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www.diabetes-hk.org › ch › page香港糖尿聯會

    2024年4月23日 · Metformin 作用 抑制肝臟釋放過量糖份,增加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減少糖化血紅素 (HbA1c, %) 1-2% 其他好處 血糖低機會微 或可減低心臟血管疾病的風險 主要副作用 腸道不適,如嘔心、反胃、腹瀉等 乳酸中毒 其他事項 有嚴重心、肝、腎病的患者不宜服用 建議餐

  2. www.diabetes-hk.org › en › page香港糖尿聯會

    2024年4月23日 · 醫護人員專區. (最後更新: 23 April 2024) 活動相簿: 與糖尿病共處 > 藥到病除. 糖尿病藥物治療. 糖尿病普遍分為一型和二型。 一型糖尿是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或缺乏而形成;二型糖尿則是因為身體對胰島素出現抗拒,使肝臟、肌肉、和脂肪等組織不能對胰島素產生反應,而造成胰島素供不應求的情况。 二型糖尿患者於後期也會出現胰島素分泌不足或缺乏的情況。 糖尿病一般須要靠藥物控制,一型糖尿患者必須注射胰島素,至於二型糖尿病人,在以下情況亦會需要注射胰島素;如病人出現急性併發症,嚴重感染,急性心臟病,腎功能衰竭,在手術前後,在懷孕期間或當口服降糖藥未能有效控制血糖時。 口服降糖藥則適用於二型糖尿患者。

  3. www.diabetes-hk.org › ch › page香港糖尿聯會

    香港糖尿聯會. 醫護人員專區. (最後更新: 23 April 2024) 活動相簿: 認識糖尿病 > 併發症. 各大型研究數據證實糖尿病會: 增加死亡風險. 平均約每七秒便有一人死於糖尿病. 較其他健康人士壽命少六年. 出現併發症心臟病或中風而死亡的風險高出一倍以上. 死於癌病的風險較常人高出百份之二十五. 提升患腎病、肝病、腦退化症和感染的風險. 糖尿病併發症. 糖尿病控制不當,血糖長期偏高及不穩定,可導致併發症的出現。 併發症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 急性併發症: 主要是血糖過高或血糖過低. 慢性併發症: 主要是血糖長期過高引致損壞心血管疾病:心臟病、中風.

  4. www.diabetes-hk.org › en › page香港糖尿聯會

    2024年4月23日 · 運動治療. 預防糖尿病. 糖尿病高危因素評估. 表格下載 捐款. 醫護人員專區. (最後更新: 23 April 2024) 活動相簿: 認識糖尿病 > 成因. 主要成因. 糖尿病是一種屬於內分泌失調的代謝疾病,其主要成因是身體胰島素分泌不足 (Insulin Deficiency),或體內對胰島素產生抗拒 (Insulin Resistance),或兩種現象同時出現而導致血糖過高、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質的代謝紊亂; 糖尿病患者的過高血糖會經尿液排出,造成 “糖尿” 現象,故稱之為 "糖尿病"。 英文醫學名稱為 "Diabetes" (多尿症) 或 "Diabetes Mellitus" (糖尿病)。 而中國古代醫書則稱之為"消渴症",這個名稱亦與它的多渴徵狀相關。 胰島素的功能.

  5. www.diabetes-hk.org › ch › page香港糖尿聯會

    2024年4月23日 · 醫護人員專區. (最後更新: 23 April 2024) 活動相簿: 預防糖尿病 > 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顧名思義,就是介乎正常和糖尿病之間的中間地帶。 簡單的說,以下情況可納入這個中間地帶的範疇。 - 空腹血糖異常 (IFG,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凡空腹血糖值介乎6.1至6.9 mmol/l之間的,雖未達糖尿水平,都歸納於空腹血糖異常 (IFG) 之內(註:美國糖尿聯會的定義則是介乎5.6至6.9 mmol/l之間) - 糖耐量異常 (IGT,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這類患者在接受口服葡萄糖耐量測試兩小時後的血糖值為7.8至11.0mmol/l. - 糖化血紅素(HbA1c)5.7-6.4%

  6. www.diabetes-hk.org › ch › page香港糖尿聯會

    2024年4月23日 · 醫護人員專區. (最後更新: 23 April 2024) 活動相簿: 認識糖尿病 > 成因. 成因: 1) 胰島素分泌不足. 胰臟β-細胞不能分泌胰島素 ,或分泌的胰島素過少。 多見於 一型糖尿病 或病齡較長的 二型糖尿病 患者。 胰島素分泌不足時,血糖不能進入肝臟、肌肉和脂肪等細胞,導致血糖過高,並由小便排出,造成糖尿。 嚴重可致酮酸中毒症. 2) 胰島素抗阻. 身體內的器官 (如肝臟、肌肉等)對胰島素的功能產生抗拒,胰島素不能在目標器官正常運作。 常見於 二型糖尿病. 身體器官對胰島素的功能產生抗拒時,血糖不能進入肝臟、肌肉和脂肪等細胞,導致血糖過高,並由小便排出,造成糖尿 。 與心血管疾病、代謝綜合症、肥胖症、脂肪肝等有密切的關係 。

  7. www.diabetes-hk.org › ch › page香港糖尿聯會

    2024年4月23日 · 香港糖尿聯會. 醫護人員專區. (最後更新: 23 April 2024) 活動相簿: 健康飲食 > 飲食建議. 飲食七招抗糖尿. 肥胖及不良的飲食習慣是患上糖尿病的其中兩大風險因素。 其實不少糖尿病徵初現的人,他們早就患病好幾年,但因為病徵未現而疏忽,如果能早在血糖『責界』或糖尿病前期時就好好控制飲食,定能減輕病情,甚至可助你遠離糖尿病。 要控飲食截糖尿,方法十分簡單,每日謹記七大「去糖」秘方,自然能與糖尿絕緣。 秘方一:謹守上限 (另見文章: 自我制定碳水化合物份量)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消化後會轉成糖份,需要靠胰臟分泌的胰島素來運送及供給身體各器官使用,以穩定血糖水平。 當你血糖『責界』,而飲食中再毫不節制地加入糖份,便會加重胰臟的工作量,胰島素遲早罷工,到時糖尿病就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