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2年7月31日 · 線上電玩遊戲深受青少所青睞,無論是虛擬「尋寶」,或誘敵砍砍殺殺,或聲光激情效果,都會增加遊戲趣味多樣性。 不過,醫師提醒,過度迷戀虛擬世界容易網路成癮,造成反社會人格傾向,甚至會合併憂鬱、焦慮等精神官能症狀,

  2. 2024年1月26日 · 安南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張俊鴻分享,你沒聽錯,就是這個每個人童年或多或少經歷過、在螢幕上跳來跳去的遊戲,結果這名日本網友竟然在拯救公主的過程中,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憂鬱症狀更大幅改善,令他對醫師感恩終身。 沒想到一款遊戲,不僅能救公主,還能救心靈。 事實上,真的有針對《超級瑪莉歐》對人體影響的學術研究。 張俊鴻主任提及,一群德國科學家在2014年做了個實驗:找48個志願者並分成兩組,其中一組天天玩30分鐘的瑪莉歐遊戲,且持續了兩個月。 研究發現,這群勤奮的玩家們大腦某些部位發生了變化──右側海馬結構和右側背外側前額葉皮質的灰質增加了。 這意味著他們在空間導航、策略規劃、記憶力和運動能力都有所提升。 更有意思的是,這些變化與玩家對電玩遊戲的渴望有關。

  3. 2019年9月10日 · 網路成癮正名:「遊戲障礙」. 網路成癮一詞,最早源自於美國心理師哥登柏格(Ivan Goldenberg),在1995年所提出的「網路成癮失調症」,不單純是指過度使用電腦網路,而是對使用網路已經產生依賴性,造成個人學業、職業、社交、工作、家庭生活 ...

  4. 2024年4月23日 · 透過遊玩遊戲,孩童在過程中有機會學習到各種不同的能力。以扮家家酒遊戲為例,孩童可以從中模仿操作動作、練習餐具的使用、練習食物的分類配對,甚至可以透過扮家家酒遊戲為媒介,與其他人產生互動,並從中學習適切的互動方式。

  5. 2023年10月20日 · 經常見到兒童於假日沉迷於電玩,使用手機、平板或電腦進行線上遊戲等,大幅增加近距離的用眼時間,一到上課時許多學童才發現上課視力模糊,原來是近視的發生或是原有近視度數的增加,短短的時間讓近視飆升是有可能的。

  6. 2024年5月7日 · 為了提供失智、認知功能下降的長者更多健康福祉,有別於一般桌遊或牌卡遊戲的《今人生認知牌卡》,正式推出,使藝術與醫療專業跨域合作傳佳話!. 國立故宮博物院與臺北榮民總醫院今7日簽署合作備忘錄,由故宮蕭宗煌院長與臺北榮總陳威明 ...

  7. 衛生局表示,這次活動共分2階段:第1階段是網路命名活動,命名活動網頁有設計保健小遊戲,希望藉由遊戲方式,讓學童學習正確視力及口腔保健觀念,只要通過闖關遊戲即可命名;衛生局之後將選出5個名字進行第2階段票選活動,得票數最高的吉祥物命名者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