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國家政軍指揮中心 ,俗稱 圓山指揮所 [3] 、 圓指所 ,為 中華民國總統 緊急及戰時最高指揮中心 [a] ,指揮所內設有可供總統專屬的生活設施及提供 中華民國政府 高階官員及各機關進駐的辦公室,備有發電機、儲水系統,並可承受2千磅傳統炸藥、2萬噸的 核爆炸 與 電磁脈衝 攻擊 [4] 。 國家政軍指揮中心前臨 中華民國國防部 本部,與 國軍聯合作戰指揮中心 ( 衡山指揮所 )毗鄰通連。 [5] [4] 歷史 [ 編輯] 國家政軍指揮中心原先是 國防部陸軍總司令部 的廢棄指揮所,並充當 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 及各部會首長於戰時的指揮中心,後在 中華民國國家安全會議 指示下,耗費3年時間、投入 新臺幣 1億元經費,於2008年整建為國家政軍指揮中心,供平時政軍兵推及戰時中央政府各機關進駐使用。

  2. 臺灣正體. 國家衛生指揮中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英語: Central Epidemic Command Center, Nation Health Command Center ,縮寫 CECC ,簡稱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 )為 中華民國 國家衛生指揮中心NHCC在因應 傳染病 大流行 而設置之 中央 層級的任務編組單位。 與生物病原災害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反生物恐怖攻擊指揮中心及中央緊急醫療災難應變中心等4個任務編組相互結合,同屬國家衛生指揮中心的一環,依疫情及災變需求而開設相對應的指揮應變中心。

  3.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簡稱 疫情指揮中心 ,英語: Central Epidemic Command Center,縮寫CECC )是 中華民國 ( 臺灣 )因應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 而於2020年1月20日至2023年5月1日開設的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 。 歷史 [ 編輯] 2020年1月20日因應國際已有多起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案例, 國家衛生指揮中心 (法語:Centre de commandement national de la santé) (NHCC)不敢輕忽疫情,針對新疾病三級開設「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由 疾管署 署長 周志浩 擔任指揮官一職。

  4. 其他人也問了

  5. 31日當天傍晚疾管署召開記者會說明武漢市的疫情並即開始對武漢直飛台灣的班機做登機檢疫。 [20] [21] [22] [23] 2020年羅一鈞開始投入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COVID-19 幕後疫調、 疫情 分析、防治政策的訂定等 [24] ,1、2月他負責物資、 口罩 等事項,到了3、4月他則同時張羅醫療院所的 後勤 工作。 2022年12月8日,羅一鈞確診2019冠狀病毒病康復,故缺席防疫記者會。 [25] 人物 [ 編輯] 羅一鈞從小喜歡看《 名偵探柯南 》和《 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 》等偵探類作品 [26] 。 由於在CDC工作,因此他被稱為「防疫界的柯南」和「傳染病的偵探」 [12] 。 榮譽 [ 編輯] 中華民國勳章獎章 [ 編輯]

  6. 5月中臺北市與新北市率先升三級警戒隨後全台升三級警戒至7月27日指揮中心因應疫情趨緩而防疫警戒調降至二級 [4] 。 2022年3月1日,警戒分級改為每月檢討防疫措施 [5] 。 7月18日指揮官改由時任衛福部次長的 王必勝 接任。 7月19日副指揮官改由時任交通部政務次長 陳彥伯 與經濟部政務次長 陳正祺 接任。 2023年4月25日,時任行政院長 陳建仁 宣布指揮中心5月1日起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降級同時解編;此次運作共1197天。 [6] 4月27日指揮中心進行最終記者會。 5月1日指揮中心正式解編 [7] 。 組織架構. 因應一級開設,2020年02月組織架構狀況如下: [8] 主要官員. 指揮官. 副指揮官.

