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6月11日 · 鴻海集團創辦 45 年來第一次自辦法說會今日6/11於土城總部舉行。 董事長郭台銘並未出席,會議交由 4 位董事候選人主持包含鴻海副總裁暨亞太電信董事長呂芳銘S 集團總經理暨京鼎董事長劉揚偉、富士康工業互聯網(FII)副董事長李傑、鴻騰精密董事長盧松青。 對於外界最關心的接班人議題,劉揚偉證實,未來鴻海將在董事會下設立 9 人組成的經營委員會,成員包含盧松青、呂芳銘、劉揚偉、李傑、鴻海副總裁暨財務總長黃秋蓮、鴻海財務長黃德才、富士康執行總經理林政輝、B 次集團負責人姜志雄、夏普董事候選人林忠正等人。 未來,各項決議會先透過 9 人小組討論,再交由董事會的董事們做最終決定。 「新的運營模式,思考將更細膩、全面,繼續領導龐大的鴻海集團,」劉揚偉說。

  2. 2024年4月18日 ·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 17 日也證實,4 月已開始試行輪值執行長制將以鴻海母公司的事業群總經理為主輪值時間以 6 個月為一個周期。 「輪值執行長」制度較為罕見,但分析師認為這能促進團隊合作,避免領導層權力固化,同時培養下一代的領導人才。

  3. 2023年12月5日 · 鴻海近日宣佈子公司將大手筆在印度砸 500 億元擴建廠房,被認為是加速供應鏈移轉、擴大當地 iPhone 產能的重要投資不過當外界看好印度製造持續擴展之時鴻海的印度布局也被披露正面臨著語言文化衝擊甚至是勞資糾紛等種種挑戰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3年10月4日 · 鴻海在 2021 年 11 月與 Lordstown 簽署 2.3 億美元的協議,買下其位於俄亥俄州的廠房,成為鴻海在北美製造電動車最重要的樞紐,並獲得 Lordstown 的股份,同時雙方也定下代工合作的關係。 鴻海積極搶下代工訂單,電動車夢能實現嗎?

    • 他 1986 年加入日產 2019 年爬到副營運長
    • 裕隆與日產合作數十年 雙方關係密切
    • 關潤與鴻海結緣 可能起於一年半前之合資事業
    • 關潤、日本電產、電動車與鴻海

    先來看看關潤的背景。 根據鴻海公告,關潤於 1984 年畢業於日本防衛大學校(相當我國的國防大學)機械系,1986 年加入日產汽車公司,並於 2019 年擔任雷諾 - 日產 - 三菱汽車聯盟副營運長。 不僅如此,他也曾在日產汽車的中國合資事業東風汽車公司擔任總裁,對於汽車及零組件產業的營運管理非常熟悉。 2019 年底,關潤揮別老東家日產,跳槽至全球最大微型精密馬達製造商日本電產集團(Nidec),歷任總裁、執行長及營運長等職位,一度被視為創辦人永守重信的接班人,但卻在 2022 年 9 月以「為了扛起公司業績持續惡化的責任」為由,辭職下台。

    從公開資訊來看,關潤與台灣企業界的交集,最初可能是因為日產與裕隆汽車的長期合作關係。 根據裕隆官網,1953 年裕隆成立後,不僅成功試造第一輛吉普車,也開始與美日同業簽訂合作契約,除了成為日產全球第一個海外授權生產汽車的公司,並生產各種汽車零件,逐步提昇台灣汽車的自製率。 1999 年,裕隆投資日產菲律賓廠,正式前進東南亞市場;2000 年 11 月與雷諾汽車簽約,正式取得雷諾汽車台灣總代理權。 2003 年 5 月,裕隆汽車分割為裕隆汽車及裕隆日產汽車兩家獨立公司。 裕隆汽車成為全方位專業汽車代工廠,實現成為製造服務業之願景;裕隆日產汽車則專注經營 NISSAN 品牌在台灣與亞洲的業務,並擴大與日產之合作,參與在中國大陸汽車市場的運作。

    但若時間拉得更近,關潤與台灣的往來,甚至應該是與鴻海結緣,極可能是從 2021 年 7 月前後開始的。 當時鴻海宣布,將與旗下鴻華先進及日本電產(NIDEC),共同商討在台灣成立三方合資公司,主攻馬達電機系統及車用電機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 在這個時間點,關潤是日本電產的社長,也就是全公司第二號人物,僅次於創辦人暨會長永守重信。

    鴻海宣布這項消息的當天,正是日本電產的業績法說會。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當時關潤對此在法說會上說,「電動車用的馬達,將是公司成長的最大支柱」。 在此之前,日本電產已經加入鴻海成立的電動車開放平台 MIH。日經報導提到,市場一直謠傳鴻海將是蘋果製造電動車的可能代工廠商,而日本電產希望透過鴻海代工生產的電動車,衝高在全球電動車用馬達的市佔率。 日本電產在創辦人永守重信擘劃下,訂出了 2030 年要賣出 1000 萬個電動車馬達的遠大目標,因此該公司與鴻海成立合資公司有其邏輯。 2021 年 2 月,時任日本電產營運長的關潤,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就說過,「進入電動車領域的任何一家新公司,對我們都是機會。我們對蘋果有很高期望,蘋果在其他領域也是我們的重要客戶。」 時間回到 2019 年 12 月底,也就是...

  6. 2021年3月30日 · 鴻海是蘋果最大的手機代工廠但隨著電動車市場的爆發鴻海也期望儘快切入電動車產業能夠帶動集團成長並寄望 2025 到 2027 年能在電動車產業取得 10% 的零組件或組裝服務占有率。 延伸閱讀: 鴻海、和碩分頭搶吃 Apple Car、特斯拉供應鏈! 電動車到底有多熱? 鴻海以其擅長的生產線管理為基礎,並於去年 10 月組建的 MIH 電動車開放平台,希望能逐步取代日趨成熟的智慧手機產業,成為下個世代的成長動力。 MIH 電動車平台透過開放技術規格,以模組化、客製化縮短開發時間,快速進入電動車產業,鴻海已邀請超過 800 家零組件廠商參加這個策略聯盟,成員包括高通(Qualcomm)、聯發科、亞馬遜網路(AWS)等全球跨領域企業。

  7. 2011年6月13日 · 工商時報報導鴻海未來五個經營重點為1.固守製造本業但朝向合理化自動化無人管理的目標前進。 2.投入能源產業:例如太陽能團隊已布局兩年。 3. 持續發展「眼球計畫」:包括鏡頭、顯示器等。 4.進入雲端產業跨入工業雲領域並向記者展示了鴻海的企業專利雲端運算中心」。 5.投入智慧電網領域的研發。 五年計畫包括:培育人才、培養技術、瞄準金磚五國市場、自動化與提升供應鏈效率,以及持續提供客戶的一條龍式服務。 其中最重要的是培育人才,加強與名校的合作。 郭台銘並表示,為了消化近來工廠西遷、工人加薪與投入研發的費用,預期鴻海的業績「今年打底,2012年收成」。 繼續閱讀 鴻海 郭台銘. 訂閱經理人Google News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 >> 看更多.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