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5日 · 9 日,臉書粉專「睨」也發文,詳細貼出綠藤生機的諸多爭議,包括「非業務也要背業績的員工購大賽」「錯誤性別觀念和處理態度」「長期情緒暴力與操控」「分化團隊與侵害員工隱私」等,貼文獲得逾 2,100 個按讚、425 則分享。

  2. 2024年4月23日 · 宏碁董事長俊聖直言,新竹分公司有個「10年詛咒」,幾乎每10年就被掏空一次,「最慘的一次,整家公司只剩一名接電話的櫃檯人員。 原因是新竹分公司掌握直銷能力、客戶人脈,因此很容易找到金主,由大將帶著整組人才離巢高飛,創造自己的事業。 第1次震盪發生在1993年,催生敦陽科技;第2次是2000年,團隊離開創立名為擎昊科技的公司。 而就在10年詛咒即將到來之際,被俊聖的金虎計畫給破除了。 他邀請韓政達內部創業,誕生專注於系統整合的子公司智聯服務。 智聯成立短短3年便掛牌上櫃,在2023年營收達到新台幣17億元規模,期間更孵出子公司宏碁創達,做起資訊人力外包生意。 宏碁創達同樣只花3年就走上IPO舞台,也讓智聯服務正式晉升集團猛虎之列。

  3. 結合LINE、Google等國際品牌與產業資源,讓世界看見臺灣新創. 長期聚焦於全球、台灣與中國等地最新的科技、網路、創業、數位行銷等議題的動態及趨勢。. 受到企業領袖與新世代菁英的喜愛,更引領台灣社會對「新商業」的關注與討論。.

    • 三管齊下,期望成為「網路圈人才加速器」
    • 成立海外分社,東京、柏林都有xchanger
    • 舉辦「產業大聚」理解趨勢脈動
    • 設立一對一導師制度的「互聯網大學」
    • 100名不支薪社員,克服時差、距離共事是難處

    XChange自2016年創立以來,核心人員已超過100人,有台灣新創公司的CEO,也有在LINE、Google、暴雪娛樂、LV等國際企業的職員與主管。XChange成員都是志工形式,並沒有支薪,以業餘時間遠端協作,舉辦了超過40場實體講座,影響超過6,000人次,且在台北、北京、上海、香港、新加坡、雅加達、東京、柏林都有海外分社,XChange希望能引導群眾自發性地交換網路圈產業知識與人脈連結。 為了達到目標,XChange有三個策略方向:

    由於許詮本身長居於印尼雅加達、印度德里,他深知要將台灣人才的影響力放大至國際,絕對需要海外分社的存在來連結各地的台灣人。海外分社並不只侷限在地運營,更強調分社間彼此串接,彌補台灣網路圈人才跨海求職的資訊落差。結合XChange本身辦在台灣的實體活動,以網路研討會的形式,由在外地工作的台灣人遠距分享知識、經驗給聽眾。 各分社也有計畫聯合舉辦跨國線上徵才博覽會,讓在台灣的人才有機會順利出海。

    XChange也舉辦了多場業界的網路趨勢講座,包含區塊鏈、產品團隊、UX等主題,邀請到的講者也都十分知名,都是前線工作者的第一線分享,包含BiiLabs、Oath、IBM等,目前累計舉辦25場,超過1,750名參加者。

    除了Networking之外,XChange進一步希望成為「網路圈人才加速器」。因此舉辦了「XChange互聯網大學」協助應屆畢業生提前理解業界情況,縮短產學差距為進入網路圈做好準備,同時協助企業尋覓人才。粗略分為PM/UX組、MKT/OP組,與BD/Sales組,透過XChange社群內30歲上下,已是主管級的成員,用較靠近年輕人的視角,1對1、手把手地給參與者職涯上的建議。 除此之外,也請到業界大腕作為Mentor(導師)授課,給予更宏觀的視野,過去曾邀請到前雪豹科技產品總監、TESA亞太品牌商務加速器董事長、LINE業務總監來擔任Mentor。

    從許詮的座右銘也許能夠理解他為什麼這麼執著於人際關係,甚至創立了XChange,「做人失敗,成功是暫時的;做人成功,失敗也只是暫時的。」他說。 不過,由於XChange是非營利組織,成員也都以志工身分運作,外界最好奇的仍是商業模式與如何維持組織運作。畢竟,就算是非營利組織、大家都是志工,舉辦聚會也需要錢。對此,XChange主動找尋企業贊助活動,雪豹科技、紫牛協會都曾是贊助商,並收取部分的活動門票把場地支出打平。「隨著口碑慢慢做起來,越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自發加入,但運作上真的像新創公司從0-1之後的關口。」許詮說。 除了錢之外,他也提到組織目前兩個最大的痛點:「制度與溝通」。雖然是非營利組織,但仍要建立系統性的財務和人才制度;二是如何在大家平時分散各國的情況下,活絡彼此溝通交流。 於是XCha...

  4. 2018年3月20日 · 主任醫師變CEO,打造台灣首個腦部導航機器人. 他是階曉,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泌尿科主任,同時也是一名連續創業家,讓手機前鏡頭變感測分析儀。. 這一次,他要挑戰的是醫療機器人,走進腦部自動導航。. 吳元熙. 2018.03.20 | 新創團隊. 如果說 ...

  5. 2020年3月4日 · 蔣曜宇. 2月24日,全聯突然發布一筆人事異動通知,原執行長謝健南退居二線,接棒給新任總經理蔡篤昌,外界解讀此舉為全聯董事長林敏雄欲接班給大兒子林弘斌所做的事前準備,同時也是已屆70歲的林敏雄退休前的最後一哩路。 全聯屢創佳績、業務創新,為二代接班鋪路. 2019年,全聯年度總營收創下1,300億元新高,全國門市數量破千,自有支付PX Pay也迅速爬升到第三大行動支付。 今年下半年,全聯數位轉型的最終部曲「實體電商」即將上線,再加上未來將加強的物流、後台系統建設,全聯公子的登基之路可說是已鋪上紅毯。 不過,這樣的充足準備與亮眼成績,在五、六年前是難以想像的。 據了解,當時雖然全聯營收每年皆有成長,但單店平均營收卻是往下降。 如何將人流引進來,讓公司更加健全地成長,成為重要的挑戰。

  6. 2019年10月16日 · 針對開放銀行未來需要的人才,永豐銀行電子金融處副總經理黃品睿表示,擁有UI(使用者介面)、視覺、服務流程設計專業,將成為金融業需要的人才。 圖/ 數位時代. 星展銀行(台灣)營運長楊真理則主張,「具備『擁抱新事物』的態度非常重要。 」在科技的衝擊下,金融產業必須跳脫既有的框架和思維,學習從人文、文化層面,去發掘多面向需求與商機。 你了解消費者的網路使用行為嗎? 近年來,各家銀行爭相搶攻年輕客群,從定存、外幣買賣到基金投資,幾乎所有產品和服務,都必須透過數位通路(如手機App、網銀),以更個人化的方式和消費者溝通。 要做到這點,必須深入了解消費者的網路使用行為,結合對於金融數據的分析。 遠東銀行數位金融事業群副總戴松志指出,「具備『電商、資料分析』背景的人才,轉戰金融業將非常加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