  7. 中央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央軍事委員會聯合作戰指揮中心 [1] ,簡稱 軍委聯指中心 ,是 中央軍委 在最高戰略層次設置的聯合作戰指揮中心直屬於 中央軍事委員會 [2] 。 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最高作戰指揮機構中央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是常設機構負責指揮全軍的三軍聯合作戰各戰區有各自的聯合作戰指揮中心負責指揮戰區內的三軍聯合作戰 [3] 。 軍委聯指總指揮由 中央軍委主席 兼任,中央軍委委員都是軍委聯指成員 [3] 。 簡介 [ 編輯] 21世紀初,中央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成立後,隸屬於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 ,負責三軍聯合指揮,由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作戰部 代管。

    • 簡說
    • 歷史
    • 技術特點
    • 教育與養成
    • 代表人物
    • 其他

    巴洛克音樂時代,大部分音樂作品都是以小合奏團的形式表演的。指揮的角色通常由羽管鍵琴手或者其中一名小提琴手擔任。19世紀開始,樂隊規模不斷擴大,沒有指揮的樂隊演出變得非常困難,不事演奏的專門指揮者應運而生。歷史上第一位指揮大師(按現代人對此詞的理解)華格納就屬於這個時期,所謂「演繹」樂曲的傳統亦是自他樹立起來的[原創研究?]。廿世紀初期,歐洲相當大部分的管弦樂團依然由樂長(Kapellmeister)領導,當中與一個樂團長期合作的例子極多,而這些指揮們則會例行地為自己的樂團作曲。隨著交通技術的進步,洲際間的旅行更加便利,指揮一人兼職多團的情形在近代則更為多見。[註 1] 在現代,指揮經常也是一支職業管弦樂團的靈魂人物。在總監制的樂團裡,往往可見其藝術總監或音樂總監的工作交由指揮負責,而指揮必須...

    18世紀之前

    11世紀時出現了「手勢音符(英語:Chironomy)」這種「指揮」方式,可能是最早的關於有意義的指揮技術運用的紀錄。到了17世紀,為了清楚擊拍,樂隊的領導者們(經常是首席)開始使用紙卷、短棒等工具來加強表示。傳說作曲家盧利在指揮時,被自己使用的棒子戳傷,後來甚至死於潰瘍惡化。 在18世紀時,首席小提琴開始擔負起使樂隊順利演奏的責任,以琴弓做出音樂性的指示。另外也可見魯特琴演奏者以琴頭的頓點來達到相類似的效果,更有羽管鍵琴的演奏者在不演奏時開始以雙手指揮。1791年9月30日,莫扎特的歌劇《魔笛》在維登劇院(英語:Theater auf der Wieden)首演,由作曲家本人親自指揮,相關的文件和公開文宣都記載了此事。1798年,海頓也指揮了神劇《創世紀》的首演,當時他使用了指揮棒,而樂隊的樂長約瑟夫·魏格爾(英語:Joseph Weigl)則仍然演奏大鍵琴。

    19世紀

    承前所言,在1820年左右,演出時不須演奏的專門指揮者已經相當普遍,這時指揮已經是一支樂隊的領導人了。在此同時,由於樂隊人數的增加,使用指揮棒也成為必要的手段,於是全體演出者都能明白指揮的手勢與意圖。當時著名的指揮們經常也是作曲家,這包括了施波爾、韋伯、朱利安(英語:Louis-Antoine Jullien)和孟德爾頌等人。其中孟德爾頌在指揮時所用的木質短棒,仍可見於今時的指揮活動中。 19世紀中期的作曲大家柏遼茲和華格納二人也同時有著可觀的指揮事業,他們的看法與探討遂成為「指揮學」這門專業最早的重要文獻。在此二人之後,可以說專業指揮與指揮學的發展就此步入新的階段。[註 2]經常與他們歸在同一音樂風格的作曲家李斯特在晚年亦從事指揮。李斯特的學生,鋼琴家彪羅繼而將指揮的音樂工作推升到另一層次,他的細緻、精準的排練風格,尤其是將樂團拆分為小團練習的方式,深刻影響了慕尼黑、邁寧根、柏林等地的樂團,也啟發了理察·施特勞斯與費利克斯·魏因加特納等後輩。

