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Dr.Yang常用臨床參考方劑. 撰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本文包含下列主題:1.口瘡(口腔皰疹、口腔潰瘍、口腔炎) 2.胃痛〈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3.胃下垂 4.便秘 5.腹瀉〈大腸激燥症〉 6.痔瘡便血. ........................................................................................ Top ( 回 最 上 層 ) 本文的引用網址 http://www.doctoryang.info/health_detail.php?id=2539. 本文的作者: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2. 2009年3月9日 · 症狀:. 動脈血壓升高,伴有頭暈、頭痛、心悸、失眠、肢麻、腰酸、項強等症狀的病證。. 一般以成人收縮壓高於140mmHg和舒張壓高於90mmHg為指標。. 高血壓有繼發性和原發性之分,繼發性高血壓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血壓升高,而原發性高血壓則是一種 ...

  3. 2009年3月9日 · 症狀: 口瘡是指口舌生瘡或潰爛、出現局部疼痛的口腔病。. 部分患者常反覆發作,甚至潰瘍久不癒合。. 多由心脾積熱,外感熱邪,或脾胃濕熱,陰虛陽亢所致。. 古代文獻中,又稱此病為口破、口疳、口瘍,發生在舌的稱舌瘍。. 相當於西醫的口腔 ...

  4. 2009年3月9日 · (1)心脾積熱。 治宜清熱瀉火,常用導赤散、瀉散。 (2)肺胃積熱:清肺胃,常用甘露飲、涼膈散、銀翹散。 (3)陰虛火旺:治宜滋陰降火,常用知柏地黃丸。 (4)陽虛浮火:治宜溫補腎陽,常用桂附八味丸。 患者平時應注意口腔衛生,飲食有節,起居有時,精神愉快,保持大便通暢。 備註: 參考方劑. 功效. 主治. 三瀉心湯. 目前尚無相關資料. 半夏瀉心湯. 和胃降逆。 傷寒下早,心下痞滿,嘔而腸鳴。 柴胡清肝湯. 清肝疏風,瀉火解毒。 鬢疽初起,肝膽三焦風熱怒火之症。

  5. 汗證可分為自汗、盜汗、絕汗(或脫汗)、黃汗、戰汗。時時汗出,動則更甚,為自汗;睡中汗出,醒來即止,為盜汗;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肢冷,呼吸微弱,為絕汗;汗色黃而染衣,為黃汗;急性外感熱病中,突然惡寒戰慄而後汗出,為戰汗。

  6. 2009年8月13日 · 青春痘的臨床辨證有3種證型:(1)肺經風熱。治宜疏風肺清熱,用枇杷清肺飲加減。(2)腸胃濕熱。治宜清熱化濕通腑,用茵陳蒿湯加減。(3)脾失健運。治宜健脾化濕、化痰軟堅,用參苓白朮散合海藻玉壺湯加減。

  7. 喘證常分以下證型:(1)風寒襲肺。治宜肺散寒,用麻黃湯加減。(2)表寒裏熱。治宜肺泄熱,用麻杏石甘湯加味。(3)痰熱壅肺。治宜清泄痰熱,用桑白皮湯加減。(4)痰濁阻肺。。治宜化痰降氣,用二陳湯合三子養親湯、五磨飲子加減。(5)氣陰兩虛。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