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一) 治療. 應重視全身療法,注意營養和休息,給予抗結核藥物,口服異煙肼1一2年。 伴有全身毒性症狀或其他結核病灶時,可加用利福平或鏈黴素等治療。 經提高病人的抗病能力和上述抗結核治療後,局部淋巴結病變可停止發展而鈣化。 如多個淋巴結,很大,尚可推動,可行手術切除。 如累及淋巴結範圍廣而邊界不清楚,亦無液化現象,可行放射治療。 出現寒性膿腫者,可經正常皮膚區抽盡膿液,注入5%異煙肼和10%鏈黴素溶液沖洗,並留置適量於膿腔內,每週重複1一2次。 病變已潰破或形成慢性竇道時,可在局麻下行病灶刮除術,清除乾酪樣或不健全的肉芽組織,傷口不縫合,每日用異煙肼或鏈黴素溶液換藥。 寒性膿腫繼發化膿性感染時,則應先切開引流排膿,待急性感染控制後再行病灶括除術。 抗結核藥物劑量及療程同活動性肺結核。

    • 腸結核症狀
    • 腸結核病因
    • 腸結核診斷
    • 腸結核治療

    腸結核的臨床表現在早期多不明顯,多數起病緩慢,病程較長,如與腸外結核並存,其臨床表現可被遮蓋而被忽略,因此,活動性腸外結核病例如出現明顯的消化道症狀,應警惕腸結核存在的可能性,本病主要臨床表現可歸納如下: 1.腹痛是本病常見症狀之一,疼痛多位於右下腹,反映出腸結核好發於回盲部的病理特徵;然而也可在中上腹或臍周,系回盲部病變引起的牽涉痛,經仔細檢查可發現右下腹壓痛點,疼痛性質一般為隱痛或鈍痛,有時在進餐時誘發,由於回盲部病變使胃迴腸反射或胃結腸反射亢進,進食促使病變腸曲痙攣或蠕動加強,從而出現疼痛與排便,便後可有不同程度的緩解,在增生型腸結核或並發腸梗阻時,有腹絞痛,常位於右下腹,伴有腹脹,腸鳴音亢進,腸型與蠕動波。 2.大便習慣異常由於病變腸曲的炎症和潰瘍使腸蠕動加速,腸排空過快,以及由此造...

    細菌感染(45%):

    MTB主要經口傳染而侵入腸道,患者常為開放性肺結核,由於吞嚥了自身含有MTB的痰液而致病,或者經常與開放性肺結核病人共餐,缺乏必要的消毒隔離措施從而致病,少數情況下飲用未經消毒的含有MTB的牛奶或乳製品也可引起原發性腸結核。

    疾病因素(32%):

    粟粒型結核時,MTB可經血行播散而引起腸結核。腹腔內結核病灶,如女性生殖器官結核和腎結核直接蔓延可引起腸結核。 然而上述途徑獲得感染僅僅是致病條件,只有當入侵的MTB數量多,毒力強,而人體免疫功能降低,腸道功能紊亂,局部抵抗力降低時才會發病。

    診斷 腸結核確診應在腸黏膜組織中證實有結核桿菌的存在,如有下列情況,應考慮腸結核。 1.青壯年患者有腸外結核,尤其是開放性肺結核患者出現消化道症狀,或原有病灶好轉後又復出現結核的全身表現。 2.臨床表現有腹瀉,腹痛,右下腹壓痛,也可有腹塊,原因不明的腸梗阻,伴有發熱,盜汗等結核毒血症狀。 3.X線鋇餐檢查發現回盲部有激惹,腸腔狹窄,腸段縮短變形等徵象。 4.結核菌素試驗強陽性,對高度懷疑腸結核的病例,如抗結核治療2~6周有效,可做出腸結核的臨床診斷,如病變在迴腸末段及結腸者,結腸鏡檢查及活檢有助診斷和鑒別診斷,對診斷有困難者,主要是增殖型腸結核,有時需剖腹探查才能確診。 鑒別診斷 1.克羅恩(Crohn)病:本病的臨床表現和X線鋇餐表現有時可與腸結核相似,容易造成誤診,但兩者仍有一些不同之處...

