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黃信彰理事長提醒,民眾不要因為自己曾感染過HPV就覺得不需要預防,其實感染過其中一種型別的HPV仍有可能感染其他型別,即便有過性行為也不能直接代表感染過HPV。 因此人人都應HPV預防,雖然在性行為前就施打HPV疫苗預防效果較好,但即使已有過性行為仍來得及預防。 黃信彰理事長強調,HPV感染不分性別,國際間男女皆需預防HPV已成趨勢,截至2023年7月,全球已有53個國家實施男女共同接種HPV疫苗政策,顯示男女共同預防HPV是全球正努力達成的共同目標,希望男女共同依醫囑接種HPV疫苗,來幫助遠離相關疾病。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泌尿科醫示警「生殖器4種表現」恐是染上性病! 尿尿後覺得刺痛中獎了.

  2.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陳欣瑜指出,以西醫學觀點來說,人的一生中有兩次生長加速期:出生至1歲及青春期,且身高受先天遺傳及後天營養、運動、睡眠、情緒與疾病的影響;中醫學則認為生長發育與「腎」、「脾」、「肝」三臟腑息息相關,兩者在先天、後天、甚至是情緒對影響生長發育的看法不謀而合。 陳欣瑜說,青春期是人出生後第二個生長加速期,「轉骨」是青春期男女從兒童體格發育漸為成人體格的過渡階段,在身高、體型、心智及內分泌所產生的綜合性變化,為臺灣獨有的成長相關理論,轉骨方則為以草藥為主、有藥無方、口耳相傳的經驗醫學。 最佳轉骨時機男女有別 過早服用轉骨方恐性早熟. 適合轉骨的時機,在男生為長出喉節、開始變聲之時,女生則為初經來潮之時,切勿過早服用轉骨方,否則會造成性早熟。

  3. 西園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李詩應、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陳永綺這對醫師夫婦,將調解醫療糾紛的原理,應用到保險理賠、勞資關係,協助金融界和政府解決爭議,雙雙成為跨界醫師。 看著他們打開手機的APP,竟然有多名國泰人壽工作人員留言,求助客訴問題、理賠糾紛,李詩應忙著回覆之餘,還要以新北市勞動調解委員的身分,幫助企業排解勞資問題;陳永綺則忙著擔任新北地院家事調解委員。 他們能取信於金融界、新北市政府,在於推己及人,置身對方、為他人著想的溝通模式,而這番化解衝突的技巧就來自協助醫病雙方解決醫糾的經歷。 遭醫糾壓力,醫生自殺、隱姓埋名. 著有《醫病大和解》《當醫療遇上衝突糾紛,訴訟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4.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骨科張訊主治醫師說,從手掌及手腕的X光上,可以依序看到腕骨的發育及其大小,手掌骨、手指骨的生長板是否開始閉合,以及遠端橈骨處的生長板是否還在,綜合這三階段的情況來判斷孩子的骨頭年齡來預測大概還能再長多久。 從爸媽身高預測小孩身高. 張訊指出,一般而言,小學階段的孩子,一年身高維持成長5-6公分左右都算正常,在進入手掌生長板開始密合的階段,就是所謂的第三快速生長期。 扣除嬰兒期及幼兒期,孩子第三個快速成長期,男生一般落在11-15. 歲左右,女生則是在10-13歲左右,大約可以維持兩年,這兩年的成長,男生若好好把握可以讓一年長到10公分,女生則有6-8公分左右,別小看這兩年的差距,男生如果這兩年都比別人多長5公分的話,將來就能比他人多10公分。

  5.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中心研究發現,人的一生當中,感染HPV的機率高達8成。 大多HPV的感染,人體都可以自體免疫清除病毒,但少數無法自體清除的病毒會持續性感染,導致演變為癌症。 然而男性在自體清除HPV的免疫能力比女性差,可能也因此HPV相關的口咽癌以男性為主。 男女皆可施打苗來預防. 徐俊傑介紹,已知HPV病毒約有400多種型別,其中第6、11型為低致癌型別,可能導致尖形濕疣(菜花),HPV高致癌型別則包括第16、18、52、58等,致病風險包括子宮頸癌、子宮頸腺癌、肛門癌、陰道癌、陰莖癌、口咽癌等,除了二價HPV疫苗僅適用於女性外,男性可接種四價HPV疫苗及九價HPV疫苗。 徐俊傑提醒,無論男女都可能感染HPV,應積極接種HPV疫苗。

  6. 看起來就是個陽光男孩的先生,目前在外商公司擔任業務經理,時常為了業績與客戶搏感情應酬抽菸喝酒;平時身體沒有什麼太大病痛,只有偶爾覺得肩頸痠痛、偶爾 頭暈 ,直到某天無意中發現與朋友合照中的自己,微笑時臉部表情有點不對勁,左邊嘴角顯得僵硬笑不開,進一步就醫檢查,透過腦部零輻射磁振造影 (MRI)發現腦部有局部梗塞,所幸警覺性高及有健康檢查的觀念,讓他逃離中風危機。 根據衛福部公布107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腦血管疾病為國人10大死因的第4位,共奪走11,520條寶貴性命。

  7. 中風後憂鬱的致病原因. 許多人覺得患者因為中風後導致肢體偏癱或輕癱,讓原本可以獨立自主完成日常生活起居的人,一夕間變成需要他人協助,不管是只能臥床、需要輪椅協助等,都讓患者有失去自我的低落感,所以自然而然會導致情緒低落,只要給他們一些時間,不管是靜一靜或是大哭發洩,憂鬱的情緒就會自然消散;但其實這樣的想法並不全然適用在中風患者身上,因為有時候造成的原因可能來自於大腦的損傷,而不只是重大壓力造成的社會因素。 目前認為中風後憂鬱的致病原因是多種因素造成,主要包括生物因素與社會心理因素。 生物因素主要是指中風後腦神經細胞的損傷相關,可能引起腦中神經傳遞物質(如血清素、多巴胺.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