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7月3日 · 劉小姐是35歲那年確診 胃癌 ,接受全胃切除手術並做了1年的輔助性化療,「我真的以為我已經好了跟正常人一樣了因為食慾跟體力都已經恢復到78分」,但2017年9月她因為肚子痛到醫院檢查才發現胃癌已經有腹腔轉移。 「我真的好痛苦,根本沒想到會有腹腔轉移。 」劉小姐形容她當下的感覺,從來都沒想過癌症會再次找上她,而復發之後,治療的難度、死亡率都比第一次高上許多。 台北市萬芳醫院癌症中心主任賴基銘搖頭,「會轉移的癌症,都是早期就轉移了,第一次沒發現,它就在那邊等待時機爆發。 癌症不分年齡. 獲知腹腔轉移的劉小姐到萬芳醫院再次接受化療,但化療帶來的痛苦讓她幾乎堅持不下去,做完一次療程就說要出院回家、不要再繼續過這種生活。

  2. 2018年8月17日 · 根據衛福部資料,全球每10秒鐘就有一個人死於COPD,台灣一年則有超過5千人因COPD死亡。 王智亮說,常見測量肺活量的「用力吐氣」,主要就是用來測量阻塞性肺病,「氣道阻塞,你用力吐氣的時候氣流會被堵住,平緩吐氣的時候反而不會感覺。 另一種會造成肺活量不足的,是侷限性的肺部疾病,如 肺結核 ,也就是肺部空間無法完全擴張,所以會顯得氣流量很少;王智亮說,「當然肺活量下降還有很多原因,包含肌肉無力、肥胖等,但是這是一個判斷肺部疾病的方式,也是警訊。 爬樓梯喘是肺活量不足嗎? 蘇一峰說,肺活量是一般人的7、8成時,在做激烈運動的時候才會覺得喘,「像是爬5、6樓才覺得喘,就算是一種激烈運動」,而下降到一般人的5成時,日常生活就會開始出現一些問題,「如果你爬1、2樓就喘,那就是到了4、5成了。

  3. 2018年3月28日 · 58歲從事會計工作的女士,9年前好友過世後,每天以淚洗面,連哭3天後感覺眼睛刺痛、出現畏光的情形,去眼科檢查過後發現視神經受損,罹患 青光眼 。 並表示:「當下真是既震驚又感到害怕,在當時的環境,因為沒有太多青光眼的資訊,聽到罹患青光眼就好像聽到自己被宣告即將失明一樣。 什麼是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種可導致眼盲的眼部疾病。 三十五歲以上的成年人,每五十人中就有一人的視力會受到此病之威脅。 當一些因素使眼球內水分泌增加或排出受阻時,會讓眼壓升高。 當眼壓高到損傷視神經,在視野上出現缺損時,就稱青光眼。 若沒有儘早發現,沒有控制眼壓,. 病情將逐漸惡化,視神經受損愈來愈明顯,視野缺損的程度越來越大,將導致失明。 青光眼分為急性和慢性青光眼兩種。

  4. 2020年3月26日 · 醫界普遍同意,胰臟癌是難以對付的「癌王」,不少名人不敵胰臟癌過世,包括選擇安樂死的資深體育主播傅達仁、名嘴劉駿耀、法國名廚侯布雄、蘋果創辦人賈伯斯、聲樂家帕華洛帝等。 胰臟癌不易早期發現、治療難度高、預後不佳且復發率高,是名副其實的「九死一生」! 胰臟癌被稱為「癌王」,發現時6成都癌末. 胰臟癌是一種惡性度極高的癌症,被稱為癌王,近年來,大腸癌、乳癌、肺癌的致死率逐年下降,但是胰臟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不降反升,成為美國、日本、韓國、台灣等地的新癌王。 胰臟癌雖然發病率不算高,但惡性度高得可怕,尤其是症狀不明顯,胰臟位於腹腔最深處,沒有痛覺,罹患腫瘤很難早期發現,等到有感覺時,要治療也很困難了。

  5. 2019年9月27日 · 28歲得第4期轉移大腸癌 靠熱治療「起死回生」. 28歲女性、沒有特殊病史、沒有家族病史、生活作息正常,卻在反覆下腹痛之後發現自己得了大腸癌,而且還是轉移到腹膜的第4期,很少有人能活過2年。. 但透過41~43°C的熱化療,讓她在手術後4個月就回去上班 ...

  6. 2022年11月30日 · 陳榮興指出,腦下垂體病症最常見的症狀為 「泌乳素分泌異常」 ,發生在女性身上會出現 「溢乳症」 ,意旨不在懷孕或哺乳期中,但乳房卻有乳汁分泌,且女生月經不規則,若該症狀發生在男性,會產生性慾下降、性無能或不孕情形。 若病人正值青春期,則會面臨 「生長激素異常」 ,例如會生長激素分泌過多,會出現 「巨人症」 ,身形較一般小孩來得高,成人也容易有面孔粗曠、下巴鼻子或手腳肢端出現肥大症。 除此之外,腦下垂體也會影響 「甲狀腺、腎上腺分泌」 ,例如患者本身並無使用類固醇藥物,卻出現類固醇相關副作用,如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過高,導致 高血壓 、高血糖、體重增加、皮膚薄如紙片,容易瘀血等症狀發生。

  7. 2021年11月11日 · 根據衛福部 109 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2020 年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中,胰臟癌排名第 7,在女性癌症死因上則排名第 5,不可不慎。. 有「癌王」之稱的胰臟癌,因為在早期時幾乎無症狀,所以難以察覺,即使少數出現症狀,包括食慾不佳、上腹疼痛、噁心嘔吐、背痛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