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0月18日 · 2023年9月24日,兩輛屏東縣政府消防局的消防車仍困於工廠爆炸的建物殘骸中。 (攝影/楊子磊) 明揚大火的化學品爆炸,帶走屏二分隊的4名消防員,李炯佑是屏東唯二的化學災害搶救訓練教官,送走同僚後接受《報導者》訪問時談到化學災害,雖只占屏東縣消防局救災勤務的千分之一,發生比例低,但化學品極為複雜,沒有高度專業根本無法及時應對。 「化學槽車翻覆是車禍還是算化災? 或是像商場裝潢用的松香水溶劑遇到火災產生揮發性氣體⋯⋯化學災害其實比你我想的都近,」李炯佑強調,涉及化學品的災害其實比統計數字來的高。

    • 化學資訊應透明
    • 加強社區防災演練
    • 善用室內定位技術救災
    • 強化災害風險溝通
    • 成立防災專責政府部門

    敬鵬工業公司生產印刷電路版(PCB)的過程,通常需要用到雙氧水以及鹽酸等毒性化學藥劑,另外媒體也報導儲存大量(2,000公升)柴油,這對於深入廠房中搶救的消防救災人員是很大的威脅。這次事件不幸有5位消防人員罹難殉職,另外還有6位消防人員遭不明液體潑傷。 環保署為落實執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已規定,各工廠運作場所(輸入、生產、運送、儲存、輸出⋯⋯)及設施,必須提報實際化學物質種類、位置甚至數量予環保署以及地方消防單位。因為緊急狀況發生時,運作場所中的毒化物材料必須採用適用的滅火劑,以及規畫滅火時可能遭遇之特殊危害、特殊滅火程序、消防人員之特殊防護設備。由於毒化物材料眾多,很多材料是消防人員在教育訓練過程都沒有接受教導過的。 消防法規第10條規定,「公共危險物品及可燃性高壓氣體之製造、儲存或處...

    毒化物的火災常帶來強酸強鹼、空汙(有毒氣體)與水汙的問題,民眾若未能充分的提前被告知,甚至鄰近學校與居家環境沒有任何防毒面具以及空調措施,恐怕毒化物擴散會造成更多人受害。 中央政府環保署、經濟部工業區與地方政府,應該加強全面稽查與盤點各工廠的毒化物現況,畫出影響範圍的保全對象,擬訂緊急應變計畫,更要由企業與地方民眾一同防災演練,由政府督導;並且要求企業制訂適當的風險管理,提出減緩與復原的具體策略,其中納入產物保險對於居民之賠償也屬必要。

    為保障第一線救火消防人員的安全,政府必須提供充分的安全設備與火場平配圖資訊,讓他們安全的進入火場救災。火場救災環境十分險惡,消防人員視線範圍所見有限,甚至一片漆黑。 目前資通訊(ICT)與空間資訊技術結合已發展出消防救災現場的室內定位技術,消防人員位置可以精準定位誤差在30cm以內,其位置可套疊於工廠的數位化平面配置圖上,若圖上有標記危險毒化物位置,可以引導消防人員避免受災;指揮官可以透過視覺化的地圖,正確引導深入火場的消防人員快速至求救人員位置。 另外,據媒體報導,消防人員深入火場原來是為了救助兩名敬鵬工業公司的員工,後來發現員工並未在失火之現場內。以公司危機管理機制而言,其實可嘗試透過手機定位,以及企業安裝災害緊急回報機制的系統,避免不必要的救援風險。目前日本許多企業為避免大規模災害後,...

    工業區鄰近居住環境,更應該重視各工廠的毒化物風險辨識、風險分析與風險處理,透過各項社區活動進行風險溝通,提出各項風險控制手段,讓居住環境的風險利害關係人(企業、民眾、政府)都瞭解必須共同承擔的風險,以及事故發生後所會付出的損失與代價。 若風險損失很小,則可以讓民眾放心即可,但若有一定損失則必須要思考到風險轉移(如:產物保險),積極讓風險降低(防災設備強化、風險意識提升),倘若代價與損失太高無法承擔,則必須要遷移工廠。 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必定會有風險,故其必須提出風險管理與緊急應變計畫,有效控制風險,而其生產過程的各項風險,必須受到政府督導,民眾也有知道風險的權利,才能建立風險意識。 環保與工業主管部門之外,這次大火也燒出勞動部門的責任:按理,勞動部門應檢查作業環境安全。在整起意外中,看得出環保...

