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每個農會均為獨立的社團法人

      • 目前臺灣各級農會合計302個,每個農會均為獨立的社團法人,其 人事 、財務獨立。
      zh.wikipedia.org/zh-tw/農會
  1. 其他人也問了

  2. www.tfa.org.tw › page_1_6台北市農會

    台北市農會. 目前台北市農會轄下共有九個區農會包括北投士林內湖南港中山松山大安景美木柵各區農會為獨立的社團法人人事財務各自獨立。 ※請點選地圖各區域可瀏覽進一步資訊. 各區農會資料. 地址. 電話. 傳真. 北投區農會. 台北市北投區光明路96號. 2892-4185. 2892-4221. 士林區農會. 台北市士林區文林路342號. 2882-8959. 2882-8958. 內湖區農會. 台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二段334號. 2790-0138. 2794-1579. 南港區農會. 台北市南港區南港路一段173號. 2783-6121. 2788-8480. 中山區農會. 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二段53-1號1樓. 2541-0238. 2581-4331. 松山區農會

  3. 農會 ( Farmers' Association ) 中華民國 特有的 農民 社團法人 組織也是經營多功能多目標連環相輔性的綜合性事業體其性質兼具教育性經濟性金融性社會性 [1] 。 其業務雖與各國常有的 農業合作社 (英語對應詞: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 Farmers' co-op )類似,但本質屬性實有岐異之處,也與德國的農民協會(德語原名:Bauernverband)、美國的農民聯盟(英語原名:Farmers' Union)、或 日本 與 韓國 的農業協同組合(簡稱農協;英語譯名: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有所不同。 各級農會 共同識別體系標誌.

  4. www.tfa.org.tw › page_1_4台北市農會

    台北市農會. 組織概況. 農會的性質為農民團體是公益性的社團法人台灣的農會分為三級制依行政劃分為鄉 ()農會直轄市與縣 ()農會及全國農會三級依照農會法規定農會採行權責劃分制度分為議事機構即農會權力部門包括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及監事會執行機構即農會行政部門總幹事為農會行政主管秉承理事會決議執行農會業務向理事會負責。 台北市農會組織架構. 台北市農會總幹事之下設秘書及各部門人員,總幹事聘僱並指揮監督農會員工,推行會務與業務,並以農業、家政、法律、商學、管理、傳播等專業人才辦理各項業務。 台北市農會現有員工60多人,現有部門包括總幹事室、會務部、推廣部、輔導部、北農簡訊社、供銷部、購物中心、休閒農業部、陽明農作物堆集場、會計部、研究發展室、電腦資訊中心。

  5. 台北市農會輔導農民具有個別經營能力,帶領台北市的休閒農業朝休閒農業區方向發展,更要透過農村再生,與農村居民一同發展農村景觀綠美化,將文化、產業、特色、生態、美景相互結合,使農村社區能兼具生產供給、休閒遊憩、教育文化、體驗農業及生態維護等多元功能,拓展農業發展 ...

    • 台北市農會是獨立的社團法人嗎?1
    • 台北市農會是獨立的社團法人嗎?2
    • 台北市農會是獨立的社團法人嗎?3
    • 台北市農會是獨立的社團法人嗎?4
    • 台北市農會是獨立的社團法人嗎?5
  6. 農會法第2條:「農會為法人」,又同法第1條:「農會以保障農民權益提高農民知識技能促進農業現代化增加生產收益改善農民生活發展農村經濟為宗旨」;另同法第4條第1項規範農會任務計有21項充分顯示農會為公益社團法人性質;而同條第2項規定農會舉辦前項事業關於免稅部分應參照農業發展條例及合作社法有關規定辦理其免稅範圍由行政院定之;現行作法仍沿用內政部86年3月8日台 (86)內社字第8606277號函公布之「農會依農會法第4條第1項所定任務舉辦之事業免稅範圍」為準,該免稅範圍規定,農會依農會法第4條第1項所定任務之事業所得,有關提列事業公積、法定公積、公益金、農業推廣、訓練及文化、福利事業費及各級農會間有關推廣、互助及訓練經費均免徵所得稅,與一般營利事業需徵取營利事業所得稅...

  7. 農會係依農會法設立之公益社團法人以保障農民權益提高農民知識技能促進農業現代化增加生產收益改善農民生活發展農村經濟為宗旨。 凡中華民國國民,年滿 20 設籍農會組織區域內實際從事農業並合於基層農會會員資格之審查及認定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規定者經審查合格後得加入該組織區域之基層農會為會員惟依農會法第 14 條規定,農會會員每戶以 1 人為限,會員同戶家屬均能享受農會服務,俾利減輕農戶繳交會費、事業資金及推廣經費等負擔,亦便於農會會籍管理,減少農會選舉困擾。 基層農會會員資格之審查及認定,原係依農會法施行細則之規定,由省(市)主管機關訂定行政作業要點規範。

  8. 中華民國農會 (簡稱 全國農會 )為 中華民國 各級 農會 組織體系的最上級農會,由臺灣省農會及各直轄市農會和各縣市農會共同設立,主要業務以農業相關的推廣、供銷、信用、保險。 臺灣省農會在1957年與 台灣省政府 、 省議會 一同自台北南遷,總部原址設於 臺中市 大里區 中興路二段522號,當前正在進行拆除改建。 改建期間租用 國立中興大學 位於臺中市 霧峰區 的農業試驗場作為臨時辦公室。 [1] 大事紀 [2] 日治時期. 1900年( 明治 33年)9月, 台灣日治時期 出現第一個民間農會組織「台北三角湧組合」(今 三峽區農會 ) [3] 。 1901年,新竹和尚州、彰化組合成立。 1902年,台北、深坑、桃園、台中、台南、鳳山阿猴組合成立。 1903年,宜蘭、斗六、嘉義、恆春組合成立。