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25日 · 台電公司16日公布年度統計資料2023年度全年售電共2300億度較前2022年小幅度減少但台電預估今2024年尖峰負載創歷史新高增加至4100萬瓩為此今年將有四部燃氣機組上線打破一年新增最多機組的紀錄

  2. 2023年7月3日 · 去年台電發布強化電網韌性計畫其中包含短中長期各項工程短期2年內將加速辦理執行中的韌性工程並強化系統保護及防衛能力中期5年內持續推動電網分散及強固工程長期10年則將完成3大樞紐節點分散工程及相關長程計畫。. 近年台灣停電 ...

  3. 2022年9月15日 · 台電說明減少電力傳輸距離是降低電網風險最佳解方因而台電規劃由燃氣機組及再生能源等電源就近直供科學園區及產業園區等用電中心而不再需要全數經過南北幹線輸送電力可減少電網負擔降低電力耗損如此可把既有電力幹線留給民生 ...

  4. 2022年11月23日 · 台電負擔全國的發輸配售電業務同理可證應可先盤查台電的七種溫室氣體總排放量接著依據不同溫室氣體的全球暖化潛勢GWP換算為二氧化碳當量CO2e),正是所謂的碳排量加上一些台電之外其他的數據最後將之轉換成電力排碳係數也就是

    • 「預估」備轉容量燈號,不等於「實際」備轉容量
    • 用電攀升超乎預期、再生能源難以估計,考驗台電應變能力
    • 專家建議「備轉容量」即時化,要求民眾適時節電
    • 延伸閱讀

    台電於每日上午7時,會公布當天的「預估」備轉容量率,由於太陽能、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的實際發電量易受到天氣影響,實際供電能力會與預估的最大供電能力有所落差;而實際用電量也會與預估用電量不同,因此「預估」備轉容量燈號並不等於「實際」備轉容量。 舉例來說,5月17日台電公布的預估日間最高用電尖峰為3700萬瓩,台電推估的最大供電能力為4073.8萬瓩(含太陽光電),「預估」的備轉容量為373.8萬瓩、「預估」的備轉容量率為10.1%,「預估」為供電充裕的綠燈。 然而,受疫情影響,民眾紛紛在家活動,且天氣炎熱,17日下午2時的「實際」用電量攀升到3744.2萬瓩,刷新歷年5月尖峰負載紀錄。在供電能力不變的情況下,備轉容量已經剩8.8%,為供電吃緊的黃燈。 更糟糕的是,17日下午1時興達電廠燃煤1號機...

    部分火力發電機組的發電量偶爾會超出裝置容量,發出100%以上的電力,台電說明,那是受到機組配件升級、環境溫度較低、機組效能測試等因素影響,致使淨發電量可能高於裝置容量,大多屬短暫現象。 台電網站說明,系統運轉淨尖峰能力計算包含扣除歲修、小修及故障機組容量,並考量火力機組環保限制、輔機故障、氣溫變化,水力發電機組的水位、水文、灌溉及溢流等因素。 由於再生能源占比逐漸提升,其間歇性發電易受天氣狀況影響,使得「備轉容量」的預估增添變數。以513大停電事故為例,當時備轉容量雖有10%(368萬瓩),但其中包含部分水力發電、太陽光電與風力發電,中國時報報導,可即時快速起停的機組約僅佔2%,難以即時支援減少的6%,導致最終仍須待興達電廠燃煤機組重新升載6小時發電。 517停電事故則更顯示備轉容量高估的狀...

    無法即時救援的備轉容量屢遭外界批評「灌水」。對此台電表示,513跳電是人為事故與備轉容量無關,即便備轉容量更高,瞬間電網不穩仍會造成跳機與停電事故,「但若有更高的備轉容量,確實有助於縮短復電時間。」未來將檢討備轉容量的計算與呈現方式。 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張簡樂仁透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說明,有分快速備轉與慢速備轉。快速備轉是可立即支援的發電機組,如待機的發電機組、水力機組等;慢速備轉機組則需要啟動、熱機、升載的時間。 張簡樂仁也說,「因應停電事故時若有許多快速備轉機組,或許可以更快復電。」備轉如同「買保險」需付出高額成本,隨時讓機組處於待機狀態,或增建機組備用都是高額投資與建設成本,「我們必須考慮,是否有必要為了偶發、難以預測的事件提高備轉容量,長期付出高額的費用建置?」 環境規劃協會理事...

  5. 2017年3月28日 · 台電不只更新機組也投資上百億元環保防制設備是首個超超臨界燃煤機組。 蔡英文視察時,除聽取林口電廠對於更新的火力發電機組與後續環保監控設備報告外,也重申2025年能源轉型目標,包括實踐綠能占比20%、天然氣50%、燃煤30%的發電結構。

  6. 2024年5月10日 · 2.5萬用電大戶夏月電價16日啟動全年電費不變夏月電價6月實施台電家庭單月破千元主因用電增加. 台電指出,一般家庭夏季平均月用電量413度,月電費1023元;非夏季平均月用電量301度,月電費593元,等於夏季電費較非夏季增加430元,相當於漲幅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