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黃勇評 主治醫師 一般神經科疾病

    • 免疫治療是什麼?
    • Ctla-4、Pd-1、Pd-L1是什麼?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作用機制
    • 免疫治療適用的癌症類別
    • 免疫治療的使用時機
    • 參考文獻

    癌症的傳統治療包含開刀、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隨著醫療發展,現在多了許多新興療法,包含標靶治療、免疫治療等。相較於開刀、放射線、化學物質用外力破壞癌細胞,免疫治療的理念就是希望藉由提升或恢復人體原有的免疫系統去攻擊癌細胞。免疫治療在近十年來蓬勃發展,致力於研究癌症免疫治療的詹姆斯•艾利森(James Allison)博士和本庶佑(Tasuku Honjo)博士,也因此獲頒了2018年的諾貝爾醫學獎與2014年的唐獎。 大家一定會好奇,如果人體身上原本就有免疫系統的話,癌細胞又怎麼會持續生長而不受消滅或控制呢?科學家們發現,癌細胞非常聰明,他們會創造一個適合腫瘤生長的微環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讓免疫細胞難以在腫瘤附近作用,進而躲過免疫系統的攻擊。我們可以把免疫想像...

    免疫系統在攻擊外來細胞的時候,會有自我調節的機制。煞車踩過度,可能會造成癌細胞肆意侵略;油門踩太多,也可能讓免疫細胞攻擊自己體內的器官,造成自體免疫疾病。因此,在免疫反應活化的過程中,會有好幾個免疫系統檢查點(Immune checkpoint),去抑制過度活化的免疫反應,CTLA-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ntigen 4)和PD-1(Programmed cell death)便是兩個最著名的例子。癌細胞就是利用這些免疫檢查點,逃過免疫系統的攻擊。 CTLA-4 免疫細胞活化時,會需要T細胞的CD28受器(刺激型受體)和抗原呈現細胞上的B7配體結合。但是當T細胞上的受器變成CTLA-4(抑制型受體),免疫反應就會被抑制。當科學家們發現這個現象,便猜測:如果我們抑...

    根據組織學特性,癌症可分為固態瘤(Solid tumor)及血液腫瘤(Hemalogical cancer)。固態瘤指的是有一明顯之團塊,非液體或囊腫,在血液裡的癌細胞就不算是固態瘤。上皮細胞癌(carcinoma)及肉瘤(sarcoma)等都屬於固態瘤的一種。 免疫治療適用的癌症主要都是固態瘤。台灣健保有給付的免疫治療癌症適應症有: 1.晚期黑色素瘤(Melanoma) 2.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3.典型何杰金氏淋巴瘤(Classical Hodgkin’s lymphoma) 4.晚期泌尿道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 5.晚期頭頸部鱗狀細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一般選擇癌症治療的原則是以臨床實證療效為主,加上其他各面向的考量,包含療效、副作用、價格、健保給付、保險規定等等。通常新興治療如標靶或免疫治療的價格通常比較高昂,在無健保或保險給付的情況下往往有許多可能有效的患者無法接受到這些有效治療。通常當醫師決定換藥時,可能是因為以下幾種原因:前一種藥物療效不佳、病人難以忍受藥物的副作用、病人負擔得起新藥物的價格(健保或病人自己的保險可給付)等等。 雖然免疫治療提供了癌症治療的另一個選項,但不是每個病人都對免疫治療有良好的反應。癌症的治療,仍然要依據醫療團隊的專業判斷,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免疫治療藥物的健保規定只是主治醫師考慮的其中一個因素,最後仍要尊重主治醫師的判斷。若病人有自己的考量,也可以跟主治醫師討論,在決策共享下,共同決定一個最合適患者的治療方...

    1.Waldman AD, Fritz JM, Lenardo MJ. A guide to cancer immunotherapy: from T cell basic science to clinical practice. Nat Rev Immunol. 2020;20(11):651-668. 2.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藥品給付規定 【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洪家燕醫師】幫體內免疫系統催油門!運用人體機制精準殺死癌細胞的治療?】

  2. 2020年12月20日 · 皮膚專科醫師黃勇學說秋冬季節溫差大因為空氣中的含水量減少使肌膚的水分蒸發, 補充水分 固然重要,但重點還是鎖住水分,不然補充速度趕不上缺水速度,皮膚仍會敏感、乾糙。 忽冷忽熱加速水分流失 刺激肌膚發炎、乾癢....

  3. 2019年12月18日 · 常被網路廣告種草的民眾注意近期網上常出現號稱史上最強黃連素通血路藥能同時治療 高血壓 跟 糖尿病 ,誇張形容是中醫秘傳的大寶藏。. 這樣的廣告用語,總讓想擺脫三高威脅的民眾好心動,但衛福部國健署強調,想要「通血路」,首先 ...

  4. 2019年4月2日 · 上背肩胛骨中間的疼痛,也稱為 膏肓痛 ,是許多人最煩躁的困擾之一。 膏肓痛的原因很複雜多元,可能跟肌肉、骨骼有關,可能跟 神經壓迫 有關,也可能是內科問題的轉移痛,今天要來和大家談談神經的部分。 圖片提供/好痛痛. 膏肓痛四大常見神經痛原因: 造成膏肓痛的諸多原因中,背肩胛神經被壓迫到是其中一種,而他有四個容易被壓迫到的方式: 1, 椎間盤突出...

  5. 2020年12月17日 · 一直以來,許多人會用基因、家族史的角度來檢視與預測自身的健康表現,當罹病時也就順理成章推基因出來當作生病的罪魁禍首。 不過,基因對健康的影響真有這麼大? 我們把基因的影響力想得太大了點. 二 一三年五月國際知名女星安潔莉納裘莉投書美國《紐約時報》,發表一篇名為「My Medical...

  6. 2019年4月3日 · 台灣使用玻尿酸改善退化性膝關節炎已經行之多年也有許多醫學研究證食能對退化性膝關節具有效果但是多是直接注射進關節裡那用吃的有用嗎?...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