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工具. 「 警政署 」重新導向至此。 關於地方警察機構,請見「 警署 」。 內政部警政署旗幟. 內政部警政署 (簡稱 警政署 )為 中華民國 於境內有關 警察 事務的 最高主管機關 ,隸屬於 內政部 ,負責全國所有警察行政、人事、教育等各項業務之管轄,下轄各種警察組織,並指揮監督各 直轄市 、 縣 、 市 政府 警察局 。 沿革 [ 編輯] 近代中國 警察始於 清 光緒 二十七年(1901年)裁汰 綠營 ,改練「巡警營」。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9月,正式創設「 巡警部 」;1906年,改巡警部為「民政部警政司」,主管全國警察事宜。 光緒三十三年,又於各省增設「巡警道」,負責各省的警政 [3] 。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民政部警政司改制為「 內務部警政司 」統一管轄全國警察事務。

  2. 113-05-31 警政署公共關係室 警政署表揚「好人好事楷模及受理民眾報案服務態度績優員警」 113-05-30 警政署公共關係室 內政部發布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局長重要警職人事案 113-05-23 警政署公共關係室 全面提供人身保護 確保立法委員安全行使職權

  3. 內政部警政署 (簡稱 警政署 )為 中華民國 於境內有關 警察 事務的 最高主管機關 ,隸屬於 內政部 ,負責全國所有警察行政、人事、教育等各項業務之管轄,下轄各種警察組織,並指揮監督各 直轄市 、 縣 、 市 政府 警察局 。 沿革. 近代中國 警察始於 清 光緒 二十七年(1901年)裁汰 綠營 ,改練「巡警營」。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9月,正式創設「 巡警部 」;1906年,改巡警部為「民政部警政司」,主管全國警察事宜。 光緒三十三年,又於各省增設「巡警道」,負責各省的警政 [3] 。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民政部警政司改制為「 內務部警政司 」統一管轄全國警察事務。 1927年, 國民政府 定都 南京市 ,內務部改組為 內政部 ,仍然設立「 內政部警政司 」。

  4. 其他人也問了

  5. 113-05-20 刑事警察局公共關係室 回應社論報導「展現執行力 剷除詐騙王國惡名」一警政署推動打詐專法 抑制詐騙犯罪 113-05-20 刑事警察局公共關係室 各地方政府少年輔導委員會 接獲之少年曝險及偏差行為案件,輔導開案率達77.5%

  6. 發布日期:111-01-13 08:52. 單位:警政署. 基於現階段推動治安工作需要以有效發揮整體治安功能警政署警政委員等職缺經參據各適任人選之品德操守專業能力工作績效發展潛能職務倫理及內外勤職務歷練等原則作通盤檢討後報奉內政部核定 ...

  7. 組織架構. 更新日期:112-03-23. 發布單位警政署人事室. 業務單位: 行政組、保安組、教育組、國際組、交通組、後勤組、保防組、防治組及勤務指揮中心。. 輔助單位: 督察室、公共關係室、秘書室、法制室、資訊室、人事室、政風室、會計室及統計室。. 署 ...

  8.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 (簡稱 刑事警察局 、 刑事局 ),隸屬於 中華民國內政部 警政署 ,負責統一指揮監督 中華民國 刑事警察 工作。 沿革 [1] [ 編輯] 刑事警察局刑事科技大樓. 194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 後,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警務處 第一科設調查股、第三科設鑑識股,縣市警察局於司法課置 便衣警察 若干名,辦理刑事案件。 1946年, 內政部警察總署 刑事處 及刑事實驗室成立;各省警務(保)處設刑事科,並將原屬省、市、縣之偵緝隊改稱刑事警察隊。 8月,警務處調查、鑑識與研究股合併為刑事室,縣市警察局於第三課設置刑事股、分局設刑事組。 1947年5月,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改制為 臺灣省政府 。 8月,各省政府警務處增設刑事警官大隊,縣市警察局將原有之刑事股擴編為刑事科(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