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陳志光 (Gary Chan), 香港 親中派政治人物兼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人士,現任 環球音樂 香港董事總經理暨環球音樂大中華區高級副總裁 [1] [2] 。 經歷. 2018-2023 寰亞傳媒 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選舉經歷. 喺2016年,佢成為 香港特别行政區選舉委員會 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演藝小組)委員。 之後,佢有份提名 林鄭月娥 參與 2017年香港行政長官選舉 [3] 。 喺2021年9月,佢成為香港特别行政區選舉委員會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委員 [4] 。 之後佢喺 李家超 無提政綱嘅情況下,有份提名李家超參與 2022年香港行政長官選舉 [5] 。 參考. ↑ Ghoul, Amanda (2023-11-15).

  2. 張永豪 (Gary),香港電視製作人,曾經喺 亞洲電視 做助理編導,曾經北上發展,之後轉去 無綫電視 做助理編導,2008年升為導演。 爭議. 張永豪被指經常性對非一線演員同埋其他幕後工作人員施襲同粗口對待,有報道話無綫好多人都敢怒不敢言,皆因佢老婆係無綫高層 曾勵珍 嘅親戚。 俾佢鬧過嘅藝人包括 佘詩曼 、 周家怡 、 鄭欣宜 、 茵媺 、 魏焌皓 、 劉蔚萱 、 趙國東 、 彭國樑 等。 其中魏焌皓甚至試過喺記者面前被張永豪用劇本棒打,仲恐嚇佢唔好報寸,祝佢生仔無屎忽。 不過,當佢面對一啲資深藝人嘅時候,就會即刻變臉 [1] [2] [3] 。

  3. 陳鈺麟 - 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陳鈺麟 ( 1993年 5月24號 —),藝名 床哥 ( 英文 : Bed Gor ),係 香港 一個YouTuber,亦係YouTube頻道 JFFT 創始成員,2013年出道。 事件. 陳鈺麟喺 香港專業進修學校 (港專)修讀社工課程,並喺2024年1月獲安排喺 樂善堂梁植偉紀念中學 做駐校實習社工。 不過陳鈺麟喺返工第二日表示,學校老師聯署要求佢辭工。 港專回應話相信佢嘅專業,已經安排另一間機構畀佢實習。 而辦學團體 九龍樂善堂 就否認學校老師有聯署,但承認有學校老師向港專反映留意到陳嘅網上狀況 [1] 。 演出. 電視劇( ViuTV ) 2023年:《 極度俏郎君 》 飾 臨時小混混(第10集)

  4. 《婚內情》(英文: Till Death Do Us Part )係香港電視娛樂嘅ViuTV製作嘅電視劇,喺2019年4月29號到6月7號逢禮拜一到五21:30-22:00喺ViuTV首播,最後有一個鐘版本大結局喺6月9號禮拜日22:00-23:00播,一共31集。套劇由鄧萃雯、錦鴻、廖碧兒、林德信、談善言主演,南方舞廳監製。

    • 主要項目
    • 維基人社群

    特色同優良條目

    經過一定時間發展嘅維基百科一般都會產生「典範條目」(原名「特色條目」),雖然真正100%符合維基百科完美作品標準嘅文實際上重未存在,但「典範條目」依然係作為該語言維基百科中,通過多數人認可為比一般文章要更為完整、優秀嘅作品。佢哋一般係眾多維基人共同協作嘅成果,亦可以係部分人獨立完成嘅華彩篇章。每一篇「典範條目」都會喺文嘅右上角同文嘅討論頁上注明標記。 對於中文維基百科嚟講,「典範條目」嘅概念嘅出現始於2004年3月(中文維基百科實質開展近半年後),起初係由管理員將個人認為較為完整嘅文章遴選為「典範條目」,而呢種做法喺中文維基百科步入文章數量同質量大幅增長後變得唔符合發展嘅要求。另外,為盡快提升中文維基百科文章嘅質量,嗰年5月,中文維基百科引入咗一直持續到而家嘅「條目質量提升計劃」,成為當時唯一一個成為「典範條目」嘅方法。但冇幾耐,「典範條目評選」制度許可有個人獨立完成嘅文章參選「典範條目」。 最早嘅「特色條目」係「文化大革命」同「伊麗莎白一世 (英格蘭)」,經過第一次同行評審後「伊麗莎白一世 (英格蘭)」依然保留「特色條目」嘅地位,嗰篇文亦成為中文維基百科最早嘅「特色條目」。但係...

    條目質量提升計劃

    「條目質量提升計劃」始於2004年5月,目嘅係集合維基人嘅力量,更快咁合力打造更多「特色條目」。「條目質量提升計劃」旨在動員更多維基人參與嘅同時,提升中文維基百科嘅寫作質量,選取進行質量提升嘅文章由維基人投票決定,經過幾個禮拜提升後再交去「特色條目」評價。當中,「特色條目」評選得分最高嘅係「歐洲」,滿分5.0分中平均有4.8分。 除咗主計劃之外,其他領域下都設有自己嘅「條目提升計劃」。例如「香港條目提升計劃」係針對香港相關文章而發展嘅質量提升項目,以提升香港相關文章至「特色條目」為目標。此外,重有台灣主題、化學主題、生物主題、足球主題,但後三者現時經已處於荒廢狀態,只有香港同台灣嘅計劃仍然繼續正常運作。 然而,自2006年起,由於維基人對編寫文章嘅態度,轉變成以獨力完成為主,因此呢啲「條目質量提升計劃」嘅成效大不如前。除咗提升後嘅文章質素重無大改善,部份計劃更陷入荒廢狀態。2006年11月曾經有維基人動議廢除「條目質量提升」嘅主計劃,但主流意見傾向保留進行改革,直到現時重未有最後定案。 2007年4月6號,由用戶dgg32提出嘅「用戶條目質量提升計劃」正式試行。該計劃目前預計試行...

