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基金月配息 相關

    廣告
  2. 1200億資產規模,國內最大基金平台,給你最頂優惠!全通路申購單筆/定期定額0手續費,心動速開戶. 基金0手續費時代來臨,基富通比銀行更省!2024開戶申購,單筆、定期定額通通享終身0手續費優惠

搜尋結果

  1. 2021年12月17日 · LIVING 居家先生創業 6 年以來,年平均複合成長率 70%,創下銷售額成長幅度超過 14 倍的佳績,今年首獲國發基金投資青睞,由鳴周科技領投,協同 AVA 天使投資平台完成 Pre-A 輪投資里程碑。

    • 理專之亂專題2
    • 底薪沒意義,業績沒達標恐遭主管「釘在牆上」修理
    • 每月業績砍掉重練,市場卻沒天天過年
    • 日劇「半澤直樹」真實上演,理專與稽核大鬥法
    • 推薦閱讀

    過去 10 年,近半數國銀曾涉入理專弊案,銀行客戶遭非法挪用款項動輒上億,金額之大令人咋舌。弊案爆發時,金檢人員大動作翻找抽屜、櫃子,成了千夫所指,不肖理專宛若貪婪的過街老鼠。 理財專員,不只捧著銀行金飯碗,年薪百萬是基本行情,但談到光鮮亮麗職稱背後的沉重壓力,曾在富邦銀、澳盛銀擔任理專超過 10 年的 Eric (化名)現身說法,他接受中央社記者訪談時感嘆,理專動輒背負百萬業績,不只主管施加壓力、自己也會給自己壓力,「這行業很多人得癌症,跳樓的也有」。 國銀每年都會大張旗鼓的招募人才,行銷業務、儲備幹部、理專均是熱門職缺,但年年開缺背後也意味著流動率高,如果是「誤入叢林的小白兔」,可能沒過多久,就會因為受不了叢林法則而陣亡。

    Eric 說,銀行理專主要銷售 3 大產品,基金、保險與外幣商品,薪資是底薪加上業績獎金,業績獎金達到業績目標,才會照提撥比發放;以基金為例,手續費打折後平均約 1.5% ,假設客戶買 100 萬元基金,就會有 1.5 萬元的業績,「手續費就是理專業績」。 理專底薪依照階級分,初階約 3 萬元、中階 4 至 5 萬元, 5 到 7 萬元便算是較高階理專了;儘管底薪看起來相當不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Eric 直言「底薪多少沒太大意義,因為底薪愈高、業績目標就愈高,壓力也更大」。 用概略的分法來看,初階理專的業績目標可能 20 到 30 萬元、中階 60 到 100 萬元,高階 150 到 200 萬元、甚至 300 萬元也時有所聞。 Eric 直言,當業績沒有達標,就準備天天被主管「釘在牆...

    「說實在,理專不會希望客戶賠錢」, Eric 表示,理專主要工作內容是維繫客戶關係,好的開始相當重要,前面績效一定要好、前一兩筆投資一定要賺錢,在這之後,才會慢慢建立信任關係。 乍聽之下,客戶賺錢、理專業績進帳,應該是雙贏的事情,但業績每個月都會歸零;換句話說,這個月做再好,下個月也要從零開始,「(保險)買個6年繳,一年繳 100 萬,客戶哪有這麼多 600 萬可以繳?」 除了每個月業績得打掉重練, Eric 點出另一個難題,所有企業都要求獲利成長,而這樣的觀念套用在理專身上,就會形成相當弔詭的現象;如果去年表現很好、平均業績做到 100 萬元,主管認為「好還要更好」,就會調高目標、或許到 120 萬元,但若很努力做到 120 萬元,明年可能就調到 150 萬元,沒完沒了。 另外,分行需要更...

    理專保管客戶印章存摺、簽空白單,在業內不算少見,為了杜絕違規情事,金管會到銀行「金檢」或「突襲檢查」,宛若多年前轟動一時的日劇「半澤直樹」,金融廳檢查局帶著大批人馬前往銀行的畫面般真實上演,而且現實內幕可能遠比戲劇更精彩曲折。 銀行本來就設有內部稽核機制,一旦查出理專有問題,分行經理、作業主管都會被連坐,因此主管不會希望底下理專被抓到,「主管會想辦法去套稽核什麼時候來,套不到就用算的,總會摸出規律,譬如今天稽核檢查萬華分行,接下來可能輪到附近分行」。 Eric 直言,不同分行間都會互通有無,打探稽核檢查的時間,要底下的人「最近繃緊一點」。 稽核檢查時,一定會翻理專抽屜、櫃子,看看有沒有留客戶的存摺、印章,或是有簽名的空白單,不過沒有理專會傻到把不該放的東西放在抽屜裡。 「聽過有人藏在天花板上...

    【理專之亂1】你的錢被五鬼搬運了嗎? 一場動搖「銀本」投資風暴 【理專之亂3】理專噓寒問暖好麻吉,消基會:親兄弟也要明算帳 零利率的時代,金融業還是發大財?經濟學者告訴你「你買的基金不是你的基金」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理專之亂/背負百萬業績每月又得重新歸零 理專血淚一手告白〉。首圖來源: Pressmaster @ shutterstock)

  2. 2021年2月19日 · 假設你發現自己的情況最適合去投資,那就去了解各種投資方法,股票、基金房地產 …… 去上課、自己看書都可以。 做完功課之後,確認股票最適合自己,就再深入了解那些靠股票賺到錢的人是什麼樣的賺錢模式?

  3. 2018年8月17日 · 巴菲特在葛拉漢.紐曼基金公司從事股票分析的時候,葛拉漢對巴菲特推薦的股票幾乎完全不捧場。 這是因為葛拉漢在釐清所有事實之前,是不會輕易點頭的。

  4. 2013年6月18日 · 在貨幣基金收益方面的情況比較複雜。以截至 6 17 日的近 6 個收益率排隊(全部換算為可比的年化收益率),排名第一的「南方現金增利貨幣」為 4.08%,排名第 98 位的「匯豐晉信貨幣 A」僅為 2.46%。

  5. 2021年3月23日 · 根據史比瓦記分卡資料,截至 2017 年 12 29 日為止的五年內,美國大型共同基金有 84.23%表現不及史坦普 500 指數。歐洲的基金表現好一點,但仍有 73.26%的基金表現不及史坦普歐洲 350 指數。澳洲不及基準指數的基金是 68.69%。

  6. 2018年7月9日 ·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台灣公司法跟不上新創腳步,規定公司股票面額 10 元,讓許多投資人不願冒風險,但新創草創期最需要資金,在拿不出獲利證明時卻屢屢受到阻礙(這篇有更詳細的說明: 【投稿】台灣薪資為什麼這麼低:彭淮南害的、產業不轉型,還有超落後的公司法 )。 如今公司法修正後,問題一併改掉,面額限制可以給新創多大的自由,作者有詳盡的分析。 (責任編輯:鄧天心) 《公司法》修法完成三讀,為扶植新創公司做了許多調整與鬆綁,其中,可發行極低面額或無面額股票部分,將使新創業者取得公司股權的門檻相對較低。 投資人更易理解公司價值,有利籌措資金。 而讓非公發公司可發行黃金股等多元特別股新法,則可讓創辦團隊握有一定程度投票權,避免為引進資金,而丟失經營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