    20世紀

    1895年,尼基施接任柏林愛樂樂團音樂總監,此前他在萊比錫、波士頓和倫敦等地工作。當代的重要作曲家如布魯克納、柴可夫斯基、勃拉姆斯等,對於尼基施的指揮都是讚譽有加。勃拉姆斯甚至表示,尼基施指揮自己的第4號交響曲的表現「簡直就是模範,沒有任何人可以超越」。尼基施於1912年4月率領倫敦交響樂團西巡,這是首次有歐洲樂團在美國巡迴演出。他所留下的影音紀錄,例如1913年11月的貝多芬第5號交響曲,是現代科技所捕捉最早的指揮影像。由這些資料中可見,尼基施以眼神接觸來帶動樂團演奏的能力,即使放在今天仍是一絕。弗里茲·萊納就曾表示,尼基施的風格對他有重要的影響。 次一代的指揮,以托斯卡尼尼與富特文格勒為首,開始動用錄音技術留存自己獨特的樂曲詮釋與指揮藝術。在藝術層面,前者對於威爾第有絕對的權威性,指揮貝多芬、布拉姆斯等人的作品時所用的速度則經常偏快。後者以華格納、布魯克納的演出為人稱道,在貝多芬、布拉姆斯方面卻經常可見許多彈性速度的運用。作為一名現代作曲-指揮家(富特文格勒亦從事作曲),可以說他承繼了華格納的指揮路線,是將自己的詮釋與解讀冠於樂譜的代表性人物。他們的指揮技術亦是南轅北轍:托斯...

    指揮技術發展至今,有許多制式的守則可用,但也仍有很大比例的操作出自於主觀。從養成階段一直到職業音樂圈,仍可見各種不同的指揮方式。總地來看,指揮者的首要任務在於在演奏時統率樂團,給予方向,設定速度,指出清楚的預備與拍點等,另外則是聲音與樂曲結構的詮釋。在演出時,這些都必須透過非口語的方式進行,但在一般的狀況下,職業樂團有一定次數的演前排練,指揮者會在這時給予其他的指示與要求,業餘樂團的排練頻率則視團員的經濟、音樂水平而可能浮動,指揮者也必須因地制宜。 指揮者透過易懂的手勢,來傳達包括速度、強弱與演奏法等必要元素,這是與樂團溝通最為直接且有效的方式。這些手勢在一名指揮者的養成階段就必須被訓練,在閱讀樂譜時需要做出相對應的手勢設計,但在演出時往往也會有即興發揮的成分。部分的教科書著重於指揮器樂與人...

    現今,在世界各地的大專院校,設有專門的指揮學系、所。年輕指揮除了學習音樂史、理論的知識之外,對於樂隊的實際演練尤其關鍵。許多指揮者在起步階段都會選擇與專業鋼琴合作搭檔,在沒有樂隊可供實時使用的前提下,鋼琴合作對指揮意圖的揣摩與演奏,是指揮者在學成階段重要的一環。另外,在樂團、合唱團當中實際演奏/唱,對於指揮的聲音品味也有直接的助益。

    20世紀偉大指揮家

    繼《20世紀偉大鋼琴家(英語:Great Pianists of the 20th Century)》之後,EMI在20世紀的另一唱片巨集為《20世紀偉大指揮家》(英語:Great Conductors of the 20th Century)系列。此系列陸續出版共40輯,收錄40位指揮家,可為「代表性」指揮者的重要觀點(依出版序、字母序):

    女指揮家

    職業指揮家一直由男性壟斷。首位女指揮家是娜迪亞·布朗熱(Nadia Boulanger)於1938年指揮了波士頓管弦樂團。中國第一位女指揮家是鄭小瑛,後有女指揮家張培豫。香港有女指揮家葉詠詩。 時至今日,世界音樂舞台上,依然較少有女性能成為指揮家。著名者有馬林·阿爾索普、西蒙娜·揚等人。

    文獻回顧

    1. 承前,埃克托·柏遼茲是對指揮藝術提出創建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在著作中他嘗表示,指揮「必須要使團員能感受到他所散發出來的音樂素養,而將之演奏出來,然後指揮者的情緒才能和團員互相溝通,他的熱情才能溫暖他們,他的威力才能激動他們,而使音樂光芒四射。」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