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 豪雨特報

    • 對流雲系發展旺盛,易有短延時強降雨,今(27)日高雄山區及屏東地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請注意雷擊及強陣風,山區請慎防坍方及落石。中部及東部山區亦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請注意。

      發布時間:05/27 17:10

  2. 哥倫布

    OH, 美國

    多雲
    26°14°
    18°C
    • Monday
      雷雨
      26°14°
    • Tuesday
      雷雨
      25°13°
    • Wednesday
      零星陣雨
      20°11°
    • Thursday
      晴朗
      22°11°
    • Friday
      晴朗
      24°12°
  3. 2023年8月28日 · 31公分的數字看似不多,對雲林沿海卻是不斷疊加的壓力。 雲林縣水利處處長許宏博拿出從氣象局下載的潮汐資料解釋,每年農曆6、7、8月是潮汐最高的時候,又以農曆18日左右潮汐最高,閩南語俗稱「18流」,今年8月4日(農曆6月18日)適逢天文大潮,加上卡努颱風暴潮影響,一連串的巧合,導致這次的事件。 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教授吳祚任長期研究海嘯與暴潮,這次箔子寮水淹碼頭,他第一時間就在Facebook發文指出這很明確是暴潮。 他解釋,有兩個力量造成暴潮: 氣壓:颱風是低氣壓中心,局部的低氣壓會吸起海水,造成海平面上升,就像拿吸管喝珍珠奶茶時,一吸就會造成局部低氣壓,珍珠和飲料往上跑。 風:颱風在打轉時, 會將水一直往岸邊堆積,颱風的強烈風速往往夾帶巨浪,巨浪騎在暴潮上,輕易就能破壞海堤。

  4. 聽Podcast,感受真實. 報導者Podcast節目,透過記者、事件當事人的第一手告白,和來自現場的收音紀錄,帶你走進新聞幕後、故事現場,感受更完整的真實。. 更多影像新聞. 《報導者》是由「財團法人報導者文化基金會」成立的非營利網路媒體,致力於公共領域 ...

  5. 2022年7月12日 · 科學. 氣候變遷. 森林. 目前全世界只有1%的森林可以稱之為霧林,分布在台灣1,200~2,500公尺的紅檜、扁柏、雲杉、台灣杉等就是典型雲霧森林。 這些霧和樹交織成的森林,能在乾季保存2倍以上的降水量、縮小溫差,特殊的環境讓霧林帶裡每棵樹的樹冠層像是一棟「空中公寓」,攀附著許多台灣特有的蘭花與蕨類。 然而,當極端氣候影響愈趨明顯,高度依賴雲霧水氣的霧林帶植物首當其衝。 林試所助理研究員徐嘉君套疊氣候變遷模型,結果顯示:預計到2100年,雲杉林將減少7成以上範圍,檜木林也將減少5成以上,尤其在全台扁柏林規模最大的宜蘭棲蘭山區,扁柏將幾近消失,且存活下來的雲杉、檜木林分布海拔將上移300~400公尺,連帶在上面的附生植物「房客」也得往更高海拔搬家。

  6. 從年出口6萬張穿山甲皮,到保育模範生──台灣穿山甲保育之路. 根據國際野生物貿易調查委員會(TRAFFIC) 統計 ,過去10年,有100萬隻穿山甲遭盜獵,數量已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列為「極危」等級,下一個階段就是野外滅絕。. 而台灣,極可能是穿山甲最後的 ...

  7. 2021年6月13日 · 科學. 人物專訪. 防災. 讀者投稿. 美國東南部從5月2日跨夜到隔天, 在24小時內接連出現23起龍捲風 ,狂掃喬治亞、田納西、密西西比與德州,所經之處滿目瘡痍,近2萬戶無電可用;時隔數日, 中國華中與華東地區也傳出強烈龍捲風「暴走」災情 ,至少10人喪命,超過300人受傷。 隨著台灣也從5月進入龍捲風好發季節,文化大學大氣科學系副教授劉清煌看著外電報導,緊盯著電腦螢幕的氣象雷達回波圖,隨時準備出動獵捕龍捲風。 留美師從龍捲風研究世家,回台續當追風的人. 從研讀博士時期開始,劉清煌經常南北追風到深夜,休旅車滿是刮痕。 (照片提供/劉清煌)

  8. 2020年12月15日 · COVID-19. 公衛. 氣候變遷. COVID-19(亦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 疫情持續蔓延,全球至今仍籠罩在疫情陰影中。 許多科學研究顯示,在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的影響下,未來只會出現更多、更嚴峻的流行病。 台灣已出現呼籲制定《氣候變遷法》的聲音,並在2020年12月初提出 草案版本 ,台灣社會能藉此反思公衛環境與傳染疾病之間的密切關係嗎? 「我是護理師,剛好是上班感染到的,我媽則是被我傳染的。 暖化帶來連鎖效應? 全球進入流行病時代. 「我們已進入了流行病的時代! 公衛的巨大挑戰:氣候變遷. 氣候難民的遷移,增加了接觸新病原體機會. 「最近幾波疫情爆發,顯示我們與大自然的關係已嚴重失衡」 所謂的溢出就是,當病毒跨物種地從非人類的動物載體轉移到人類,並且適應了人與人之間的傳播。

  9. 檢測的意義又是什麼? 目前台灣統一採用RT-PCR檢測,透過喉頭拭子採檢,由合約實驗室進行,這項檢測是直接檢測病毒,準確度最高,是疫情防堵時期最重要的檢測工具,可以減少漏網之魚、不知情下在社區傳播。 但檢測時間較長,最快需4小時,且是機器化作業,檢驗無法隨到隨機,一天會定時上機,所以一般狀況下至少24小時才會知道結果。 不過,一旦擴大流行,採驗人數過多,可能造成實驗室能量不足、甚至讓門急診大塞車,此時即需快篩試驗加速篩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