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4月17日 · 建立正確篩檢態度. 在做LDCT檢查前,要先了解:大部分的肺結節不是肺癌。 我自己就有3顆肺結節,已持續追蹤超過10年。 肺結節可能來自過去發炎、感染留下的痕跡,絕大多數是假警報,重點是如何準確判讀檢查影響,綜合結節大小、外形、位置及個人家族史、是否抽菸等狀況來判斷,並擬定正確追蹤或治療計畫。 目前醫界尚未形成共識,尤其是台灣推行健保,看病方便,有些醫院採績效制,傾向鼓勵病人看診、開刀,可能開10個0.3公分結節只發現一個肺癌,新聞報導就寫上:「0.3公分也可能是肺癌! 」的恐嚇式標題,讓檢查出小結節的民眾憂慮不安,倉促決定動不必要的手術。 所以,面對「發現肺結節」,我的建議是:

  2. 2022年3月25日 · 許多人會有疑問,是否可以透過觀察症狀,來確定自己有沒有罹患肺癌? 陳晉興表示,肺癌前期的症狀不明顯,當出現喘、呼吸困難、骨頭痛等症狀,就可能已是肺癌第四期。

  3. 2016年6月17日 · 第二項指標是「腺瘤型瘜肉測率」,由於90%以上大腸腺癌的發生,是大腸腺瘤經過10~15年惡性演變而來,而將大腸腺瘤切除可以降低76~90%大腸癌的發生,並且降低50%大腸癌死亡率。

  4. 2018年4月24日 · 為了乳房問題而就醫,除了是在身體檢查時發現病灶,常會因為自我觸摸或伴侶觸摸到乳房有腫塊才就醫。 當摸到乳房有腫塊時,應先仔細自我檢視,才能提供給醫師更完整的資訊。 觸摸到的乳房腫塊,在年輕族群大多為良性的水泡、腺瘤或乳腺組織,隨著年齡增加,乳房腫塊為惡性的機率也會提高。 乳房最常見的良性水泡,如同灌水的水球,摸起來比較柔軟,有時和乳房組織觸感相似,倘若水灌得很飽,水球就變得比較硬,水泡可能要長到1.5公分以上才容易被摸到;纖維腺瘤就如同實心的丸子,是內部充滿腺體纖維組織的實質固體,若位置淺可能小至1公分就有機會摸到; 但乳癌就不同了,惡性組織的腫塊通常較硬、固著不易滑動,就如同表面不規則、界線不清楚的膠塊,也較容易造成周圍組織和皮膚的拉扯凹陷,甚至出現紅疹潰瘍。

  5. 2021年4月12日 · 想要談話熱絡,試著在對話中「挑釁對方」。 康永說:把對方看在眼裡,放在心裡. 阿昆參照了很多「教說話的書」指示,和安珮約會的時候,阿昆很努力的,一直保持兩眼望著安珮的眼睛。 可能這樣做真的很累,過了五分鐘,阿昆就覺得自己都快變成鬥雞眼了。 不過,更累的是被看的安珮。 安珮心裡其實在冒冷汗,擔心自己是不是被看出什麼破綻? 是鼻頭的粉撲得不夠、被看出來毛孔有點粗大嗎? 假睫毛沒黏好? 魚尾紋? 眼屎? 安珮會這麼緊張,是因為阿昆看她的方法,太像「驗屍」了 。 看有很多種,「端詳」「檢驗」「審視」,跟「注意」「注視」「望著」,有分寸上的不同。 約會的時候,當然最好是三不五時的、帶著感情、望著對方,讓對方感覺到兩人之間有曖昧的電流在傳遞,而不是「兩個餓壞了的人聚在一起填飽肚子」。

  6. 2015年4月9日 · 撰文者: 阿希 2015-04-09. 外婆20歲那年嫁給了外公。. 那時外婆在鄉裡的初中教數學。. 鄉裡的辦學條件比較簡陋,語文組和數學組被安置在同一個辦公室裡。. 新學期開學的頭一天,校長領著一位濃眉大眼的小夥子進來,給眾人引見:「這位是新來的李 ...

  7. 2019年11月26日 · 除此之外,腹部超音波對於小腫瘤的偵測率不高,因此無法準確偵測早期癌或是癌前病變。 內視鏡超音波(EUS)與磁振造影(MRI或MRCP),都是適合針對高危險群做為胰臟癌健檢的工具 ,容易找出早期的胰臟頭部腫瘤,或是胰臟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