日 · 小心可能是顏面神經麻痺找上門。 在台灣顏面神經麻痺的發生率,約為每1萬人中會有1至2人, 早上起床突然覺得臉歪嘴斜、眼睛閉不緊、口水容易從嘴邊流出、講話口齒不清,甚至臉部半癱,害怕以為自己中風了?

  2. 2024年7月5日 · 北市聯醫中興院區中醫科醫師廖皓涵表示,該名個案狀況為典型的「貝爾氏顏面麻痺症」,症狀包含: 急性. 嘴角不自覺流水. 嘴角歪向正常的那邊、法令紋消失. 抬頭紋、眼皮無法閉合,甚至眼睛乾澀或淚流不止. 臉部有麻鈍感,有些人會耳後疼痛、聽覺異常或味覺異常. 他強調,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伴隨有半邊肢體無力和感覺異常、口齒不清、抬頭紋沒有消失,需馬上到醫院求助,很可能是腦中風。 另一種情況則是伴隨耳朵疼痛、耳朵附近出現水泡,這是由帶狀皰疹造成比較嚴重的顏面麻痺,稱為「侖謝亨特氏症候群」,需要合併抗病毒藥物治療。 廖皓涵說明,造成貝爾氏顏面麻痺的原因,通常與病毒感染有關,黃金治療時間是72小時,8成患者在3個月內會逐漸復原。 但也有部分情況較嚴重的患者,有可能拖到1~2年才痊癒,也可能留下後遺症。

  3. 2024年3月25日 · 中醫師康涵菁說明,顏面神經是人體第七對腦神經,主要掌管臉部的表情肌肉及舌頭前2/3的味覺,造成顏面神經麻痺的可能原因很多,包含臉部吹風、過度勞累、病毒感染或是腦部的損傷,都有機會引發,進而出現抬頭紋與法令紋消失、嘴角歪斜、眼睛不能閉、半邊臉部感覺麻木或遲鈍或是耳後疼痛等症狀。 康涵菁中醫師提及,現在民眾普遍很有警覺心,看到臉部歪斜首先都會懷疑是不是中風,然而中風和顏面神經麻痺不同在於中風除了臉部表徵以外,還會有口齒不清、肢體無力及感覺異常的症狀,可藉此去作辨別。 把握黃金期治療 中醫密集針灸有助益. 儘管近八成的顏面神經麻痺患者在數週到一兩個月內會漸漸回復,但也有些病情較為嚴重的病人會持續面部僵硬,單邊歪斜不自然的症狀長達1-2年之久,造成生活社交上的困擾。

  4. 2024年7月15日 · 中醫觀點認為貝爾氏顏面麻痺症的原因主要有三:正氣不足,風邪入中;痰濕內生,阻於經絡;氣虛血滯,經脈失濡。 治療常用針灸疏通經氣,更可在慢性期加電刺激神經幫助肌肉收縮、消除水腫、增加循環,以縮短復原時間,也可由醫師判斷是否需開立中藥,加強祛風、清熱、利濕、化痰、補氣血等,幫助局部循環改善,加速神經修復,並調養體質,提升免疫力,避免再次發作。 日常這樣訓練神經肌肉 飲食也要注意. 廖皓涵建議,患者平常可以多做嘟嘴、抬眉、微笑、閉眼等表情動作,或是嚼口香糖,訓練神經與肌肉,同時應注意面部保暖,可用溫毛巾熱敷,避免臉部吹風、洗冷水。 若眼睛因無法閉合而乾澀,可用人工淚液維持濕潤,睡覺時可用透氣膠布黏住眼皮幫助閉合,或是用紗布沾生理食鹽水覆蓋保濕。

  5. 2024年7月4日 · 中醫觀點認為貝爾氏顏面麻痺症的原因主要有三: 一、 正氣不足,風邪入中。 二、 痰濕內生,阻於經絡。 三、 氣虛血滯,經脈失濡。 治療常用針灸疏通經氣,頭部穴位可取翳風、魚腰、攢竹、陽白、瞳子髎、顴髎、迎香、地倉、頰車、人中、承漿、風池、下關,遠端可取合谷、足三里、外關、太衝、內庭,更可在慢性期加電刺激神經幫助肌肉收縮、消除水腫、增加循環,以縮短復原時間,也可由醫師判斷是否需開立中藥,加強祛風、清熱、利濕、化痰、補氣血等,幫助局部循環改善,加速神經修復。 並調養體質,提升免疫力,避免再次發作。 廖皓涵說明,患者平常可以多做嘟嘴、抬眉、微笑、閉眼等表情動作,或是嚼口香糖,訓練神經與肌肉。 同時應注意面部保暖,可用溫毛巾熱敷。 避免臉部吹風、洗冷水。

  6. 2023年12月29日 · 小心可能是顏面神經麻痺找上門。 在台灣顏面神經麻痺的發生率,約為每1萬人中會有1至2人,… 新聞照片, 早上起床突然覺得臉歪嘴斜、眼睛閉不緊、口水容易從嘴邊流出、講話口齒不清,甚至臉部半癱,害怕以為自己中風了?

  7. 2023年3月1日 · 中醫認為,顏面神經麻痺是因為病人平常體虛,導致邪氣侵襲面部經絡,引發症狀。 在治療上,除了「去邪」,同時還要「扶正」,最常用的是「小續命湯」方劑,再根據患者體質做變化與加減。 針灸治療 3 重點穴位. 服藥外,針灸治療也是相當關鍵的治療手段。 涂育維表示,可提升氣血循環、促進神經修復,也能預防二度發作。 有研究指出,一旦發病即搭配中醫針灸穴位治療,大多數皆可加速恢復。 臨床上,常用的穴位分為三部份。 提升頭部整體氣血循環:百會、風池、翳風等。 局部的神經、肌肉修復:印堂、顴髎、地倉、頰車、牽正、迎香等。 增進身體免疫力:合谷、足三里、太衝、氣海、關元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