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8月17日 · Posted on 2023 年 8 月 17 日 by 謝承恩. 清華大學硼中子捕獲治療BNCT中心上月底迎來接受緊急醫療的第 286 位病患利用原子爐中子束照射為瑞士知名作家拉爾斯耶格Lars Jaeger治療惡性腦瘤更因此重獲新生清華大學擁有全台唯一的研究用原子反應爐轉型作為醫療用途後開發出全球頂尖的硼中子捕獲治療BNCT技術 2017 年開始進行緊急醫療救治,是許多罹患惡性膠質母細胞癌患者的最後一線希望。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瑞士作家腦癌復發跨海求治.

  2. 2023年8月18日 · 清華大學擁有全台唯一的研究用原子反應爐,轉型作為醫療用途後,開發出全球頂尖的硼中子捕獲治療(BNCT)技術,自 2017 年開始進行緊急醫療救治,今年 6 月獲衛福部醫材許可證「肝癌也能受惠」。. 清華大學表示,「清大中子放射照射系統」已於 6 月獲得衛 ...

  3. 2023年10月3日 · 過去,她曾是清華大學原子科學技術發展中心主任,也是硼中子捕獲癌症治療生物技術實驗室教授,直到 2015 年退休聘為硼中子捕獲治療研發顧問。 現在的她依然像退休前一樣,常常到學校指導學生,協助 THOR-BNCT 臨床治療的執行。

  4. 2023年12月28日 · 由於事發當下是在班級午休時間,周圍不乏目睹全程的學生,在事發後驚嚇到大哭,回家後被家長帶去收驚。 目睹事發現場,學生恐罹 PTSD 在重大案件發生後,目睹事件的孩子可能會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也就是 PTSD,是指遭逢重大創傷的事件後,出現的嚴重壓力疾患。

    • 諾貝爾獎暗示未來醫療方向:細胞的問題細胞解決!
    • 細胞治療成為未來顯學
    • 國內研究能量也充沛 為何諾獎看不到?

    其實,觀察近年來的諾貝爾獎生醫領域,不難發現癌症治療成為了關注重點,舉例來說,2018年的諾貝爾生醫獎,就頒發給了兩位免疫學泰斗:美國免疫學家 James Allison 和日本免疫學家本庶佑(Tasuku Honjo),他們在癌症免疫療法開疆闢土,貢獻顯著。 「除了關注癌症,近年來更鼓勵『細胞的問題細胞解決』!」張薏雯指出,有別於過去諾貝爾生醫獎常頒發給特定疾病、特定藥物的發明、發現者,現在的醫學研究,更傾向於從人體自身尋找解答。 人們漸漸發現,與其用藥物等外力去干涉身體運作,不如好好參透究竟是什麼原因促使身體的某項數值異常,並從源頭去解決、治療疾病。以2018年得獎的免疫療法來說,就是利用身體自身T細胞的喚醒機制,來消滅癌細胞。 而2019年的得獎研究,更是直接點出了癌細胞轉移的機制,並...

    「細胞的問題細胞解決」這套思路,同樣適用於目前當紅的細胞治療以及幹細胞研究,張薏雯表示。細胞治療技術是指使用人體細胞組織物重建人體構造、機能或治療疾病的技術,將細胞經體外增殖再輸回病患體內以治療特定疾病。 張薏雯認為,癌症的治療,其實一直是破壞大於治療,一直到近日的免疫療法,才讓癌症治療真正邁向了下一步。「幹細胞療法可以彌補免疫療法的不足!」免疫療法開始治療後,可能會造成身體很大的排斥,而且癌症病人一般來說,接受過化放療後,身體素質一般不太好。這時候就需要有強大的後勤部隊,也就是幹細胞,來支援身體的健康。舉例來說,例如癌症病人的肝臟受損了,有再生能力的幹細胞就能做修補的工作,讓身體順利撐過治療的過程。 現在,諾貝爾獎也用連續兩年的獎項,肯定了這條思路,張薏雯肯定,「細胞治療」已經是未來醫療的...

    其實,生命科學領域的學生,對於缺氧誘導因子「HIF-1」並不陌生,這些研究早在上世紀90年代,便已經陸續展開。其實台灣在這個領域的科研發展十分活躍,幾乎每個學校都可以找到專門做這個領域的老師。 那麼,為什麼平平都是研究氧氣對於細胞的影響,台灣的學者卻沒有受到諾貝爾獎的青睞呢?張薏雯表示,這跟台灣的科研大環境有密切的關係,「台灣的基礎研究實力非常強大,常常能憑這些研究登上國際重點期刊,但也就僅次於此了。」 她表示,研究停留在細胞實驗,畢竟稍嫌薄弱,未來如果能將更多優秀研究推向臨床實驗,台灣的科研實力,絕對不輸給任何國家! 延伸閱讀: 2019諾貝爾醫學獎抗癌新招:別讓你的癌症腫瘤「缺氧」! PD-1/PD-L1 到底是什麼?3分鐘讓你看懂免疫療法的原理! 文/林以璿 圖/何宜庭

  5. 2023年9月7日 · 心理諮商師表示,就如同感冒會去看耳鼻喉科,跌倒有傷口會貼 OK 繃,大部分的人都會在乎身體健康,卻總是忽略心理健康。. 在個人的生命體驗中,遇到適應不良、無法承受之重是常見之事,壓力太大無法解決,就要求助其他管道。. 心理生病了,來做諮商 ...

  6. 2020年7月23日 · 中研院營養學家:缺乏鐵質、B群可能是過敏關鍵. 潘文涵在台北市的國小中,招募到 216 名的過動兒童,還有 216 名一般兒童做對照組,結果發現過動兒童有以下幾個關鍵:. 維生素 B 群偏低. 礦物質鐵/磷比偏低(鐵質攝取過少、磷過高). 不飽和脂肪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