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5月18日 · 想要省錢有感,特別彙整網友建議,提供小資族四大合法節稅妙招,包括勞退自提不列入個人薪資所得、善用列舉扣除額、善用特別扣除額、存股節稅等。

  2. 2023年7月4日 · 全憑這2招節稅. 財政部公布最新綜所稅申報資料,2021年有13戶年所得在500萬元以上,其中還有2戶是超過2,000萬元,特別的是,這些人依法將各項扣除額發揮到淋漓盡緻,使所得淨額達不到繳稅門檻,而不用繳稅。. 根據資料顯示,2021年度綜所稅申報戶共 ...

  3. 2022年1月2日 · A:我國個人綜所稅免稅額自2022年提高4千元至9.2萬元,綜所稅申報戶約652.4萬戶皆可多減稅,綜所稅課稅級距也從提高到56萬、126萬、252萬、472萬。 而綜所稅標準扣除額將調高至12.4萬元,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皆調高至20.7萬元。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1年12月12日 · 7方式能選,這招最省. 2021.12.12. 13:50. 今周刊. 節稅. 贈與稅. 善用夫妻之間贈與「免贈與稅」的規定,就能省下可觀稅金。 圖/本報資料照片. Q:我是蔡先生,2018年和兄弟分家,賣掉了台北市精華地段屋齡數十年的老宅,進帳上億元,在繳完相關稅金和兄弟分完後,手邊還留有數千萬現金。 我想把售屋所得現金,分一部分大約2,400萬元給我的兒子阿哥,請問要如何移轉才能最省稅呢? A:有錢人總是「億來億去」讓人羨慕,他們的煩惱也和我們不一樣,總是會想辦法節稅,但有時誤聽讒言,節稅不成反成逃漏稅,連補帶罰得不償失。 錢要怎麼轉才能讓家庭財產持盈保泰? 其實有許多合法途徑可以使用,光是善用夫妻之間贈與「免贈與稅」的規定,就能省下可觀稅金。 財產轉移前,必定要懂「贈與稅」.

  6. 2024年4月24日 · 蘇家宏表示,高所得投資人若在上市櫃股票除權息之前賣掉股票,就不會產生股利收入,由於目前不課徵證券交易所得稅,可達到節稅的效果。 蘇家宏也提醒需要注意出售股票成本及是否符合高賣低買,出售股票成本包括證券交易稅股票0.3%、ETF 0.1%以及券商手續費,需注意是否划算。 此外,出售時間與買回時間符合高賣低買,如無法在股票填權息之前買回,反而沒有賺到填權息。 五、出借股票來節稅. 蘇家宏指出,「出借股票」如遇到除權息,由於股票已經出借,所以自己並不會有股利所得,但會有權益補償股利,借券收入則列入租金收入來課稅。

  7. 2024年5月6日 · 在了解節稅的細節之前,先簡單說明所得稅的計算公式,基本邏輯是「綜合所得總額」減去「免稅額」、「一般扣除額」、「特別扣除額」之後,算出「綜合所得淨額」,再乘以適用的累進稅率,算出「綜合所得稅應納稅額」。 而購屋族、租屋族節稅的細節,就在一般扣除額的項目之中,因為一般扣除額可以分成「標準扣除額」或是「列舉扣除額」兩種,申報人可以擇優適用。 購屋族》購屋借款利息最高可列舉30萬元. 以單身者而言,標準扣除額為每人12萬4,000元、夫妻為24萬8,000元;列舉扣除額則主要有6大項,包含:捐贈、人身保險費、醫藥及生育費、災害損失、自用住宅購屋借款利息、房屋租金支出。

  8. 2024年4月25日 · 根據2006 年開始實施的《所得基本稅額條例》,也就是俗稱的最低負制規定,應計入個人基本所得額的保險給付,只有人壽保險和年金保險這兩項,而且只有從2006 年1 月1 日起新成立的保險契約,又符合受益人與要保人非屬同一人的情況下,受益人所領到的保險給付,才要計入最低負基本所得額。 這個部分又可分為「死亡給付」及「非死亡給付」兩種,若為死亡給付,同一申報戶全年所領的金額在3,330 萬(2024 年度起調升為3,740 萬)以下者,不用納入基本所得額計算;超過3,330 萬者,則以超過部分的金額計入即可。 若是非死亡給付,就要全數納入基本所得額。 舉例來說,柯先生的媽媽剛過世,柯媽媽在生前有3 份人壽保險契約,要保人及被保險人皆為柯媽媽,受益人皆為柯先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