    動員令

    「動員令」係中文維基百科特有嘅一種為增加文章數量同兼顧質量而進行嘅召集維基人編輯文章嘅活動,方式係部份維基人主動邀請其他維基人參與編輯文章。「動員令」分「大動員令」及「小動員令」兩種。「動員令」搞過四次,其中頭三次係大動員令,第四次係小動員令。而第三、四次動員令更啟用咗加分機制。首次動員令喺2006年7月15號到2006年8月1號舉辦;第二次喺2006年8月15號到2006年10月1號;第三次喺2006年12月1號到2007年1月1號;第四次喺2007年4月1號始到4月30號,呢次動員令限定生物動員令、翻譯動員令、寰宇動員令、體育奧運動員令、音樂動員令同暗黑動員令六個主題。一啲維基人樂於接受呢種活動,但亦有人表示反對。「動員令」確實對中文維基文章質量產生一定促進作用,但因為參加人數有限而效果平平。關於「動員令」重搞唔搞落去下去重有爭議。

    參與者

    中文維基百科嘅參與者來自世界各地嘅華文使用者,而唔係集中於中國大陸。東南亞擁有龐大嘅華語使用人口,但當地華人人口並冇反映喺嗰帶地區相關文章嘅書寫量上,可能同東南亞華人多數用粵語、閩南語、客語或者係當地華人已失去華文書寫嘅能力有關。維基人嘅年齡跨度同一般人印象中「百科全書」嘅編輯者年齡跨度唔同,其中唔少活躍嘅維基人喺生活中重係大學生及中學生,甚至有少數小學生參與。呢外,通過「條目質量提升計劃」、訪問同編輯總數上顯示中文維基百科用戶大部分對政治、歷史、文化類文章報有較大嘅熱情,因此「特色條目」、「優良條目」、「新條目推薦」都以呢類文章居多。另一個特色現象,就係由於來自香港嘅維基人好多都關心本地嘅嘢,因此優秀嘅香港相關文章嘅比例都唔少。 截至2007年6月,中文維基百科有超過24萬名註冊用戶,擁有?篇文同超過400萬次嘅編輯。但活躍嘅維基人所做出嘅貢獻佔據咗整個中文維基百科嘅大多數。編輯超過1,000次嘅維基人有大概300幾人,而佢哋嘅貢獻佔咗中文維基百科編輯總次數大概75%,而編輯超過10,000次嘅維基人嘅35人中,已貢獻咗超過三分之一嘅編輯總次數。有觀點認為呢個係維基百...

    管理員

    2006年底,中文維基百科一共有86個管理員:29個嚟自中國大陸、16個嚟自台灣、14個嚟自香港、9個嚟自美國、5個嚟自加拿大、3個嚟自澳門,英國、澳大利亞、法國、韓國、德國、日本各一個,2個未鑒別。

    聚會

    維基百科第一次嘅聚會──維基百科北京地區網友見面會,2004年7月25號喺北京大學舉辦。此後喺上海、香港、臺北、新竹都有維基人發起聚會,將網上嘅聚會帶到現實之中。聚會嘅主題主要涉及中文維基百科嗰當時遇到嘅問題同一啲發展嘅建議,因此討論嘅焦點往往各有側重。2005年8月,中文維基百科嘅Wing、阿仁、虎兒等幾名用戶參加咗呢一年嘅維基媒體國際大會,重喺會上發表由Zhengzhu撰寫嘅關於簡繁轉換嘅技術性論文「Chinese conversion the wiki way」同主要由Mountain撰寫嘅講演稿「We-create-pedia in China」等多篇文章,受到與會者嘅廣泛關注。 2006年4月,台北維基人開始展開每兩星期一次嘅定期聚會,香港維基人於10月仿效。2006年12月,廣東、北京、南京、香港同台北五個地區都計劃舉行冬季聚會,係中文維基百科成立以來同一個月內最多地方舉行聚會嘅月份。

  5. 簡歷 梁彥宗小學讀循道學校,中學讀拔萃男書院,佢係胡鴻鈞嘅同學。 2006年,佢會考攞到八優成績,無參加大學拔尖,就轉讀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嘅國際教育文憑(IB)課程。 2009年,佢更喺滿分45分中攞到44分,成功考咗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主修生態及進化生物學。

  6. 《 攝·太帥 》( 英文 : I Am A Photographer )係 香港電視娛樂 製作嘅 真人騷 節目,2017年7月10號開始到7月28號逢禮拜一到五22:00-22:30喺 ViuTV 播,主持係 劉翁 、 黃美棋 。 節目搵咗10位唔同背景嘅人用淘汰形式玩 影相 比賽。 節目名係嚟自唐人傳統習俗 攝太歲 。 參賽者包括蘇倩婷(Sosoo)、徐文華(Hill)、 郭穎橋 、 冼錦豪 (Jeffrey)、鄭慧森(Iris)、余紹瑋、 曾若華 (Jude)、思宇(Paul)、潔瑩(Shirley)、伍桂霆(Teddy);評審團包括兩位主持同三位專業攝影師 徐遠亮 、 游鎧列 、 王得力 ;演出廣告模特兒有Moox、 Suzuki 、 劉泉 、 湯沛宜 。 比賽最後由郭穎橋贏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