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年轻人“中国认同感”调查报告 1. 以下是部分接受采访的香港年轻人的观点: BeBe (香港本地人,30岁): 对自己中国人的身份不困惑,因为中国民主的意识,包括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一样的。 但我在香港出生,所以,我一般跟别人说我是香港人。 无法接受中国大陆的毒奶粉等加了工业原料的食品。 香港优先的话比较困难,因为香港以旅游为主。 但如果是买奶粉的话还是香港人优先比较好。 对于和中国内地的距离,香港有“一国两制”和言论自由。 Winter(香港本地人,80后):香港和内地在基础设施、教育等方面有很多不同,价值观也有差异,所以,很多时候,香港人不觉得自己是中国人。 如果有中国内地的负面新闻,香港人会觉得很丢脸。 还有一些内地人的素质不高,香港人比较反感。

  2. 2022年7月30日 · 纪兴表示,这是新冠疫情近三年以来澳大利亚中文教师联会第一次举行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大会。 中文教育中的“三教”既是本次大会重点讨论的问题之一,也是澳洲中文教师面临的挑战。 纪兴在采访中对“三教”做了详细介绍。 “三教即教师、教材和教法。 在教师方面,我们要尽量对他们进行培训。 他们大多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地。 而澳洲的教育跟这些地方的教育制度不一样。 另外据统计我们的教材大概有一万多种,但很多是中国大陆出版的,所以有些可能是不太适合的,我们要开发一些本土化的教材,适合澳大利亚学生学中文的教材。 在教法上,我们在探索追求的是根据澳大利亚人的特点和思维方式,让他们在学习中文时更容易理解。 澳大利亚中文教师联会成立于1995年5月,现有会员教师4,500人,中文学生约188,000人。

  3. Explore over 200 SBS Podcasts in various categories such as News, Learn a language, Meditation, First Nations voices, Food, Sport, Culture and many more. Find a podcast in

  4. 2022年2月24日 · Sydney Opera House at Circular Quay in Sydney. Source: AAP Image/Steven Saphore. 要點: 「雪梨」和「悉尼」的譯法早在1800年代已出現,但早前「雪梨」較為盛行。 學者推斷,兩種譯法均是來自中國南方的口音,而「雪梨」有可能源於四邑話。 澳洲不同的中文傳媒對使用哪種譯法,有它們自身的考慮。 清末早已兩譯並存. 歷史語言學家林雍坣(Ely Finch)向SBS中文稱,根據其所研讀的澳洲早年中文紀錄,例如商舖印章、宮廟匾額及報紙書籍等,皆以「雪梨」為名,「看起來在二十世紀中葉以前,『雪梨』是本地華人最常用甚至唯一用的譯名。 SBS中文翻查澳洲政府設立的圖書館資料庫. Trove.

  5. 2018年1月4日 · | SBS Chinese. 环境变化导致巧克力在2050年灭绝? 有植物专家警告,受气候变化影响,全球可可树的数量将面临消失,将来巧克力可能全面停产。 Chocolate cake Source: Chris Middleton. 生产可可豆的可可树只适合在接近赤道而且天气潮湿的热带雨林中生长。 Newscorp报道,气候变化加上细菌繁殖将会令土壤的湿气流失,导致在2050年可可树不适宜再在世界各地生长。 届时,不单可可树将会在地球上“绝种”,巧克力也可能需要停产。 现在,两个西非国家科特迪瓦及加纳生产全球超过一半的可可豆,但当地干旱的气候及持续上升的气温将令可可树难以生存。 要解决问题,农民将需要将植物迁移至离水平线较高的位置,但却受到土地不足的问题所限制。

  6. 3 天前 · 据报道,中国知名获奖摄影记者卢广本月早些时候在动荡不安的新疆失踪,据他的妻子小丽说,卢广被国安人员拘留。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