    類似的公共安全事件不論中央或者地方政府,其權責單位十分複雜,我國政府組織中必須要有一單位,完整負責災前與災後的各項風險管理的規劃與推動,建議可參考日本、美國與中國的相關防災部會現況。以日本為例,中央內閣府設立危機管理總監,地方各縣市亦有危機管理部,分別負責各項與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有關的跨部會危機管理協調(除了國防之外),包括天災與人為恐怖攻擊等災害風險管理事宜。 美國則有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是美國聯邦政府行政部門的防災減災機構,負責緩解自然災害的影響,推動各項防災教育工作以及災害風險管理與緊急應變措施。而中國近年面對公共安全事件,深知跨部門協調的重要,已於今年3月設立應急管理部,是國務院的災害管理部門,負責整合水災、旱災、地震、森林、消防與各項人為災害的應急救援之協調事宜,不再仰賴國家安全生產...

  2. 2016年3月24日 · 2點16分第一批消防員進入火場,湯興在2點23分時已知起火點在最後方,仍在37分時召集第二批後來罹難的消防員從前方進入火場,在遇熱危險的鐵皮屋內,要在煙霧瀰漫中橫越「74.61」公尺,是不可能的任務。

    • 佳里火災1
    • 佳里火災2
    • 佳里火災3
    • 佳里火災4
  3. 2015年1月20日,離3人分發後下分隊還不到3個月,凌晨2點在新屋保齡球館的一場惡火,黃鈺翔剛跑完救護車勤務,接到指示,他和學長兩人開一台消防車過去。 較資深的學長大多身兼司機,留在外面操縱消防車,學弟進入火場滅火。 黃鈺翔說:「對我們剛下來的菜鳥,進火場是一件很興奮的事,我跟我同學都很期待,覺得進火場就可以多學一點東西。 凌晨2點37分,現場指揮官,新屋分隊長湯興,集結第二梯次抵達的消防員,6個人在火場正面集合,其中包括永安分隊的陳鳳翔、陳彥茗、蔡長融,草漯分隊的謝君杰,觀音分隊的張桂彰,以及新坡分隊的黃鈺翔。 6個人彼此簡單自報家門:分隊、名字、年資,指揮官當場決定讓陳鳳翔(年資5年)以及謝君杰(7年)帶隊。

  4. 2023年10月11日 · 林佳和/他們的犧牲,照見台灣社會的選擇──觀察消防員十年爭權軌跡有感. 在2015年桃園市新屋保齡球館火災21天後,2月10日晚間,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協會與聲援團體在內政部前點燃蠟燭,悼念殉職的6名消防員。. (攝影/楊子磊). 1872年,德國哥 ...

  5. 2023年10月6日 · 陳裔筑的哥哥陳志帆參與2021年彰化喬友大樓防疫旅館火警救災,受困火場6小時,不幸殉職。 陳裔筑表示,當時彰縣府同樣以偵查不公開為由,不斷推卸、拖延召開家屬說明會。

  6. 2016年4月19日 ·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新屋大火報導回應】移車斷水的真相是什麼? 新屋大火一年多後,火場移動消防車導致斷水的爭議,始終未明。 《報導者》在3月29日刊出系列報導後,桃園市消防局首度針對此疑點提出2件新事證,以書面回應《報導者》。 在《報導者》調查報導的基礎上,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以及罹難者家屬,4月14日在桃園市政府前召開記者會,消防局則表示將在2週後說明真相。 《報導者》將持續追蹤報導。 消防員走上街頭振臂疾呼表達立場。 (攝影/林佑恩)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 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

  1. 相關搜尋

    台南佳里火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