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1964年出生的李曉明,精瘦的臉頰至今留有軍人的堅毅。 (攝影/吳逸驊) 1989年6月3日下午,身在通縣(現通州區)三間房軍用機場,116師高炮團1營2連中尉雷達站長李曉明看到北京東南郊的天色一片陰沉。 5月20日,當時的國務院總理李鵬簽署「戒嚴令」,他就在那一天隨所在的第39集團軍116師從駐地遼寧省海城市出發,22日到達了三間房機場,住在軍用帳篷裡。 三間房機場的出口有哨兵24小時把守,軍人們出不去,除了出操訓練,只能學習《解放軍報》,也有人帶了收音機,瞭解學運的情況。 軍校本科畢業、分到部隊擔任副連職雷達站站長的李曉明,有點不知道如何面對學生。 一方面,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但另一方面,在部隊被稱為「學生官」的他,兩年前也還只是石家莊軍械工程學院的學生。

    • 斯洛伐克總理遇刺1
    • 斯洛伐克總理遇刺2
    • 斯洛伐克總理遇刺3
    • 斯洛伐克總理遇刺4
    • 斯洛伐克總理遇刺5
  2. 2022年11月13日 · 他的著作 《普通人:第101後備警察營與納粹在波蘭的最終解決方案》 是關於德國第101後備警察營的真實故事:1942年1月, 萬湖會議 確認了1941年起逐步成形的最終解決方案,納粹德國決定清洗歐洲猶太人,將他們全部送往「東方」(波蘭與俄羅斯)並奴役之,倖存者則予以處死,欲將猶太民族徹底滅絕。 而在第一線執行大規模槍擊及圍捕猶太人,將他們驅逐到死亡集中營的,多由後備警察營負責。 在眾多警察營中,來自漢堡的第101後備警察營顯得十分「非典型」:他們的組成分子年齡偏高,被認為不適合從軍;在戰前接受教育,見過不同於納粹的政治與道德標準;多為工人階級與底層出身,而當時的漢堡,也是德國納粹化最低的城市之一。

  3. 2023年2月23日 · 2022年3月25日下午,參與反戰遊行的群眾舉著布條向布蘭登堡門移動。 (攝影/楊子磊) 國際兩岸. 歐洲. 2022/4/7. 文字. 劉致昕. 攝影. 楊子磊. 設計. 江世民. 核稿/李雪莉;責任編輯/張詩芸. 中國. 難民. 時事. 能源. 外交. 德國. 人物專訪. 經濟. 俄羅斯. 烏克蘭. 國際關係. 歷史. 歐盟. 軍事. 國際兩岸. 歐洲. 2022/4/7. 文字. 劉致昕. 攝影. 楊子磊. 設計.

    • 斯洛伐克總理遇刺1
    • 斯洛伐克總理遇刺2
    • 斯洛伐克總理遇刺3
    • 斯洛伐克總理遇刺4
    • 斯洛伐克總理遇刺5
  4. 2023年12月13日 · 隨之而來的是總理蕭茲(Olaf Scholz)在國會報告時宣告:「眼下的德國,只有一個位置可站 德國必堅定站在以色列這邊。 」他也將矛頭指向哈瑪斯幕後的伊朗,而國會朝野黨團則捐棄原先嚴重的內政爭執,通過團結「挺以」的一致表態。

  5. 2021年11月10日 · 歐列格.戈傑夫斯基(Оле́г Анто́нович Гордие́вский)是冷戰時期的傳奇間諜,他在蘇聯國安會(Komitet gosudarstvennoy bezopasnosti, KGB)的特務家庭長大,從小就注定要成為KGB情報員。 然而加入KGB沒幾年,他就轉而效忠英國軍情六處(Military Intelligence, Section 6,簡稱MI6),當起雙面諜。 直到今天,俄羅斯仍維持這位傳奇間諜的死刑判決,他也仍在暗殺威脅下隱姓埋名,定居英國。 歐列格的雙面諜生涯,深深影響了冷戰下的國際情勢,英國首相柴契爾與美國總統雷根,都從歐列格提供的情報獲得許多決策洞見。 他偷來的蘇聯機密讓英國得以洞悉敵方心理、擬定對策,進而平息了一觸即發的第三次世界大戰。

    • 斯洛伐克總理遇刺1
    • 斯洛伐克總理遇刺2
    • 斯洛伐克總理遇刺3
    • 斯洛伐克總理遇刺4
    • 斯洛伐克總理遇刺5
  6. 2015年12月27日 · 2015年是前南斯拉夫內戰結束20週年,這場二戰後歐洲土地上最嚴重的戰爭帶走超過14萬人的生命,近400萬人流離失所。. 在戰後20年的此刻,《報導者》除關注當年「受害者」的經歷與處境,更深入長期有著「加害者」刻板印象的塞爾維亞,聆聽當地人們 ...

  7. 2022年11月22日 · 黃哲翰/德國總理的中國成癮症(上):從漢堡港到二十大,蕭茲為何頑固跳坑?. 2022年11月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在北京大會堂歡迎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到訪。. (攝影/Kay Nietfeld/POOL/AFP). 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於峇里島G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