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金教授首先點出三大提問:1.人口多寡是問題發生的本質嗎? 2.在關於地方消滅論或田園回歸論的討論中,是否將地方發展過疏的問題,窄化成人口漸少的問題? 3.為回應「發展過疏」,目前所提出的各式政策或行動方案,真的是問題解決的良藥嗎? 時值臺灣地方創生元年,面對兩國相近的發展困境,金枓教授的提問對於臺灣地方創生的推動也同樣具有震聾發聵的正面意義。 因此,本文乃針對地方創生的問題與因應模式,討論相對應的社會條件與支持體系。 就農村地區的人口減少現象來說,固然聯繫著產業發展停滯、自然資源管理能力衰退……等惡性循環的後果,但假使人口數量與地方發展成敗必然呈現正相關,那麼又該如何解釋比日本農村人口更為稀少,卻更具發展特色與活力的歐洲偏鄉呢?

  2. 走進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生物藥劑大樓一間又一間的實驗室正繁忙地進行菌株培養蟲體實驗防治效果試驗等工作農委會在2017年9月推出的10年化學農藥使用量減半政策這項政策促使產官學界積極投入生物農藥研發與生產加速生物農藥商品化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在2017年結束了為期4年的推動生物農藥產業化計畫》,其主導的天然植物保護資材商品化研發應用開發平臺」,加速生物農藥開發流程擴大符合優良實驗室操作規範GLP的毒理試驗理化性試驗接案量能順利將幾種生物農藥技術移轉給業者為生物農藥體系的推進開啟新契機。 跨域合作,分進合擊以提升效率.

  3. 20230915. 李士畦表示農機電動化產業策略聯盟是農工合作的進一步衍伸。 口述/李士畦、採訪.整理/葉小慧、攝影/吳尚鴻. 工業技術研究院簡稱工研院2022年底率先推動農機電動化產業策略聯盟」(簡稱農機電動化聯盟),攜手台灣農機工業同業公會TAMMA與學界及官方代表跨領域結合電動化需要合作的三電業者電池電機電控),設定了工規農用優質平價並能行銷國際的臺灣國產智電型農業機械為目標。 聯盟於今(2023)年8月已獲內政部核定,即日起招兵買馬,預計11月正式成立。 從農業缺工角度出發 推動農機前進智電化. 事實上,這是農工跨域合作的進一步成果衍伸。

  4. 其他人也問了

  5. line. twitter. 陳玠廷帶領農科院團隊執行農村再生計畫,近年因應地方創生政策之推動,先後出版《農村發展指引手冊–創生中的關係人口》」、《農村發展指引手冊2–關係人口經營策略》。 口述/陳玠廷 採訪.整理/張誌 攝影/李揚. 在談論地方創生之前,我們要先了解地方發展遇到的困境,簡要來說,就是人力資源不足,其中又可從「量」跟「值」的角度來看。 全球有許多非都市的地區人口持續地減少,導致區域內社會、經濟功能萎縮,此時即使有良好的改革政策,也因缺乏人力而很難落實;除此之外,能否順利找到對的人來地方發展也是關鍵,而這就關係到我們對地方發展有什麼樣的期待,才能進一步討論哪些人是我們要找的對象。 以臺灣而言,談論地方創生應從兩個要點的切入:地方DNA和關係人口。

  6. 昆蟲館擁有全臺最豐富的夜蛾、蜻蜓目及有螫蜂類標本,其中夜蛾標本逾1千種、蜻蜓目達160種,有螫蜂類也有大約1千1百種。 生物標本是自然史的時空膠囊,可以讓已滅亡的物種,宛如在時空中暫停、重現眼前。

  7. 技職體系出身的屏科大,本就以高職學生為主要的入學來源,「這是屏科大的優勢,所以我們也將校外實習與實務專題,列為大四學生的必修。 」為了凸顯屏科大的實務特色,林盈宏指出,屏大是一所將實務專題列為必修的大專院校,並且學生必須到實驗室進行2年的實務訓練。 「系上鼓勵所有學生進行校外實習,在大三下學期就會替學生進行實習單位的媒合,並要求同學在大四上需完成18週、每週5天的實習,才能取得這9學分。 根據屏大植醫系官網資料顯示,108學年度校外實習合作單位共有15家,涵蓋農業改良場、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環境工程、環境保護、農業科技、生物科技、育苗、除蟲等範疇;也邀請台灣拜耳股份有限公司協同教學,將農業藥劑的實務經驗帶到課堂上。

  8. 因應開放萊豬進口,農委會積極輔導國內養豬產業轉型升級,硬體設備的建置是這次「因應貿易開放養豬產業全面轉型升級計畫」的一大重點。 但在政府輔導政策正式推出、上線之前,早有多位在地豬農意識到豬隻畜舍智慧化、自動化的趨勢,在幾年前已陸續改建原有傳統豬舍,引進新式設備,打造更舒適、優化的養殖環境。 位在彰化的世平畜牧場場主邱豪,2015年年底回老家接手養豬場,深知母豬是養豬產業的根本,經過一、兩年的學習與摸索,邱豪從改善母豬養殖方面著手,在2017年第3季購入自動試情公豬車,「其實跟豬隻生產流程類似,第一件事就是先改善母豬配種的部分,為了增加配種品質與效率,當時一看到這個產品,我就毫不猶豫地投資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