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2月22日 · 2018-02-22. .文 / 魏縀編譯.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Pexels. 字級. 收藏. 分享. 根據德勤Deloitte會計師事務所2017年的統計美國人每天平均檢視手機47次而且年紀越輕的手機使用者越看得頻繁上了癮台灣人每天花兩三個小時在手機上. 台灣人使用手機更厲害更頻繁國發會2016年調查12歲以上民眾每4人就有3人持有手機平均每日上網高達3小時21分鐘。 65%的人與家人朋友吃飯時也在滑手機、80%的人等車坐車時看手機、81%的人睡前還要再來一下。 在剛過去的放假日裡,你是不是也每天花很多時間做了以上這些事?

  2. 2018年3月13日 · 手機沒有問題但不論是對孩子或是夫妻相處都要能自我控制才能取得平衡陳安儀也說平常大家各忙各的手機是拉近彼此的工具但如果是全家一起出遊或吃飯陳安儀就會提醒家人放下手機好好享受家庭時光,「既然離不開何不善用呢

  3. 2018年8月1日 · 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主治醫師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林煜軒指出,「目前醫學上對手機成癮並沒有嚴謹的定義,」最常見的誤解手機上網時間長上癮 」。 「錯了! 從精神科的角度來看,『把持不住』才是關鍵。 」他強調。 林煜軒解釋,一般常有3大錯誤認知。 真相1:使用時間長就是上癮? 錯! 「失控」才是關鍵. 「失控是指已經出現負面影響,卻還是忍不住要去做。 」林煜軒說。 他舉例,明明知道工作當中中斷會使效率大打折扣;睡覺前滑手機,會害你睡不好、睡眠時間縮短;開車或騎機車時只要逮到空檔就去看手機,差點釀成車禍。 相反地,如果使用時間雖然長,但可以透過自己的意志去控制,那就不算是失控。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不過,他也提醒,手機容易「讓人陷進去」。

  4. 2018年3月10日 · 1. 易罹患憂鬱症. 大部分的人,在看過手社交軟體上的通知或推播後,會獲得報酬感,雖說這是正面的情緒反應,但有些人會因此上癮,無法克制地一直使用手機,預覽更新資訊,這樣的行為會造成強迫感,進而導致憂鬱症。 此外,這樣的惡性循環部分也是因「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 FoMO)造成的,由於你擔心漏掉任何重要的社交活動和資訊,更會讓你焦慮地頻繁使用手機。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2. 造成壓力. 回到家持續使用手機處理公務,生活與工作沒有明確分隔,會造成你和家人之間築起一道無形的牆,持續的檢視和回覆電子郵件會增加你的內心壓力。

  5. 2023年7月10日 · 2023-07-10. .文 / 親子天下媒體中心 - 李佩璇. .出處 / 親子天下雜誌.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許多青少年因課業或社交需求會有自己的手機然而孩子利用手機上網的時候都做些什麼恐怕是家長最擔心的事情由於青少年在人際交往上尚不成熟近來也常成為網路詐騙的受害者根據內政部統計2021年網路犯罪類型第1名就是詐欺占網路犯罪30%,而青少年則是所有受害者年齡層中排名第2多的人口

  6. 2024年3月21日 · 小卓從2月中旬開始在社交媒體小紅書和微信上尋找自己的「存錢搭子」,加入了好幾個群組一起存錢,自己也集結了一個近百人的「搭子」群組。 每個小組的成員有幾十到幾百人不等,大多是女性,平均年齡在20~40歲,包括不少年輕媽媽。 她們來自不同的家庭、職業背景,透過接龍的方式每日定時打卡,記錄自己的收支和存錢情況,強制形成存款習慣。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小卓計劃通過手機應用程式,分365天、52週、12月等3個計劃執行。

  7. 2021年1月29日 · 分享. 出道40年,今年46歲,但甜美外表卻讓人直呼凍齡20歲的蔡燦得,一身棉麻大地色系造型現身採訪。 拍照換裝時,笑稱自己凡是脫下來的鞋子都不能放地上,會放在鞋架、甚至抽屜裡的她,愛惜物品的背後原因,是「我所有的東西就是用到壞! 蔡燦得曾在台灣的網站撰寫專欄,主題「減法生活」正如她近年的人生態度:放下物質享受,在理財、治裝、買房、甚至搬家上,和演藝圈繁複華麗的生態背道而馳,夠用就好。 「超過4萬元的包包我買不下,家中名牌包大、中、小尺寸加起來不超過6個,」蔡燦得說。 「我也買過幾百塊的包包,但是裝幾次就壞了,所以還是會買耐用的、好的包包,一個可以用十幾年。 」她看重物品的功能性,以及是否百搭,遠勝過流行與否。 (推薦閱讀: 扭轉壞日子! 減法生活,簡單享受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