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8月2日——1922年汕頭颱風襲擊廣東省,造成五千餘人死亡。 8月12日 ——教宗 庇護十一世 任命了 剛恆毅 為首任 宗座駐華代表 ,領總主教銜,並駐節於當時 中華民國首都 北京 。

  2. 8月2日——1922年汕頭颱風襲擊廣東省,造成五千餘人死亡。 8月12日 ——教宗 庇护十一世 任命了 刚恒毅 为首任 宗座駐華代表 ,领总主教衔,並駐節於當時 中華民國首都 北京 。

  3. 1月4日 ——廣州政府國務會議議決通緝北京政府國務總理 梁士詒 ;孫中山在桂林廣東同鄉會歡迎會上演講,指出:「法、美共和國皆舊式的,今日惟俄國為新式的;吾人今日當造成一最新的共和國」,「脫離舊思想,發生新思想」,「新思想者即公共心 ...

  4. 8月2日——1922年汕头台风袭击广东省,造成五千馀人死亡。 8月12日 ——教宗 庇护十一世 任命了 刚恒毅 为首任 宗座驻华代表 ,领总主教衔,并驻节于当时 中华民国首都 北京 。

    • 19世纪 | 20世纪 | 21世纪
    • 2千纪
    • 背景
    • 陈炯明兵变
    • 孙中山反击
    • 后续

    1920年7月直皖战争后,段祺瑞下台,但是控制北京政府的直系奉系军阀仍然没有恢复《临时约法》。陈炯明的粤军从福建返回,击败舊桂系夺回广州后,邀请孙中山、唐绍仪、伍廷芳回广东。11月,孙中山从上海回到广州,并改编军队由其直辖。 1920年12月12日,孙文召集残留广州的非常国会议员开会,但因法定人数不足无法开会,遂召开座谈会。与会者多主张在广州建立民国中央政府、另立总统。1921年1月1日,孙文在军政府发表演说称: 陈炯明主张实行“联省自治”(省民选举议员和地方长官等),建立美国式民主联邦;这与孙中山的北伐、武力统一的主张有所冲突。 1921年1月12日,由广州残留议员组织的“非常国会”在广州复会。4月7日,非常国会选举孙中山为“非常大总统”,北京政府、直系、奉系军阀及湘、桂、鄂等省均不表示承...

    6月13日,陳炯明密令部下,準備襲擊廣州,陈軍在白云山一带宣布戒严,叶举等人纷纷前往广州:1040。同日,北伐军占领赣州,检获陈炯明与吴佩孚、陈光远图谋夹击北伐军的电函多件。主要有:105-107:1041: (一)吴佩孚抄示陈光远与陈炯明11日电。略谓:前与尊处所定夹攻孙军计划皆未照行,本月7日,虽击败逐退孙军于赣州城三十余里外,但敌增兵前进,志在得城。赣州一失,全局即难收拾。务于本月15日以前,照行所订计划,否则所订南北统一后北南吴佩孚、陈炯明正副总统条件,概作废纸。 (二)赣州搜出之陈炯明与陈光远电。陈炯明去电略谓:“贵军宜聚兵三南,予由惠州夹击,必操胜算,对许崇智所部及其本身,务取完全消灭主义,对黄大伟、李烈钧等军,实行缴枪解散。”陈光远回电略谓:“三南地方辽阔,赣军不敷分配,今引孙...

    6月23日,香山县长吴铁城与顺德县长周之桢联合宣布独立,合两县民团六千人拥护孙中山。陈永善带兵二千人、飞机二架,赴香山剿办,“击退孙系县长吴铁城所部,并击毙吴部民军六十余人。吴已败走,香山全归陈炯明部占领,袁带所部已返香山”。 此次粵变突然,一时改变双方的力量对比。陈炯明军队乘北伐军队陆续入赣之隙,占据众多交通机关及工厂。6月27日,胡漢民率領贛南北伐軍準備回師廣州:1222。30日,李烈鈞亦率領滇軍回粵:1240。此时,因北伐军大部已返韶州,孙中山遂决定与陈军决战,下令加强黄埔戒备,防止长洲炮台失守。海军司令温树德下特别戒严令,各舰长前往永丰舰,表示服从之意。同日,蒋作宾缴获陈炯明与陈光远相约夹击北伐军的电报。电称:“北伐军攻下赣州,抄获陈光远、陈炯明往来电二十余通,内容系约定夹击李烈钧、...

    1922年10月,孙中山将北伐军改名讨贼军,任命许崇智为东路讨贼军总司令,蒋中正为参谋长,从闽南方向讨伐陈炯明;又派邹鲁联系驻广西的滇、桂军及驻西江的粤军,组成西路讨贼军。1923年1月,西路讨贼军进入粤境,陈炯明戰败。14日,粤军纷纷倒戈,拥护孙中山回粤。陈炯明次日通电下野,率残部逃亡惠州。 1923年2月15日,孙中山回到广州,并于3月2日,在广州重建海陆军大元帅大本营。

  5. 大事記 [編輯] 1月 [編輯] 1月1日——徐世昌令飭地方官民推行地方自治;湘督趙恆惕公布《湖南省憲法》,令全省大慶祝三日,同日該省議會選舉事務所暨法制編纂會成立 [1]:1471。 1月2日——孫中山在梧州任命陳白為中央銀行監督,1月7日又任命梁長海為行長;東三省巡閱使張作霖離開北京返回奉天 ...

  6. 1922年臺灣進行〈臺灣教育令〉的修改,實施日臺共學制 [1]: 199。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