    腸結核西醫治療 腸結核的治療目的是消除症狀,改善全身情況,促使病灶癒合及防止併發症發生,腸結核早期病變是可逆的,因此應強調早期治療;如果病程已至後期,即使給予合理足時的抗結核藥物治療,也難免發生併發症。 1.休息與營養:機體抵抗力的降低是結核發生,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合理的休息與營養應作為治療的基礎,以增強機體的抵抗力,對活動性腸結核須臥床休息,積極改善營養,必要時宜給靜脈內高營養治療。 2.抗結核化學藥物治療:抗結核藥物多達十幾種,一般認為,抗結核藥物可分為殺菌藥和抑菌藥兩大類,前者指在常規劑量下,藥物在機體內外的濃度高於在試管內最低抑菌濃度10倍以上,否則是抑菌藥物,有人也習慣於將抗菌作用較強而副作用小的藥物劃為一線藥,其餘均劃為二線藥,1987年全國結核病防治工作會議規定的一線藥物有異...

  2. (1)繼續服用抗結核1年左右。根據術前普通細菌培養藥物試驗,選用抗感染藥物持4~6周。 (2)皮下橡皮片引流於術後48~72小時拔除;病灶引流管視局部情況可保持至72~96小時後拔除。 8.竇道的預防 根據我們資料70%竇道病例是自行破潰切開引流和手術後殘留

  3. 原發性縱隔非霍奇金淋巴瘤發病率<20%,在T淋巴母細胞淋巴瘤中,縱隔淋巴結腫大是常見的首發症狀,發生率>50%,與霍奇金淋巴瘤不同的是縱隔腫塊巨大,浸潤性生長,生長速度快,常伴有胸腔積液和氣道阻塞,上腔靜脈梗阻較常見於縱隔非霍奇金淋巴瘤

  4. 結核性分枝桿菌感染人體後,不會引起急性發病,無急性臨床症狀,化膿過程常常於不知不覺中發展,有時延誤診斷可達3~5年。 1.鳥型細胞內的分枝桿菌 (mycobacterium avium intracellulare,MAI)播散後僅侵犯骨和關節,經治療後極易復發,堪薩斯分枝桿菌,除臨床上表現為肺部病變外,也可有廣泛骨關節和關節周圍病變,常見有腕管綜合征,關節炎,骨髓炎,筋膜炎,腱鞘炎,海魚分枝桿菌生活於魚和水中,感染部位多見於手和膝關節,表現為關節滑膜炎,也可累及肌腱,韌帶和骨骼,偶發分枝桿菌與兔分枝桿菌的復合體,可引起滑膜炎,軟組織感染和骨骼感染。

  5. www.jiankanghou.com › jibing › index_547疾病百科 | 健康猴

    、直腸黑變病症狀 大體觀:粘膜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著,輕者類似豹皮,重者呈黑褐色,血管紋理不清楚,色素沉著可發生在大腸的某一段或全結腸,回盲瓣以上的小腸粘膜及肛管齒狀線以下的皮膚無 ...

  6. 鑒別診斷. 1.咽旁膿腫. 患側的咽側壁連同扁桃體被推移向內隆起,也可出現張口受限,但咽部炎症較輕,扁桃體本身無明顯病變,頸側放射性疼痛劇烈,常有炎性膿腫及明顯觸痛。 2.智齒冠周炎. 多伴有下頜知齒阻生和牙周袋形成,齦瓣及周圍軟組織紅腫,疼痛,炎性腫脹可蔓延至舌顎弓,但扁桃體及懸雍垂不受波及。 3.扁桃體膿腫. 為扁桃體本身的膿腫,可在扁桃體內穿刺抽出膿腋,從扁桃體上隱窩中可見膿液流出,患側扁桃體腫大,炎症向周圍浸潤,但無張口受限。 4.膿性下頜炎. 是口底的急性炎症,形成彌溫性蜂窩組織炎,在口底及頦下有炎性腫塊將舌抬高,壓舌疼痛,伸舌困難,張口受限但非牙關緊閉,感染侵及到咽,喉部可出現上呼吸道梗阻,軟顎及舌顎弓充血隆起,此病多因牙源性感染引起。 扁桃體周圍膿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