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雞蛋引起食物中毒的元凶是沙門氏桿菌. 沙門氏桿菌Salmonella為革蘭氏陰性桿菌無芽胞具鞭毛與運動性好氣性或兼性嫌氣性抗熱力弱100立即死滅最適溫度2037℃,廣存於動物界可經由人蟑螂老鼠等途徑而污染食品。 根據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和歐盟疾病管制局(ECDC)的報導,沙門氏桿菌引起的疾病,在動物食品中,以雞蛋與蛋製品排名第一位。 美國於2010年亦爆發民眾食用受沙門氏桿菌污染雞蛋而中毒的案例,合計共3.8億個雞蛋回收,並呼籲民眾避免食用生蛋。 過去,臺灣的即食餐盒常有未全熟的荷包蛋,也有引起食物中毒案例,在衛生主管單位的建議與輔導下,現今的即食餐盒多改採用全熟的滷蛋代替。 為什麼雞蛋會有沙門氏桿菌?

  2. 沙門氏菌感染症是全球最常見的人畜共患疾病之一發病原因多是食用遭沙門氏菌污染的食物所致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每年沙門氏菌約造成美國120萬例疾病與450例死亡是導致美國食物中毒首要原因根據臺灣衛福部疾管署過去5年資料臺灣共計發生86件沙門氏桿菌中毒案例感染人數1748人死亡人數為零多數感染沙門氏菌的患者會在12至72小時內會出現腹瀉發燒和腹部絞痛等症狀通常持續4-7天大部分人能自然康復。 對幼兒、老人或免疫力較差的人,可能會引起嚴重感染甚至致命。 沙門氏菌在溫暖環境容易大量繁殖,常存在於受污染的蛋、奶、肉類製品,雞蛋是沙門氏菌最常見的感染源。

  3. 農傳媒. 20180913. 文/郭琇真 首圖提供/CCO. 這一年來連鎖速食店接連發生綠薯條事件,引發社會關注,促使食藥署參考國際規範,訂定馬鈴薯的茄鹼限量為200ppm,明年一月就上路。 從食安管理角度來看,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終身特聘教授周志輝和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特聘教授葉安義在這項立法上給予肯定。 目前國際上對於馬鈴薯茄鹼含量並非零容忍,多以200ppm為標準,這是國際上公認馬鈴薯會有苦味,人吃了嘴巴會發麻、產生不適感的含量,但食物中毒與否還牽涉到攝取量,周志輝呼籲,民眾看到綠薯條不必過度恐慌,正面看待,把有變綠的薯條挑掉,但家裡馬鈴薯若變綠,因無法確定茄鹼含量,建議還是丟掉比較好。

  4. 20170609. 文/ 趙敏 圖片提供/ 社團法人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 不少人覺得食物天然的尚好」,特別是生猛的魚貝類和野外植物但是有些植物與海洋生物含天然毒素誤食可能引發中毒例如先前曾發生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誤食姑婆芋民眾吃河魨中毒等案例出門在外時對於不熟悉的動植物應避免隨意採摘和捕抓來食用。 海鮮別亂吃,河魨毒素會致命.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與社團法人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今(9日)在集思台大會議中心舉辦「食品中微生物及天然毒素危害性研討會」,會中討論食物中經常被忽略的微生物和天然毒素。

  5. facebook. line. twitter. 全食物的飲食原則與方法更能攝取食物中的各種營養素。 內容提供/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文字整理/鄭維鈞 圖片提供/綠主張月刊. 臺灣在歷經幾次重大食安事件之後添加物潛藏的危害昭然若揭人們開始興起一股追求天然不加工的全食物飲食取向本文透過營養師黃淑惠提供全食物飲食原則與方法藉由天然食材完整利用不僅減少料理過程的食材廢棄更能充分攝取食物中的各種營養素! 一物全食 攝取各部位營養素. 黃淑惠一開始先就全食物下定義,「攝取天然、完整,沒有加工精製過的食物,就叫做『全食物』。 」看得到食物的原型、知道它的來源、沒有過度加工,都是判斷的依據。 因此,像肉丸、香腸這種已經看不出原型、無法分辨來源的肉製品,就不是全食物。

  6. 病原種類包括細菌如常見於食物中毒新聞事件的沙門氏桿菌大腸桿菌O157或炭疽桿菌及布氏桿菌等病毒類如狂犬病病毒日本腦炎病毒豬流行性感冒病毒及家禽流行性感冒病毒或者是寄生蟲如弓蟲絛蟲及中華肝吸蟲等甚至還有造成傳染性海綿

  7. 農傳媒. 20180313. 文/ 郭琇真 製表/ 邱柏綱 首圖攝影/ 黃世澤. 近日來南非澳洲接連爆發近千位民眾因食用被李斯特菌感染的肉類哈密瓜中毒截至2月底統計已有180人死亡。 雖然受汙染食品沒有流入臺灣,但國內對李斯特菌的討論和認識並不高,衛福部疾管署兩年前建置系統追蹤發現國內陸續有109個案例、確有感染趨勢後,今年才正式將「李斯特菌症」列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要求醫院發現必須通報,相關的流行病學剛起步。 由於李斯特菌在4℃低溫下仍可生長繁殖,容易因食品加工造成二次汙染,近十年歐美都已要求食品廠需監測環境中的李斯特菌,反觀臺灣仍無要求,長期關心此議題的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副教授張正明呼籲,國內的《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GHP)》應要求業者監測李斯特菌,和國際接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